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才子毒死室友被叛死刑,背后真相揭开(组图)
2013年愚人节,复旦研究生林森浩将有毒化学品投入了宿舍饮水机中,准备给室友黄洋开个玩笑,可不久后,室友黄洋因肝衰竭不治身亡。
此案被报道后,轰动全国。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可谁能想到,如此歹毒的罪犯居然有177名师生联名向上海高院为他求情?!
在审判过程当中,林森浩多次翻供,林父更是多次更换律师,让此案件变得扑朔迷离。
复旦师生为何会为杀人凶手求情?是念在旧情?为何林森浩多次翻供,是为自己逃脱罪责还是事情另有真相?
时间回到1986年,林森浩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农村家庭,家里还有其他4位兄弟姐妹,因为家境贫寒,林森浩只能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
在学校里,林森浩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而父母也常常不经意地灌输着“家里很穷”的思想,所以即便长大后,林森浩心里依旧有颗叫做“自卑”的种子在不断发芽。
自卑的阴影笼罩下,让他十分坚信“读书改变命运”的至理名言。
他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高考更以780分优异成绩考进了中山大学。
进入大学后,他勤工俭学,努力考取奖学金。
在这样拼搏的劲头下,林森浩顺利保送到复旦大学读研,在研究生期间,他先后发表了8篇论文,都是核心期刊级别的,因此他也成为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复旦才子”。
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对获得尊重和认可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他试图用成功的学术成就掩盖他过去的自卑,可现实的贫困却仍无时无刻在揭开他的痛处,在与其他同学谈论家庭、谈论各种旅游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他的沉默寡言让同学和老师都无法接触他的内心,无法发现他的孤独。
内心的自卑,学业和经济的压力,家庭的重担犹如一座座大山始终压在他的肩上,他也只能默默承受。
日复一日的负面情绪就像沉寂的火山,而室友黄洋的来临则成了点燃这座火山的一根火柴.而大火山下面是过去积压已久的愤怒......
黄洋的家境与林森浩类似,父亲是下岗工人,后来成了一名中学宿管,母亲因为肝结石常年卧病在床,自小孝顺的黄洋为了母亲选择了医学专业。
按道理来说,家境相仿的两人应该会相处的还算融洽。
可哪知,两人的性格完全是两个极端。
黄洋生性张扬,大大咧咧,说话不会特别在意他人的感受,在平时聊天中,黄洋时常会开林森浩抠门的玩笑,认为所有室友都会分享自己的东西,唯独林森浩没有给室友带过任何东西。
而这无疑是在狠狠撕开了林森浩本已结痂的伤疤。
林森浩一直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优秀,可黄洋时不时的玩笑话却一次又一次把他打回原地。
2013年3月30日,寝室的同学都在打游戏,黄洋走进寝室,聊起了愚人节的话题,他开玩笑说自己曾听过热水泡脚会尿床的趣事,并拍了拍林森浩的肩膀问他要不要试试。
这句话落在林森浩的耳朵里十分刺耳。
而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愚人节当天,林森浩将从化学室窃取的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混入了饮水机中。
黄洋不出意料的喝了下去,而刚喝了两口,他就爆发出剧烈的咳嗽,干呕了几口,但他没有意识到什么,只觉得是水质出了问题,随后就前往图书馆看书。
但很快,他的身体就出现了各种不适反应,剧烈发烧,呕吐不止。
林森浩对其进行了B超,隐瞒了黄洋的病情,声称胃和肝都没有问题,各项数值正常。
随后,黄洋病情加重,被送到医院后发现是急性肝损伤,但无法确定病因,因此医生也不敢乱用药物治疗。
就这样拖延了几乎半个月,黄洋的同学突然想起他曾经看到林森浩写过一篇二甲基亚硝酸铵的论文,文中重度的症状与黄洋极其相似。
经过专家组多方验证,证实黄洋确实是二甲基亚硝酸铵引起的中毒。
但遗憾的是,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黄洋最终不治身亡。
警方很快立案调查,发现寝室里的饮水机里发现了二甲基亚硝酸铵的化学品残留,最终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并且还调查出了林森浩是有预谋作案,存在主观杀人的故意,50毫升的剂量足足超出致死量十多倍。
在法庭上,林森浩对自己的罪行表示忏悔,最终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
但没想到,在二审开庭前,林父聘请了新的辩护律师,117名师生更是为其发声称林森浩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
二审开庭后,在近14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不同一审的是,林森浩情绪十分激动,被问及作案细节时,大多都是哽咽难言,很明显是受到律师指点,企图降低罪罚。
然而国有国法,林森浩必然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相应的代价。
最终,在法庭的庄严宣判下,林森浩被判处了死刑。
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并不是林森浩的原罪,他之所以会毒死室友,只因他陷入了自卑、敏感、脆弱的精神内耗中,最终情绪崩溃。
但同样的,自卑从不是杀人的理由,要么在自卑中崛起,要么在自卑中沉沦。唯有勇敢正面自卑的心理,与自我和解,合理释放负面情绪,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