精子库女护士:6成捐献者是大学生 甚至有宿舍组团来
“上大学时,被塞过一张捐精宣传页,看着上面的字样都脸红了。但现在捐精者第一个面对的就是我。”28岁的李晓蓉是山西省人类精子库的一名护士,负责接待捐精者及实验室的相关工作。见到李晓蓉时,她正在给一名捐精志愿者介绍捐献流程。
特殊的气味和密集恐惧症是李晓蓉工作后首要克服的难题。“以前看到密集的蚁群会很难受,所以一开始在显微镜下看到密密麻麻的精子,也很不舒服。”好在她只用了半个月便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
“一开始工作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见到捐精者都不敢抬头说话,躲避问题,觉得好尴尬。”但没多久,李晓蓉就从能容应对,与捐精者正常交流了。
捐精是个繁琐的过程,前期需要化验精子、血液,排除遗传病、传染病等,并测试活力、密度值等。“10个志愿者中,只有1-2个符合捐献要求。符合要求的捐献者要来10次甚至20多次才能完成捐献,每次都是我接待。”图为李晓蓉录入捐精者信息。
“六成以上的捐献者是大学生,有的甚至一个宿舍组团来。”精子库的各种卫生材料也归她管。图为李晓蓉将干净的纱布放在器皿内,用注射器喷洒盐水。这种纱布是供捐精者清理隐私处使用的。
工作久了,难免会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次某个捐精志愿者非要之前接电话的那个护士接待,后来甚至提出很过分的要求;还有一次因为沟通出了问题,捐精者猛踹办公室的门。图为采精室内部。这是一个私密性很强的空间,陈设很简单——沙发、桌子、洗手池、纸巾、纸篓,还有预防意外的紧急呼叫系统。
虽然事情最后都得到了公正解决,但自那以后,单位安排值班,要求至少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员。采集到精子后,李晓蓉将其送往实验室。
精子在37摄氏度的恒温箱内液化,液化后方可接受检验。据了解,试管婴儿的手术费用一般来说是两三万元,一次性成功率接近50%,而精子一般由李晓蓉所在的机构提供。
检验合格的精子将被分装成1毫升/支,冷冻保存在-196℃的液氮中,等需要时再取出复苏使用。通过人工辅助生育技术,1个捐精者的精子最多可以供女性使用5次。这是很多不孕不育家庭的最后希望。使用他人的精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把精子优化处理后,注射到宫腔里,即人工受精;一种是把女方卵子取出,在体外和精子结合,然后把受精后的胚胎移植到女方体内,即试管婴儿。
“精子编号、数量、采集时间、密度值、活力……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双人核对,确保准确无误。”李晓蓉和同事每天都要重复这一单调却来不得一丝马虎的流程。近年来,人们对捐精这个概念的接受程度在提升,精子库的“精荒”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由于不孕不育人口众多,所以对精子的需求是持续存在的。
对于李晓蓉的工作,家人一开始并不知情,“后来无意中说起来,他们更多的是好奇,不知道什么是捐精,我给他们解释了一下,也就理解了。”图为李晓蓉出门前梳妆打扮。
李晓蓉现在住在集体宿舍。这份工作并没有如以前想象的不好找对象,“现在的男朋友是同事介绍的,也了解我的工作内容,并不排斥,有时候还帮我在朋友圈转转招募捐精志愿者的活动。”
李晓蓉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在家排老小,可她从小就很自立,对各种家务都不发怵,尤其喜欢下厨。过油肉是山西名菜,火候相当难拿捏,李晓蓉驾驭起来却毫不费力。
李晓蓉在太原的闺蜜都是大学同学,多在医疗机构工作。“我们彼此是对方的情绪‘树洞’,也经常讨论一些专业问题。”李晓蓉说。
下了班,李晓蓉是一名典型的“麦霸”。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李晓蓉更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工作之余常去健身。
外界对“精子库”这个特殊机构的了解不多,也存在一些误会,随着观念开放以及试管婴儿的流行,更多人会慢慢了解。而且,精子库对于不孕不育家庭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