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女主变黑人!离谱选角引爆网友愤怒:别再魔改经典了(组图)
罗密欧与朱丽叶最新改编的舞台剧,这几天遭到国外网友疯狂吐槽。
这部即将在伦敦西区上演的舞台剧中,主创团队邀请荷兰弟扮演罗密欧,同时选了一位和人们印象中完全不同的演员来演朱丽叶,结果立刻引发了舆论的疯狂反扑。
原因显而易见:这版舞台剧的选角,和人们既定认知里朱丽叶的形象差得实在有点大...
根据官方介绍,舞台剧将在5月11日到8月3日在伦敦约克公爵剧院上演,为期12周。
(舞台剧海报,荷兰弟饰演罗密欧)
(舞台剧海报,Francesca饰演朱丽叶)
出演朱丽叶的Francesca Amewudah-Rivers履历相对较新,但已经相当优秀。她在牛津大学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后,就读于英国国家青年剧院,曾与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演员巡回演出公司和国家剧院等合作过项目。
在采访中,她表示很高兴能以朱丽叶的身份在舞台上亮相。荷兰弟也提到,自己已经迫不及待,想和团队一起创造出特别的东西。
但选角消息公布后,网友们炸了:一个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经典爱情故事以这种形式改编,和想象中未免差得有些远。
“确定这不是愚人节玩笑吗??”
“还不如直接把赞达亚换上去,和荷兰弟一起狠狠捞钱就完了。”
“很想知道莎士比亚看到自己笔下的东西被改成这样会说啥...”
“21世纪20年代将成为毁灭世界经典英文作品的年代。”
除了这些吐槽,还有不少人拿出68年和96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来做比较:虽然舞台剧和电影不能直接相比,但选角的差异性实在是明显..
(罗密欧与朱丽叶1968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版)
国内有网友看过之后也一脸问号,表示在经典故事中搞这种“过于正确”的选角,多少有些魔怔:
赞达亚be like:
此外还有一个让中外网友达成共识的观点是:凭借荷兰弟的女装天赋,让他来饰演朱丽叶也未尝不可。
毕竟之前人家的女装表演,大家都有目共睹...
也有意见提到,舞台剧与电影不同,传达给观众更多的是演员的基本功:只要唱跳水准到位,任何其他因素都是能接受的,毕竟两者作为内容载体,表现方式的确有很多不同点。
只不过在当下环境来看,涉及任何经典作品的选角消息,都已经能激起人群的应激反应了...
“应激”原因是,近几年的魔幻选角大家看得实在太多了,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真人版《小美人鱼》和《白雪公主》。
2019年,《小美人鱼》真人版电影的女主官宣,与经典动画中深入人心的白皮肤红头发的爱丽儿相比,饰演真人版小美人鱼的Halle Bailey形象大相径庭。
消息一经宣布就引发网络骂战,大家指责真人版电影剥夺了爱丽儿原本所代表的人群和文化:爱丽儿代表丹麦女孩,就像Moana(《海洋奇缘》女主)代表波利尼西亚女孩,Tiana(《青蛙公主》女主,黑人)代表非洲裔女孩。
还有反对者指出,如果真的想启用Halle Bailey做主角,大可为她量身定做一个新故事,现在这种选角,反而是在剥夺爱丽儿原本所代表的人群、剥夺她本来的身份和文化。
《小美人鱼》的争议之后,2021年《白雪公主》真人版官宣, 棕皮肤女孩Rachel Zegler担任“皮肤白得像雪”的白雪公主一角,再次引发争议。
网友认为Zegler虽然美丽,却和白雪公主相差甚远,无法符合白雪公主名字和肤色的基础设定,认为这是制片方为了讨好少数族裔搞出来的营销策略。
当时有人锐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经典的黑人角色让白人来演,那得多气人啊。”
除了卡通片改真人版电影的选角风波,舞台剧也是这些选角争议的“战场”。
2021年,美国马里兰州的奥尔尼剧院中心上演《美女与野兽》音乐剧,女主角贝儿公主由黑人演员Jade Jones出演。
Jade自称不是典型的贝儿形象,并在描述自己时用到了“大码”、“酷儿”等关键字,被不少人指责是在叠“正确”的buff。
(舞台剧版、动画版和真人电影版的贝儿)
主创团队提到,“我们的作品是在挑战每一个人,让他们用更为公平的视角来观看整部作品。在这个视角中,所有的种族、民族、体型和能力都可以被看到,都会被称赞为最美丽的人,无论是其内在美还是外在美。”
但相比主创团队对“美”的探讨,普通人更关心的其实还是演员是否符合角色。
如当时的一篇评论所说:
“我并不质疑她的才华和声音,但平心而论,这个选角适合贝儿这个特定的角色吗?
当我小时候读到这个童话的时候,贝儿并没有被描述成一个大码女孩,很明显,她也不是黑人,因为这个童话是法国的。
所以,选这个角色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还有另外一些源自非英语国家的故事,也“难逃一劫”。
2023年,网飞的纪实剧集《埃及艳后》一经宣布便被网络舆论冲爆,有埃及律师甚至直接起诉网飞,称这是篡改历史的犯罪行为。
在网飞的改编中,古埃及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被描绘成了黑人。起诉律师表示,自己是为了在全世界的埃及人中维护埃及的民族和文化认同,坚决反对煽动混乱,传播埃及文明起源于黑人的虚假信息。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也出面发言,称该剧的纪录片性质要求制作人员必须调查准确性,并严格依赖历史和科学事实。
因为反对的声浪太大,网飞、纪录片导演和女主的社交媒体都被辱骂和质疑攻占,网飞官方关闭了在社交平台的评论。
但显然,网飞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多元化”方针。上个月发布的网飞版《三体》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魔改”,让不少人难以接受的是,汪淼被强行转换成了女性,罗辑变换了肤色和种族,一众原著党表示有被创到。
也难怪《哈利波特》宣布重制要拍剧集时,大家对“黑人赫敏”的传言表现得草木皆兵。照这个“进化”速度下去,选角问题还真会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人们不能接受这些角色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跟演员本身的能力或是偏见无关。
很多人难受的,是片方在选角问题上硬塞私货,根本没有展示出任何的“多元性”、包容和尊重,反而展示出主创者站在上位的、本质上的虚伪和刻板。
真正的多元化,应该是给不同族裔的从业者更多的机会,创作更贴合角色和文化的剧本,为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主人公量身定做新的故事。
而不是用最敷衍的方式,把现有的经典故事往里套,又要展示对其他族裔的尊重,又只想把功夫放在表面。
作为掌握话语权的资本方,他们想让其他族裔参与到白人价值观体系的作品中,收割更多族裔的观众,却并不关心这些族裔本身的文化。既要还要的态度,配上最懒惰最不真诚的方式,这不是尊重,而是真正的伪善和傲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