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战前组建的机械化军,怎么在战争初期就被德军打得惨败?
说起二战中的苏军,估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毕竟由苏联T-34中型坦克组成的苏联坦克军就是二战中力量的代言词。关于这一点,亲身体验过苏联钢铁洪流威力的希特勒深有体会。正所谓,钢铁洪流伏特加,纳粹精锐尽成渣,元首叫嚣要反击,柏林已归苏联家。
然而,如果我们翻开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苏联在战前就已经憋着劲要搞机械化军了,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已经有了29个机械化军。
如果光看番号的话,苏联的装甲部队在数量上远远胜于德国,而论及坦克质量的话,苏军当时开始配备给部队的T-34中型坦克和KV-1、KV-2重型坦克也远胜于德国的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
按道理来说,苏联当时完全有能力击退德军,可实际情况却是苏军被德军给踹平了,引以为傲的机械化军也都被打得七零八落。
这就很让人费解了,苏联花费大心思、辛辛苦苦组建出来的机械化军,为何在战场上和纸老虎一样不堪一击?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苏联的机械化军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倒不如说这本身就是苏军的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延伸。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联红军在国内战争时期结束后,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经验,结合国内战争时期经验所创造的战役理论。
一战的东线战场不同于西线的堑壕战,东线所有战斗都是以运动战为主,而苏军在国内战争时期也基本都是打运动战,这就让苏联诞生了和西欧国家的堑壕战经验所完全不同的运动战经验。在经过图哈切夫斯基、布琼尼等人的总结之后,就诞生了苏联特有的大纵深战役理论。
按照“大纵深战役理论”的要求,苏军必须保持一个强大的兵力集团,攻击部队能分为突破集群和追击集群,并在预定的战役区域形成优势兵力和集中大部分的技术兵器,有计划和阶段性地突破敌方战线,并在之后以机械化部队在纵深方向上对敌方有生力量实施合围和歼灭。
这种作战形式和堑壕战区别明显,它要求部队拥有更好的战略机动性,若想拥有这样的机动性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装甲部队,而这也是苏联发展装甲部队的理论依据。
为了在战术层次和战略层次更好地实施大纵深战役理论,苏联着重发展了自己的装甲部队,在1938年时已经拥有了四个初具雏形且颇有潜力的坦克军。
按说这是苏联装甲部队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因为苏联装甲部队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太差,导致苏军过高的估计了反坦克武器的威力,以及某些不可抗力的历史事件的爆发,让支持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军官大多都被送进卢比扬卡吃牢房和枪子去了,那四个坦克军也自然都被解散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规模更小的坦克旅。
解散坦克军是在1939年末,而六个月后德国就发动了法国战役,德军装甲部队利用自身的机动性驰骋在法国的土地上,成功让法国人举起了白旗。这一情况可把苏联高层给吓坏了,如果法国都如此轻易地完蛋,那么苏联能否顶住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呢?
很明显,只有分散的坦克旅的苏军,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顶住德军那些攥成拳头使用的装甲师。在经过了不是很短暂的讨论之后,苏联立刻决定重组规模更大的装甲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机械化军。
1940年7月,苏联决定组建9个机械化军,随后又追加了20个机械化军,总计29个机械化军。按照编制,每个机械化军的兵力在36000人左右,每个军拥有2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摩托化团、一个工兵营和一个通讯营,战时还会配备额外的航空兵分队进行加强。
装备方面则包括有1031辆各型坦克,新锐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不得少于546辆,另配备268辆装甲车、358门各型火炮、各型运输车辆5165辆、用于拖拽火炮的拖拉机352辆、摩托车1678辆。
如果单从纸面上来看的话,苏联的机械化军当真是强大无比,29个机械化师加起来能有近三万辆坦克。就这还没计算苏联计划中要组建的那45个坦克旅,纸面编制上每个坦克旅都会有292辆坦克,加起来那就是13000余辆坦克。
毫无疑问,单从纸面上看苏联的装甲部队已经是强大无比,战时把德国装甲部队铲个来回都绰绰有余了。可既然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在实际的战斗中,反倒是苏军被德军铲了个来回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苏联组建机械化军时步子迈得太大,反倒是把自己给扯到了。苏联的机械化军组建方案确实雄心勃勃,他一个坦克师的坦克都能顶德国两个装甲师的坦克数量了,何况每个机械化军还有至少546辆性能碾压德国坦克的新锐坦克,光纸面战力上那确实是天下无敌。
可机械化军的问题在于,苏联到底有没有那么多坦克可以用,工业又是否能紧急生产出他们所需要的新锐坦克?
很遗憾,就1941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苏联是没有这么多坦克可以使用的。有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战争爆发初期担任苏联第9机械化军的军长,他的机械化军仅有298辆坦克,且都是性能落后的T-26轻型坦克和BT-5快速坦克。
他这都算是情况不错的了,看看隔壁西部特别军区的情况吧,第17机械化军只有63辆旧式坦克,第20机械化军情况稍好也仅有94辆旧式坦克,简直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事实上,当时苏联全军仅有2万余辆坦克,抛去要给现有的20个坦克旅的坦克之外,剩下的坦克分到各机械化军之后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少数几个机械化军能够满足接近纸面编制,剩下的机械化军都是严重缺编的,运气好的能有个五百余辆坦克,运气不好的就二百余辆坦克,而且T-34中型坦克和KV-1/KV-2重型坦克的供应也很成问题,有些能拿到所需的新式坦克,有些则干脆没见到过新式坦克。
事实上,别说坦克不够用了,就是各机械化军的兵力也是参差不齐,罗科索夫斯基的第9机械化军拥有26833人,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情况了,起码仅仅比纸面上少了9000余人。第17机械化军的总兵力只有16000余人,缺编20000余人,第20机械化军总兵力20000余人,缺编16000余人。这两个机械化军在战时仅能作为步兵师使用,让他们履行机械化军的作战任务那就是开玩笑了。
毫无疑问,苏联的机械化军组建方案存在巨大的隐患,或者说机械化军的组建太过匆忙了。原本苏联是指望在1943年末完成所有机械化军的组建工作,可战争却在1941年6月22日就爆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的机械化军大多都以部队未满编,缺乏武器装备,甚至是缺乏训练的情况下投入作战的。这样的机械化军自然不可能拥有什么战斗力,在苏德战争初期被德军打得损兵折将也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