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9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646

《台湾关系法》生效43周年 台美关系正值最佳之时(图)

2022-04-16 来源: 美国之音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生效的《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本周正式迈入第44个年头。在40多年来美台关系最友好之际,台海局势却益发紧张,尤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国际对中国恐伺机武统台湾的示警从未间断。对此,台湾各界普遍将《台湾关系法》视为美国将协防台湾的法源依据,不过,也有部分观察人士认为,《台湾关系法》具有战略模糊性,一旦台海这个火药库被引爆,美国会介入多深,还须由白官权衡决策,《台湾关系法》并非百分百保证。

《台湾关系法》生效43周年 台美关系正值最佳之时(图) - 1
台湾关系法》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复印。(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美国国内法《台湾关系法》4月10日立法届满43周年,充分见证美台双边4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非官方”关系。不过,随著美、中、台三边从等距的三角关系,渐渐演变成两条平行线,也就是,美、台越走越近,但美台却分别和中国的关系交恶,互动越来越紧张。分析人士说,《台湾关系法》未来面临的挑战恐不小。

尤有甚者,全球地缘政治的角力因俄乌战事进一步白热化,让即使远在八千多公里外的台湾也彷佛遭波及,成为纸上谈兵的一个目标,更让《台湾关系法》一跃成为议论的焦点。因为在俄乌战事陷入胶着之际,中国主流舆论和台湾境内部份亲中人士动辄以俄乌战争为鉴并主张“《台湾关系法》无用论”,他们说,美国未驰援乌克兰,代表当台海这个火药库被引爆时,美国也恐同样置身事外。

《台湾关系法》无用论?

不过,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四(4月14日)重申, 乌克兰与台湾情况不同,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关切中国片面改变台海现状的意图。他强调,任何形式对台的侵略都是不可接受,美国将采取一切可能措施,确保中国入侵台湾不会发生。

《台湾关系法》生效43周年 台美关系正值最佳之时(图) - 2
2022年3月10日,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际,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和国安局长陈明通(右)在台湾立法院备询时交谈。

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三月底于台湾立法院备询时也援引《台湾关系法》来佐证美国对台海安全的承诺。陈明通解读,美国不以军力介入俄乌战争是担忧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事实证明,美国以数据链路(Datalink)等其他手段介入,助乌克兰一力。他说,美国并未与乌克兰签署任何关系法,尚可介入到此程度,更何况台美间有《台湾关系法》,台海若爆发战事,美国将介入更深。

不少观察人士同意,在两岸关系益发紧张之际,《台湾关系法》越显重要。

美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随即与中华民国、也就是台湾终止了邦交关系。但为了重新定义美台关系,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在《台湾关系法》的规范下,持续维持美台间的非官方关系,以及其他民间的商业和文化往来。《台湾关系法》也于当年的4月10日由美国时任总统卡特(Jimmy Carter)签署生效。

《台湾关系法》明文规定:“美国将向台湾提供必要数量的防卫物资及技术服务,以使台湾能够维持足够的自卫能力”。除了物资和技术,《台湾关系法》也授权美国政府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其他高压手段,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因此,《台湾关系法》彰显的是美国对台湾安全的承诺,也是协防台湾的法源依据。

不过,虽有法源,位于台北的台湾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复国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台海若爆发战事,美国是否派兵驰援台湾仍具不确定性。他说,台海若开战,美国要面对的是另一个军力相当于俄罗斯、全球排行前三名的中国,因此,即使美台关系比美乌关系更加紧密,也有《台湾关系法》作为法源,协助台湾防御,但要派兵驰援,美国仍会相当谨慎。

《台湾关系法》生效43周年 台美关系正值最佳之时(图) - 3
台北的台湾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复国(照片提供:刘复国)

刘复国说:“我认为,美国要参战的可能性相对是比较低,因为美国现在国内政治的环境,再加上民主国家要面对这样的挑战,不是很容易。专制的政权,像俄罗斯和中国,只要政治有决心,他们就会赴战场,可是民主国家不太一样(得斟酌民意),所以在这些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台湾跟美国如何去做预防性准备。”

专家:台海冲突将引发全球动荡

刘复国说,美台40多年来透过《台湾关系法》已建构出非邦交却类似法定的完整关系。而美、中、台能维持多年的平衡关系,《台湾关系法》也发挥了制约的无形力量。但他说,《台湾关系法》对于出兵协防台湾的决策保留模糊空间,也就是战略模糊性,将介入台海的决策交由当时的政府判断,并非百分百保证。

刘复国说:“(台湾关系法)有一个弹性的空间,由美国的政府依据现实的状况来做判断。美国对台湾在法律上有协助的义务,但是会不会介入到实际的冲突当中,恐怕台湾人要非常清楚,并没有一定的公式说,发生什么情况,美军一定会公开的介入冲突。”

刘复国呼吁,台湾要掌握中共冒险犯台的触发元素,避免开战。否则以中国和台湾目前在全球经济供应链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一旦开战,全球经济恐比俄乌冲突所衍生的震荡,还要严重许多。

中共若速战速决 美国出兵与否?

除了避战为上策,美国对台海局势极力想避免的另一个变数则是“既成事实”,指的是中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军事手腕与高科技夺取台湾,迫使美国相信采取反制行动将非常困难或得付出极高代价。

不过,位于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林正义表示,中共要速战速决拿下台湾,或是封锁台湾和台海周边,造成美军无法介入的“既成事实”,难度不低,因为台湾周边海空早有美国及日本的军舰与战机,只要台海有任何风吹草动,美国便可援引《台湾关系法》,出兵在台海四周集结。

《台湾关系法》生效43周年 台美关系正值最佳之时(图) - 4
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林正义(照片提供:林正义)

林正义告诉美国之音:“(中共)对台湾直接的攻击,对台湾领导人的斩首,那个才是速战速决。(若台湾被)封锁的话,美国总统必须迅速通知美国国会,采取适当因应的行动,而且台湾遭受到封锁的话就不可能是速战速决,封锁可能有纸上封锁(paper blockade,非严格的封锁)、口头的封锁,即使有海空的封锁,都不可能是速战速决。”

林正义指出,美国过去已有几次处理台海危机的经验。例如,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于1958年两岸的八二三炮战中,就曾做出护航台湾军舰的决策,另外,前美国总统柯林顿(Bill Clinton)于1996年也曾派航母介入当时的台海飞弹危机。而且他说,八二三炮战时,中国前国家主席毛泽东特别下令避打护航的美舰,这代表中国也忌惮与美国开战,因此,美中避战,时至今日,应仍是双方的共识。

《台湾关系法》持续“丰富化”

林正义还说,《台湾关系法》延续中华民国政府于1954年与美国所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但新增经济红线。该法明定:“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前途之举,包括使用经济抵制及禁运手段在内,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
在此基础下,美国近年还通过《台湾旅行法》和《台北法案》,不仅对美台关系的深化具有加乘效果,更是美国将台湾视为主权独立国家的证明。

林正义告诉美国之音:“《台湾旅行法》让美国跟台湾的官员能够(有)更多的交往,《台北法》协助台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参与,尤其是双边关系的强化。《台湾关系法》,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它是一个可能比任何的武器、外交的声明,可以说,它是一个最强而有力的、对台湾的保证,因为它经过这么多年,而且不断地丰富它的面貌。”

分析人士表示,美台关系之所以升温,跟中国对台武吓升级也脱不了干系。而俄乌开战后,东欧虽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但华盛顿仍谨记,中国才是对美国长期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反而拿着放大镜看着台湾的安全及中国对台可能的蠢动。

在此前提下,台湾安全研究中心的刘复国认为,美台关系未来将持续深化,但在拉近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仍需谨慎,并充分理解北京底线,以避免引发台海冲突。

《台湾关系法》之位阶高低?

《台湾关系法》生效43周年 台美关系正值最佳之时(图) - 5
台湾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教授施正锋

美国以《台湾关系法》作为对台交往的准则,对于中国,则签署《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三个公报,作为美中两国建交以来的政治和往来基础。但其位阶孰高孰低,目前似乎仍模糊不清。

位于东台湾花莲的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教授施正锋担心,台湾的国际地位相当尴尬,因此,三个公报与《台湾关系法》若在关键时刻出现抵触,台湾利益恐遭损及。

施正锋告诉美国之音:“如果有一天,中国真的要拿(下)台湾的时候,那到底位阶是怎么样?三(公)报是跟中国(签署),《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你(美国)一定要遵奉这样的国内法,我想,这是(美、中、台)三角关系里面维持某种所谓的平衡或现状的一个准则。”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