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0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669

全球货币进入比矬模式 人民币贬值近尾声(图)

2022-05-10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上海疫情让市场认为中外疫情形势将发生逆转,中国经济因疫情而来的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股债汇“三杀”,人民币能否重回平衡区?

全球货币进入比矬模式 人民币贬值近尾声(图) - 1

全球货币进入比矬模式

进入4月下旬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经历了一波急速贬值的进程,按即期汇率计算,4月最后10个交易日贬值达3.3%,不仅结束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升值进程,而且抹掉了过去5个季度的升值成果。不过笔者认为,人民币中长期趋势并未改变,延续2周的汇率“跳水”行情,只是人民币汇率运行进程中的一个小“浪花”,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仍未结束,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重塑市场信心后,伴随上海“解封”逐渐成形,人民币汇率又会将重新回到平衡区(6.3-6.4)。

1.人民币“跳水”的全景:标杆贬值,整体平稳

对于人民币汇率,市场最为关注的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所以会成为“标杆”汇率,一是习惯,二是美元的重要性;美元是全球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国际货币,无论是贸易、投资和是储备领域,无论按哪种指标计算,美元的比重都在七成上下。因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自然是牵动市场“神经”的。然而,此次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市场全景图是,除对美元经历了一波急贬进程外,人民币对其它货币均表现相对平稳,4月下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跳水期间,人民币对另外三大国际货币的汇率变动为——兑欧元贬值1.0%,兑英镑升值0.4%,兑日元贬值1.9%。

从全球汇市变化图谱看,显然人民币兑美元的这波急贬行情是在美元升值背景下发生的。从时间进程上看,美元的强势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启动。显然,对美联储政策扭转的预期是导致美元进入强势进程的基础。2021年下半年后,市场就开始酝酿美联储“taper”和加息的预期;伴随着欧美通胀的逐渐抬头,西方货币政策扭转的市场预期逐渐强化,尽管整个2021年进程中西方货币当局都在尽力消除市场的这种预期,不断表示通胀是临时的,不具持续性等官方判断。

所以美元的强势进程早已启动,其基础是西方货币政策的退出趋势。为何西方宽松货币政策整体退出预期下,会出现美元一枝独秀?就西方六大央行而言,实际上美国加息并不是最早的,英国早在2021年12月就开启了加息进程,然而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弱势依旧。国际货币市场上存在的固有认识——西方央行间存在着跟随美联储动作的传统,以及市场认为全球经济仍未走出2008危机阴影,潜在增长率依然低下的潜在认识,使得美元在国际货币领域的地位依然强势。最为重要的是,国际货币领域的美元霸权地位,依然无可动摇。

2.美元升值加速,人民币缘何放弃抵抗

俄乌战争爆发后,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美元愈加强势,表现在汇率市场上,美元对非美货币升值加速。从美元兑主要非美国家货币的汇率升速变化看,俄乌战争时点明显是美元升值加速的分界点,2022年1-4月,各月份的月度汇率变动为(%):日元,0、0.1、5.8、6.7;欧元,0.9、0、0.8、5.7;英镑,0.7、0、2.3、4.8。美元变得强势,显然是有利于当前美国收紧货币政策以对抗国内通胀的——强势美元吸引的资本流入,显然有利于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却不会对实体部门的总需求产生直接的扩张作用。因此,不乏有市场观点认为,美国对俄乌冲突演化为热战是持欢迎态度,因为这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不论其背后的动因如何,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元确实经历了加速升值的进程。

4月18日之前,人民币一直表现平稳。尽管美元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就表现了强势,但人民币开启的升值进程却要更早于美元1年,当美元于2021年下半年开启升值进程时,人民币的升值进程已启动了1年有余。2021年7月-2022年3月间,国际货币市场呈现了中美货币联袂走强的态势。2022年后,美元强势已越来越明显,然而人民币仍然保持了稳中偏升的不变态势,以致市场一度认为人民币已成避险货币(详见FT中文网《人民币强势:避险还是国际化?》)。彼时,市场普遍认为,纵使美联储政策开启加息进程,但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中国的趋势不变,人民币国际化下升值的大方向不变。

2022年2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接近6.30,3月虽略有反弹,但随即进入一个平衡运行区,3月中旬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在(6.35,6.40)的狭窄区间平稳运行,持续1月有余,直到4月18日,随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补跌或跳水模式开启。结合时间点和期间相关进程来看,中国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市场预期,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然失速的重要原因。3月28日,上海封城,4月后,上海封城的经济影响逐渐显现,市场对经济受到的影响忧虑逐渐上升,加上开局良好的1季度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发生转向,从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稳进程被打破。

3.全球汇市进入矬中选将阶段,人民币汇率回升在即

汇率变动是政治、经济、金融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演化反映。如果单一考虑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平价关系(国际汇市中最为基本的利率变动解析模型),那么本轮美元强势不会存在——从时间角度,英镑早于美元加息;从政策方向看,欧元也面临政策收紧。对于资本项目仍受管制的人民币来说,利率平价模型更是不具适用条件,因而中美利差变化,也不能解释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从通胀的相对变动角度,欧美均面临通胀压力,从通胀的幅度和持续性上看,美国的通胀程度更高,持续性预期更强烈。2022年3月,美、欧、日的CPI分别为8.5、7.4和1.2。从通胀进程上看,美国更早进入高通胀,2021年5月份起,美国CPI进入了5.0上方,而欧洲同样水准是在2021年12月。显然,通胀差异也不是造成本轮美元强势的主因。

虽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俄乌战争造成的大宗商品上涨,使得美国受益(高价卖更多资源)、欧洲受损(需花更多钱进口资源),但对美欧经济的冲击方向是一致的。另外,从日元更糟糕的走势看,传统避险货币也没有在当前国际动荡中表现出“避险”特征来。从经济进程角度,西方世界至今未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是不争事实;持续2年多疫情仍未结束,其对经济发展动能的伤害,还未到各界人士考虑时;叠加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影响,世界经济裂痕或永久性扩大,全球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已使各国经济复苏受进程中不得不认真考虑产业链重构,这又反过来加剧了“脱钩”!显然,各国经济均面临增长和复苏困境,这使得各国货币比价间变动趋势,更少考虑政策和市场层面因素,而越来越倚重经济增长前景的重要性。但各国各有“难念经”的现实场景下,各国汇率走势实际上并不是反映一国经济走好,而是在与它国比较中相对好。

2020年以来,中国在疫情防控的成功,造就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先态势,人民币随即进入持续升值阶段;同期西方货币体系变化进入了“矬子中拔将军”阶段,相对不那么坏的经济体货币胜出,然而该货币(即美元)和人民币比,仍然没有优势。

显然,人民币的这种优势并不会在4月下旬后就戛然而止。上海疫情的影响,让市场认为中外疫情形势将发生逆转,中国经济因疫情而来的优势不仅要丧失,而且可能转化为劣势,1季度数据更是强化了这种预期。封城期间上海发生的各种乱象,更是对中国经济前景预期下移,起了潜移默化作用。股、债、汇“三杀”,表明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的突然恶化。

然而,对病毒的科学认识终将为世人所知,天气转暖也有助于疫情消退,防疫政策坚持直至胜利也已曙光在望,社会已在酝酿全面复工,对疫情影响的关注已转向疫情后的复工和常态化管理机制。4月28日的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及时为市场信心的恢复打了一把“气”。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前景预期的修正,将使的人民币汇率得以扭转,重新向原平衡区缓进。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