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9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63

中国工薪父母为供女留澳卖房!结果回国后,女儿工资令他们傻眼…

2019-01-06 来源: 大众网 原文链接 评论32条

2013年,高中毕业的晓晓(化名)来到了澳大利亚这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由于考试失利,晓晓就读的大学不属于名校,“当时对于专业没有什么想法,觉得传媒学比较洋气,录取门槛也比较低,就选了这个专业。”

中国工薪父母为供女留澳卖房!结果回国后,女儿工资令他们傻眼… - 1

在澳大利亚读完了本科后,晓晓考入了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

原本以为“出国就镀一层金”,但是事与愿违,回国之后的晓晓才发现,未来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作为比较节俭的孩子,晓晓出国5年,学费加生活费大约花费200多万人民币,虽然200万在现在已经算不上一笔巨款,但以工资计算想要“回本”,却是一笔天文数字。

实习期工资1300,理想和现实反差巨大

晓晓(化名)已经不喜欢发朋友圈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了。除了经常在朋友圈里进行“单词打卡”之外,上一条生活化的朋友圈还是三个月前,在山大校园里记录一只偶遇的猫咪。

晓晓说,她希望自己能跟这只猫一样自在。从澳洲留学回来已经一年了,现在在山大附近租了房子准备考博,希望能在山大攻读文学博士。

中国工薪父母为供女留澳卖房!结果回国后,女儿工资令他们傻眼… - 2

从租住的房子到学校,再到食堂,虽然每天过着校园中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晓晓很清楚地感觉到这座山东最著名学府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上自习课的时候要挨个教室找位子,在食堂里没有饭卡,别的学生进出都是成群结队,只有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吃饭、学习、回出租屋睡觉。

这和晓晓最开始的设想差距太大了。

在她的想象中,自己应该是拿着话筒,跟柴静一样冲锋在新闻第一线的一位新闻女战士,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写下自己的篇章,像当初选择传媒专业时树立的信念那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但是回国之后,晓晓陆续应聘过几家媒体,也在其中两家媒体分别干过一个多月,却最终辞职离开,第二家甚至连工资都没要。

“实习期间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拿到手的不到2000,确切点说是1300。”晓晓颇有点自嘲地告诉记者,按照这个工资,自己不吃不喝干20年,正好可以抵上在澳大利亚一年的研究生学费。

中国工薪父母为供女留澳卖房!结果回国后,女儿工资令他们傻眼… - 3

短暂就业后辞职,准备走考博之路

“最让我受不了的不是工资,是工作本身。因为工资后期肯定会涨,也会有提成,是这份工作没什么意思,每天就是跟着老师出去采访一些鸡毛蒜皮,所学的东西也用不上,完全发挥不了自己的价值。”晓晓告诉记者,尝试工作之后,在家里的安排下,晓晓开始了自己的考博之路。

“我妈的意思是让我读完博士,可以到高校去当一名老师。”晓晓告诉记者,目前高校招聘门槛都很高,一些好的高校就算是当辅导员都要博士学历。自己想进高校,就只有提高学历。不过,就算现在让晓晓去高校当辅导员,她也不会去。“其实我还是想干记者,想进媒体。”

晓晓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天真的孩子气,她用小鹿一样湿漉漉的大眼睛盯着记者,语气里带着无奈和羡慕,“就像姐姐这样当个记者多好啊,但是我不喜欢以前的电视台,我妈也不会同意我继续在媒体干了。”

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晓晓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跟着老师去采访一个医疗纠纷的新闻,一个阿姨发生了医疗事故,在和医院达成和解协议拿到赔偿款后,又觉得赔偿款太少想继续打官司,因此求助到媒体。晓晓年轻气盛,看到瘫痪在床的阿姨同情心爆发,但是电视台的老师却觉得这是个糊涂官司,报道出来意义不大,掐掉了这段采访。

“老师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从这个事,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干媒体,老师说我的同情心太廉价,不能分辨是非。”晓晓说,她也受不了整天“鸡毛蒜皮”的新闻,还有“根本不知道干什么”的无措感,“我是我们那个部门学历最高的,但是也没啥用处,整天不知道要干啥。

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为留学卖掉爷爷留下的房子

晓晓的父亲是济南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妈妈是一名中学老师。晓晓在澳大利亚本硕5年的花费大概200多万,虽然是小康家庭,但是这个费用是家里卖了一套房子供出来的。作为老济南人,为晓晓读书卖掉的是一套爷爷奶奶留给晓晓的、位于大明湖畔的80平的房子,还带一个草木葱郁的小院。

2012年卖房的时候只卖了不到70万,现在同样的房子已经翻了几番,而且带小院、临泉水的房子也成了绝版户型,根本有价无市。

中国工薪父母为供女留澳卖房!结果回国后,女儿工资令他们傻眼… - 4

晓晓现在还记得自己童年在小院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不过也不后悔小院给她带来的留学生活。

“在海外读书的收获不是钱能衡量的,确实是开阔了我的思路,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好的导师、同学。知识是无价的。”虽然晓晓不后悔出国留学,但是对回国后的状态并不满意,其中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压力,这种压力让她变得敏感。虽然父母经常表示从不指望晓晓回国之后可以用工作“回本”,但父母无意中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刺痛晓晓。

“我妈当时开玩笑,说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花上我挣的钱。我当时心情也不好,就跟我妈吵了起来,后来就搬出来住,到学校附近安心考研。”晓晓说,她现在房租加水电费一个月2000元,也是家里给支付的,自己每周回家一趟,把脏衣服带回去给爸妈洗。

对于未来怎样,晓晓说自己也有些迷惘,“先安心考博吧,博士毕业估计找工作就容易多了。”然而,对于考博能否成功,晓晓自己也不确定。“我本科、硕士都是在澳大利亚读的,和国内的研究生相比,其实我的优势不大。我的优势主要在语言,但是现在看用不大上。”

不后悔出国读书 这些经历终将成就自己

对于晓晓来说,对于未来之路的迷惘,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晓晓拿出手机,无奈地刷了一下朋友圈,跟记者说,她现在不喜欢发朋友圈了,因为觉得自己和同学之间有了差距。“他们有几个跟我一样准备考博的,也有一些工作的,还有一些家庭情况特别好,回国就能参与家族企业管理的。看着大家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我也不知道再聊什么。”

和留学同学的差距是短时间的,毕竟才刚毕业。但是和没有出国的同学相比,晓晓心里也会有些许落差。

“去年高中同学聚会,我就发现好多话题我都插不上嘴了。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很多都参加工作了,觉得他们很成熟。还有同学靠自己的能力买了车。”晓晓说,自己明白差距都是暂时的,但是心里的落差依然存在。当初出国的时候也曾受到众人的羡慕,现在回国,有留学的光环加持,还是有不少同学羡慕,但是自己心里也会偷偷地羡慕别人。

对现在有落差,对未来有期待,但晓晓从不后悔自己出国读书的经历,也认为这些经历终将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出国对我改变最大的是性格,在外面没有人能依靠,很多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而且国外的课程和国内不一样,尤其是研究方法课程让我很受益,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我觉得这些都能给我在今后工作中带来帮助。”晓晓说,外国高校的课业很繁重,导师往往只是出一个题目,剩下的全部都要自己来学习,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查阅无数资料,经过各种实践和实验。

“经过了在国外的锤炼,我觉得我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都在这几年里得到了培养。这些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且国外见识更是无价的,留学经历让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不一样。”晓晓说,她现在每天7点就到学校去抢座位,晚上9点才回到出租屋休息。一个月只休息两天。虽然对于考博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是自己依然会拼尽全力,“不管未来如何,自己尽力了就心安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2)
阿哇 2019-01-06 回复
不好意思 我片面觉的这孩子出息不会大 而且太自私 父母啥情况 自己啥情况不知道?
Sway 2019-01-06 回复
拿着父母的心血钱筑造自己的梦想,还“并不后悔”。 首先,是选专业时的盲目,五年的时光在前,当事人并没有自己担负起调研的责任,选择了一个“听起来光鲜的专业”; 其次,放弃留澳不知为何,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想留在澳洲,但是回国打算通过读博来改变人生,我个人认为是很不负责任的,给不堪重负的家庭雪上加霜,成功的路不止一种,如果只知道通过学历改变,那这个姑娘的阅历太浅了; 第三,她大谈梦想,想成为柴静一样的一线记者?也许我看到的比较片面,然而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她为了这个梦想努力过,哪怕是跑到电视台去争取,只是随大流面了几次试,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四,结尾她说,出国给她改变最多的是性格还有抗压能力,大家都是在澳洲留学出来的,离开家离开父母,谁没有改变?比她经历苦得多的,边上学边打工的,而且最终小有成就的读者比比皆是吧?试问一下,真的有人需要花200万锻炼一点性格还有能力吗?姑娘,经济学里你亏大了。 姑娘,你父母既没享受着澳洲的医保和空气,也没能改变他们在国内工薪阶层的状态,你若不换个思维方式,我只能期盼你嫁个好人。
土澳岛民 2019-01-07
有背景的不需要太多证书来装饰自己。没背景的回国干么啊。
小学 2019-01-07
人家还是小姑娘,不能太打击了呀!人家出国留学又不是为了挣大钱才去的。
酷森贴膜 2019-01-06
说的太好了,看着这篇文章都气人
十六姨 2019-01-06 回复
说白了就是不想出去打工~别一说自己要考博士要硕士要考研究生的~别人也能在读书的同时可以去打工~你为啥不行?~还一说在国外学会了独立~我没看到你的独立在哪儿~你的独立就是你还在花着爹妈的钱~让爹妈给你洗衣服~你有什么资格说你是独立的?~你有什么资格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谁不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努力起来的啊~你有什么资格在这儿逼逼啊~
土澳岛民 2019-01-07
这孩子出来留学的目的都不知道干什么。
土澳路人 2019-01-06 回复
5年花200万还节俭?学费才多少?绝壁大手大脚过了4年。
nora98 2019-01-06
真的一年40w不是节俭的人啊
kg21 2019-01-06 回复
除掉学费、每周生活开销差不多1000刀
wang2xiao 2019-01-06
只花不挣,讨债的。
雾霾萧萧 2019-01-06
1000刀到底怎么花的。太奢侈了。
T Ash 2019-01-06
1000刀。太奢侈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