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0.8°C-13.8°C
纽币 : 人民币=4.4434

​在国际学校做升学指导,我见到那些“富二代”和“普二代”们都走过的弯路...(组图)

8天前 来源: 留学全知道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过去我们总说,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父母有多高的眼界,有多少的资源,大概率决定了孩子以后的生活水准。

富二代往往会有更多高人的指点,更小的信息差,以及整体上更为高瞻远瞩的人生规划,而普二代们却只能靠自己摸索、试错、闯荡,很多时候都要比富二代晚了一步知道消息,上面也有人罩着自己,获得的机会也少了许多。

在国际学校工作的我,身边从来不缺乏富二代的孩子。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里的富二代学生长大成人,开始步入社会,我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走在所谓的“捷径”上,他们也会走“弯路”,甚至有的在绕了好几年的大圈后,仍然没有找到方向。

拥有的比普二代多得多的富二代们,为什么还是没能避免掉“弯路”,甚至还让父母操碎了心、恨其不争呢?

容错率太高

对机会不懂珍惜

作为一名国际学校的升学指导,我不仅要负责高中阶段的学生升入理想的外国大学,还负责搭建和运营这些毕业生的校友会,所以也一直与同学们保持着联系。这次会让我想到写这个主题,是因为最近听到了多个已经毕业的富二代留学生的故事,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家庭给予了他们很高的容错率,所以对待机会就不那么珍惜了。

比如,有一个富二代学生花了几年时间筹备,终于申请上了英国G5的大学,在读了两年就剩一年就能毕业时,突然告知父母自己想去美国读大学了。对外宣称是英国没办法转专业,自己对理科不感兴趣,还是想学商科,于是只能重新申请美国的大学。

但实际情况其实是,自己在英国有多门必修课没考过,毕不了业……周周转转,已经二十出头又从大一开始读的他,对于蹉跎掉的年华和金钱,表现出了一种惊人的松弛感——“没事儿,家里不差这点钱,爸妈也不指着我赚钱,换个地方重新再读几年书也没关系的。”

​在国际学校做升学指导,我见到那些“富二代”和“普二代”们都走过的弯路...(组图) - 1

图源:pexels

还有一个学生,早早从美国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也不考研究生,就靠爸妈介绍的“假实习”混签证,日常时光主要就是带着女友一起吃喝玩乐,享受青春。

还有一类富二代更常见,他们已经准备步入职场了,但面试机会几乎都是通过家族关系介绍的,所以把机会看得很轻,以为有关系保驾护航不怕过不了,结果最后真就没过。四处碰壁以后,不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还会责怪家里的关系不够硬。

这些孩子在整个成长路上的常见经历,就是不断地一退再退。

公办学校读得太累,就换国际学校;国内卷得太累,就提前出国;读书学不进去,那就请家教、培训机构、留学机构;外国大学太难,那就找辅导和代写;独自生活太累,那就请钟点工和长期外卖;找工作太磨人,那就回国等爸妈安排;继承家族公司太耗精力,那就请职业经理人;上班实在太烦,那就干脆在家当全职儿女。

对于学习机会和工作机会,不少富二代一直保持着一种随缘的态度。之前家庭付出的学费、人情,甚至自己的时间,他们都不甚在意,反正一直有人托底,所以过得非常松弛。

当然,留学圈里有富二代也有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留学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靠着国际学校和外国大学的奖学金,和公派留学出去的“普二代”,他们在国际学校里是另类般的存在——成绩必定优异,体育出众的也不少,但大多数身上会带着一种紧绷感,一种时时督促自己、处处谨慎处事的紧绷感。在社交场合他们游刃有余,跟富二代相处不卑不亢,但我知道他们其实自尊心非常强,内心敏感。

出国了以后,他们也是一边卷学业一边卷实习,没有人引领和给他们高瞻远瞩的人生规划,只能靠自己动脑子、练本事,珍惜每一次可能向上爬的机会。

家庭给不了他们试错的机会,只能早早地立下人生目标,并且有条不紊、步步为营地走向它。

当部分富二代们在挥霍时间、浑浑噩噩的时候,这些普二代们早已手握比较好的科研、金融、互联网、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的大厂offer了。

​在国际学校做升学指导,我见到那些“富二代”和“普二代”们都走过的弯路...(组图) - 2

图源:pexels

可就算非常努力,“普二代”中的大部分人也还是会遇到很多难走的路。

比如,因为没高人指点和信息壁垒,选错了专业;或者只擅长单干,不懂得与高层领导如何相处,也难以结识高端人脉,在职场中左右逢源;又或者过于现实,把恋爱、结婚都当成了跳板。

更骨干的现实是经济高速发展、留学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再能干,也比以前更实现跃升了。当普二代上面要给父母养老,中间要买房结婚,下面还要抚养孩子,工作好多年才能把学费还清时,他们必须更坚毅,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我的身后空无一人,我怎能倒下”。他们就像一个被紧上了发条、又背着大背篓的玩具一样,一刻不停歇地摸索着前进。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特别厉害又特别幸运的普二代,好不容易爬啊爬,终于爬到了行业头部,结果发现空降下来的顶头上司,是自己老板的孩子——富二代中那一小群既有智慧、又有目标、还自觉奋斗的人。

这些“老钱富二代”,天生自信,气定神闲,有着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社交本领,还自带广泛的背景资源和深厚的经济实力。他们可以花钱聘请学业远远优秀于自己的普二代为自己打工。在阶层逐渐固化,向上通道逐渐减少的现在,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的普二代,再想杀出重围,扬名立万,越来越艰难了。

正如索尼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说的,“你凭什么以为你十年寒窗,抵得过我三代从商。”就是这句话,一方面解释了普二代为什么难以杀出来,另一方面不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富二代有底气“躺平”吗?

叛逆、空虚

不愿听从父母,也没找到自己

除了因为懈怠走弯路,还有不少富二代单纯因为叛逆和不缺钱,少了很多奋斗的目标,变得非常空虚,从而自己给自己绕了弯路。

我指导过一位孩子,她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由于过度空虚和叛逆迷恋上了飙车,不论父母朋友怎么劝阻,都会开着几百万的豪车在深夜里飞驰。后来她不满足于普通的高速路,就专门跑去山上开盘山公路。

在一次高速的转弯过程中,离心力太大,一下子把她的车从上面的车道甩了出去,重重摔在了正下方的那条车道上,她自己也受了重伤,不能动弹。万幸的是,后面有车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把她救了出来。

可是她从此跛了脚,变成了残疾,为了养伤落下了很多课,最终还是退学了。

​在国际学校做升学指导,我见到那些“富二代”和“普二代”们都走过的弯路...(组图) - 3

图源:pexels

我还指导过一个家境不错的孩子,他去了美国后沉溺声色犬马,时常流连于各大赌场。他说在美国一些地方赌博是合法的,所以他也没有什么负罪感。

他有次很得意地告诉我,“我中过一次32倍的!那天晚上赢了大几千美元!”我问他为什么能赢这么多?他说,一来他是学统计的,这个跟概率很有关系,二来也是运气好。

他滔滔不绝地分析了不同游戏的规则以及胜算……我越听越担心,劝他赢了就收手吧,这已经算运气好了。但他似乎不以为然,敷衍我几句就结束了话题。

今年,我又从别的学生那里听到了他的消息。他们告诉我:“老师你知道吗,他都没有毕业。他在赌场里,认识了几个外面的社会人,跟他们约着打牌,结果几个晚上输光了一百多万的学费!他又向家里要钱,但是家里已经拿不出这么多学费了,所以他只能退学……好不容易考上美国大学,读了两年被自己折腾掉了,你说他荒唐不荒唐?!”

我说:“你们一起的,怎么不拦着他呀?”

同学说:“根本拦不住。他对自己的牌技很自信,他在一个牌类游戏上保持过一段时间的全国第一呢。开始在赌场都能嬴不少钱,这就给了他错觉,以为自己打牌不会输的。结果就越陷越深,挑战了不该挑战的人。我们都说,他能平安被放回来,就已经算捡了一条命了。”

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让我们做升学指导的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之前的升学工作都白干了。而且这些留学生都是因为自己的叛逆和空虚,给自己本来的顺途平添了许多磨难,莫名其妙地绕了一个大弯,让人非常惋惜。

这也说明,我们所受的一切教育如果没有解决孩子根本性的问题的话,这么这些教育就只是为了学历提升而已。

我们升学指导可以把孩子外表包装到让外国大学满意,但很难填满孩子内心深处的空洞。

​在国际学校做升学指导,我见到那些“富二代”和“普二代”们都走过的弯路...(组图) - 4

图源:pexels

这个空洞要怎么填?

我想,这些孩子既是少了些东西,又是多了些东西。他们少了“意义”和“认可”,多了“金钱”和“机会”。

普二代少了金钱和机会,所以他们会通过努力来获得别人的认可,换取前进的机会,这个过程就变成了他们人生的意义。但不缺金钱和机会的富二代,不需要经历整个过程,他们的人生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是去追赶很难追赶得上的父辈,然后发现真的比不了,再被父辈责骂?还是拼命想要从事业有成的家长眼里“分一杯羹”,让家长也看得到自己的可爱,愿意欣赏自己内心热爱的事物,而不是只得看到成绩、学校排名和“处处不如自己”的地方?

我想,普二代之所以更容易找到意义,是因为他们的意义靠自己的奋斗、金钱的累计就能具象化地感受到。而大多数确实学业、事业不如父母的富二代的意义,就得靠父母配合了,父母真心认可他们、爱他们,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然的话,父母光辉的存在仿佛只是在证明自己的失败。这种对父母又爱又恨的态度,就催生出了一系列叛逆、颓废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不平”。

其实反过来,这同时也是一个对父母的“灵魂拷问”:如果你砸了很多很多钱鸡出来的孩子,真的很一般,你还会真心欣赏和关爱TA吗?

作为老师,我的建议是,不要拿看事业的心态看孩子。

结语

家庭的容错率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鼓励孩子多多尝试,给孩子一个非常从容松弛的心态——走错了没关系,咱们再走一遍就行了。但同时,它也默许了孩子可以懈怠、叛逆和迷茫,让父母费了很多心,到头来亲子矛盾还越来越大,很可能变成“富人家的孩子晚当家”的局面。

但好在,比起没有钱没有人托底,人生大事几乎没有容错率的普二代,富二代的家长至少还能有一个选择权——是多给孩子一点容错率,让TA轻松一点,还是少给一点容错率,让TA“接接地气”,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张大娘常杀淫- 8天前 回复
最好的出国留学阶段是大学本科
吉小娉 8天前 回复
孩子的失败,让家庭痛苦
源仔Erica 8天前 回复
留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christinakun 8天前 回复
孩子在日本读本科,工薪阶层
Klutz兔 8天前 回复
卖了房子供儿女留学,真是无语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