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密接算密接,中风险算高风险,还能这样玩儿?(图)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提出了20条优化防控措施。
相关《通知》中明确要求,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以及只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等。
而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要求,密接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次密接者需要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20条优化措施意味着,次密接无需再居家隔离。
通知发布后,北京、广州、河南、河北、海南三亚等多地紧急召开会议,落实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新疆、四川等多地也做出响应。三亚于11日当天宣布取消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北京对在管的密接的密接,经过风险评估后,即时解除了隔离措施。郑州多地取消中风险区。根据媒体统计,截至11月14日,陕西省镇坪县、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广昌县、吉林省延吉市、安徽省合肥市及上海市等多地都已积极调整现行的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暂不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不过,这个政策,从公布到实施落地,现在看还面临很多以前做法的阻力。
有网友提到,山东部分地区直接把“中风险区”提升为“高风险区”,继续封闭管理。网传截图显示,有成都武侯区群众向政府官网投诉投诉成都违反防疫20条,因为”新政策不再有次密接,所以把次密接判定为密接“,这些人员不但没有因为新政策恢复自由,隔离时间反被延长,隔离也从居家变为集中隔离。
还有成都市民反映,自己在单位上班,每天都检测,发布新政策后,管控没放松,自己还被赋黄码了。甚至有连“次密接”都算不上的学生家长,照样被要求“隔离等通知”。
目前,广州根据《20条》已对集中隔离期满5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5094名本地密接和7252名入境人员有序解除集中隔离;同时,对16527名次密接解除隔离。不过,网上又有人反映,自己“解除隔离”后无法回到住所。
这些混乱的消息,使很多网友担心防控的“事实上升级”:没有次密接,那就按密接办;不能称为次密接,就成为密接链上的高风险人群;没有中风险区,那就按高风险区办。疫情防控措施不松反紧,反正中文的语义变化是无穷的。
网友的担心有夸张成分,但也不无道理,各地在防疫政策、做法上,有较大惯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难以避免的。而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疫情千变万化,必须因地制宜,这给了地方自行研判的空间。
11月12日,因为一例阳性,黑龙江铁力市实施了最严格的封城。从11月13日0时起,在全市范围内实行“3天临时性管控措施”:所有居民不得外出,非必要不离开铁力,公车、出租停运,私家车暂停上路,所有人全部居家办公,学校线上教学,一律停止营业。20多万铁力市民被关在家里三天,到时是否能解封尚未可知。
《20条》对于封城有明确规定,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但面对“不遵循国务院20条”的质疑,铁力市的工作人员理直气壮地回应:“疫情防控政策以属地为准。”“属地有自行研判的权力。”
其次,是责任优先程度不一样。
虽然理论上,打开窗户,同时严防死守,可以不让一只苍蝇飞进屋。但实际上,夏天在垃圾堆旁,本来就有苍蝇进来了,再把窗户打开一些,一定会有更多的苍蝇飞进。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BA.5.2变异毒株,传播力非常强、隐匿性也强,更难防范;加上冬天呼吸道疾病本来就高发,传播会更快。所以,虽然《20条》要求精准防控,但地方很难“既要又要”,两头兼顾,就会想办法绕过,结果就是以严苛防控优先了。
事实上,《20条》是基于专家科学研判,基于病毒的变化采取的方案。正是病毒的变化,让很多措施不再有必要。比如,病毒潜伏期变短,自然隔离时间就可以缩短。但地方政府还未吃透这些变化,所以,基于压制病毒感染人数的目标,仍然会采取更严格的政策。
第三个原因是,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等。
一些地方对次密接采取赋黄码的方式。如果说把次密接判为密接的,由居家隔离变为集中隔离,政府还有成本的话,那么,赋黄码的方式,政府就根本没有成本。没有成本的事,做起来自然容易。至于有些地方,要求隔离自费,那自然更没有动机取消。
面对这些现象,现在看上级政府只能是加强监督--效果也未可知。《20条》中,关于属地责任是这么提的: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但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20条》是否能带来防疫大趋势潜移默化的、不可改变的变化。而这,最终会改变基层政府的做法。所以,这一切还有待时间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