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0.5°C-12.1°C
纽币 : 人民币=4.4258

短视频的利空,并不是长视频的利好

2021-12-17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短视频大利空!但长视频就好过了?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其中有两条重磅违规行为,让视频行业都倍感交集:

1)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

2)违规播放国家尚未批准播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的片段,尚未批准引进的各类境外视听节目及片段,或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视听节目及片段。

简单来说,大多二创短视频都或将被定性为违规内容。

但高喊“别再做贼了”的优爱腾看到这个,可别真的半场开香槟呀。这次新版《细则》,无论对短视频还是长视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抖音、B站等平台来说,UGC用户对电影、动漫等片段截取并进行二创的内容,在各自生态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以B站为例,近一个月影视区的视频投递量、播放量均在7%左右;动画区的播放量占了全站近10%。

而这些用于二次创作的素材内容版权,基本在优爱腾为首的长视频平台手上。二创丰富的短视频平台率先过上了小布尔乔亚式生活,苦兮兮的长视频平台自然心有不甘。

今年6月,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爱奇艺CEO龚宇公开炮轰二次创作:“90分钟一场足球比赛的价值就集中在一分多钟,如果全网铺天盖地都是足球射门的视频,那谁还买90分钟的足球比赛?”

不可否认,二创内容确实存在推广效应,只不过是长视频分到的蛋糕比较少,自然不爽。

所以单看本次《细则》对版权内容的修订,对短视频平台内容供给利空,对优爱腾来说相对利好。不过,禁止未授权二次创作不等于长视频解除自身困境。

近期爱奇艺不仅被曝裁掉20%-40%员工,12月16日还宣布会员正式涨价。会员费目前是爱奇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50%以上,但自19年会员数破亿后,增长便陷入停滞阶段。不增量那就只能用增价来补充了,但用户却并不买账。

爱奇艺近期这种又是裁员又是涨价的简单粗暴的自救,本质上也与行业的两大特点相关:

1)长视频是一个典型的内容驱动行业。没有好内容,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比如今年一季度,爱奇艺因为《赘婿》的爆火,会员收入环比增长12.4%;但到二季度,热门内容匮乏,会员收入环比下降7.2%。

2)国内内容竞争成本太高。据统计,优爱腾三家长视频发展10年烧了1000亿,腾讯视频还打算在未来继续进行千亿内容投入。

国内视频企业做不好,那海外的有做的不错的吗?但即使是奈飞这样的神仙公司也难逃高成本投入制作内容的难题。

为了拍摄优质内容,2010-2019年,奈飞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跃升到45亿美元,导致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高位水平。直到2020年,奈飞的现金流才转正。

奈飞的成功一方面依赖于大量烧钱打造的工业化内容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全球的销售网络。但在国内,视频网站一直没能处理好优质且便宜的问题,叠加今年监管层面趋严,旧的开源收入(超前点播、选秀综艺)被掐断,新的渠道还没建立,这才导致陷入了危机。

二创内容的限制,仅仅是长视频平台长征路上的一小步,没办法解决这个行业的结构性问题;想要安全地翻过雪山,爱奇艺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内容生产新模式。(李健华)

王传福也想“野”一把,高端品牌对标奔驰大G

今年年初,当比亚迪说要推出高端品牌时,市场以为它要对标特斯拉、蔚来、BBA等,但王传福偏要不走寻常路,第一款车要直接对标奔驰大G、悍马这样的“硬货色”,价格也不遑多让,50万起步,100万封顶,李斌听了都想鼓掌。

消息一出,“迪粉”欢欣雀跃,大众却一脸懵逼。

目前,比亚迪卖得最贵的车也就是27.95万起的“唐EV”,50万起步的新品牌多少有些“一步登天”的意思,更何况,比亚迪干了快20年汽车,一直都主攻家庭轿车,基因里根本没有“硬派越野”这四个字,那王传福到底意欲何为?

这个问题可以从市场、政策和技术三个角度分析:

市场:长城去年推出了“坦克300”,顶配版价格只有21.38万,相当于是对折Jeep牧马人。性价比优势明显,再加上风骚的外形设计,圈粉无数。今年前11个月狂卖7万3千辆,成为长城旗下的“第一网红”,推动公司股价狂飙。

“坦克”的爆红说明了一个问题:国内消费者对SUV的偏好从满足城市出行的需求渐渐转移到了更小众的越野需求,而且市场潜力比较大。比亚迪当然也看到了这样的风口,想分一杯羹。

政策:众所周知,越野SUV都是“油老虎”,在排放政策越发严厉的情况下,包括丰田普拉多、三菱帕杰罗都不得不停产,主打越野的车企也不得不转型。比如路虎将在2025年前推出6款纯电SUV,但第一款车要等到2024年;奔驰今年亮相了纯电动大G,预计在2023年开始量产。

这时候入局,那万不能叫“乘虚而入”,而是“英雄借势”。

技术:越野车的核心要素是低转高扭,而电动车的天然优势就是在于刚起步的时候就可以输出最大的扭矩,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脱困能力。两者一结合,香不香?

但纯电越野SUV也不是千好万好,因为纯正的硬派越野工作环境大多是崎岖的山路或寒冷的高原,需要爬山涉水,因此对续航以及涉水性能要求比较高。但目前无论是基础充电设施还是极端环境表现还不够完美,当然虽然现在也没什么人买SUV是为了真的越野。

除此之外,纯电越野SUV的电池安全性也是人们心中的一个顾虑,即便是有刀片电池加持也不例外。

就比亚迪而言,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是必须的,毕竟直到现在 ,很多人都会被“BYD”三个字母所劝退,但从极为小众的“豪华硬派越野”切入绝对是一招险棋。

何时提到大B,第一个想到的是BYD而非Benz,那才是真正的高端。(罗松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远川研究所,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