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北京为何如此热衷于“抓特务“(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1月8日,中国国家安全部宣布破获了一起英国军情六处(MI6)在华从事间谍活动的案件。不过,同近年一系列抓获外国间谍的案件一样,这一次中国官方也未公布更多案情的细节和被捕间谍的下落。
《日报》发表报告称,中方对英国情报机构做出的指控,看上去更像是一部詹姆斯·邦德式的谍报大片。中国官媒称,被军情六处招募的这名男子,以咨询公司负责人的身份在中国境内搜集情报。这篇题为《中国缉捕间谍的行动》的报道写道:
"事实上,官方报道留下的疑问要比它提供的答案多得多。首先,这些指控无法得到独立证实。英国驻北京大使馆也没有就相关指控发表评论。此外,官方报道也是漏洞百出。尽管如此,这一事件还是令日益聚焦于中国14亿民众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再度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至迟在去年夏季,相关法规被进一步收紧之后,在中国,间谍已经成为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现在,任何违反'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而国家利益的定义则具有极大的伸缩性。即便一名正在用智能手机拍照的游客,也有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比如,某人在民用机场拍照,而军方也在使用这一机场,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此人就已经窃取了国家机密。
过去几个月当中,已有多名外国公民因此遭到中国当局的审查。例如,去年3月,一名日本商人被以间谍罪逮捕。多家美国咨询公司也遭到中国有关当局的搜查,并被没收了电脑设备。
欧盟商会批评说,外国在华企业已经无法搞清合法和非法的界限。但相关法律条文措辞模糊,绝非一时疏忽,而是故意为之:因为这样以来,当局在适用反间谍法方面,就有了极大的空间。此外,这样的法律更能制造不安全感,从而使人们更加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但另一方面,这类法律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比如外国投资者开始对中国望而却步。"
报道指出,最高领导层显然并不在乎反间谍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恰恰相反,当局仍在努力提高民众的反间谍意识,相关的海报和宣传资料几乎随处可见。
"官方媒体充满自豪地宣布,现在小学生也在开始接受反间谍培训。成功举报间谍则可获得价值65000欧元的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反间谍宣传的背后也有现实的原因。中美两国正在开展一场霸权之争。去年夏季,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就曾宣布,将重建在中国境内的谍报网络。与此同时,中国当前这场反间谍运动的背后可能也有政治层面的考量,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制造恐惧氛围和煽动爱国主义情绪有利于对民众产生凝聚力。
除此之外,这种说辞还提供了可以随取随用的替罪羊:无论是现已遭到镇压的香港民主运动,还是上一个冬季针对'清零政策'的抗议集会,中国领导层都强调这是'境外渗透'所造成的。"
《焦点》杂志发表评论称,本周末举行的台湾大选中,无论民进党,还是国民党胜选,北京的基本立场都不会发生变化:那就是要实现对台湾的全面控制。评论写道:
"中国的目的是以香港模式实现对台湾的兼并。而曾经获得自治承诺的香港人现在的命运,也向台湾人充分显示,习近平的承诺究竟价值几何。'一国两制'模式已死,在台湾已是跨越党派的共识。换言之,此次大选将决定的是,继续将台海紧张局势置于国际视角之下,还是让相关的争执转移到幕后。相关的谈判将再次止步不前。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两岸关系血浓于水的呼唤,如同习近平的'中国梦'一样,对大多数台湾人来说,都难以引起共鸣。毕竟台湾社会独立发展的历史已经非常漫长。台湾人是公民,而绝非臣民。中国除了文攻武吓之外,实在拿不出任何吸引台湾民众的东西。这是所有政府都必须尊重的事实。
世界上的民主政体需要一个自由的台湾,而台湾也需要世界的关注。很多悬而未决的危机都会很快被公众舆论所淡忘。这样的情况绝不能在台湾问题上被重演。台海危机绝不会因为我们的漠视而消失。"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