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9.5°C-12.1°C
纽币 : 人民币=4.4467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2022-03-2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由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授权发布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

提起二战时期的德军重型摩托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宝马R75或者聪达浦KS750这两种外形比较“军事化”的型号。虽然它们在二战影像资料上的出镜率很高,但却都不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重型摩托车型号,真正“中流砥柱”的地位属于一款出现时间更早,外形更为优美的摩托车——宝马R12。

不要看宝马这家公司如今何等风光,但作为一家德国航空器发动机制造商,它在一战结束之后陷入了生存危机,只好被迫开辟新的业务领域。万幸,他们在摩托车制造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成功,重型摩托(排量500cc以上的型号)采用风冷对置发动机和双层四边形车架的设计风格也确定下来。在20世纪20-30年代,带挎斗的摩托休旅车被许多欧美人士所青睐,这种车型兼顾了舒适性和驾驶乐趣,宝马抓住了这一商机,多个重型挎斗型号陆续出现,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

宝马R11是一款很典型的摩托休旅车,摩托休旅车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骑着去旅行的摩托车,这一类车型的适应性比较广,可以应对相对复杂的使用环境。

1928年问世的宝马R11重型摩托车技术上又有革新,结实又美观的全钢压制车架替代了之前的管状车架和焊接车架,全钢压制车架具备出色的抗扭强度,可以安全地承载挎斗结构,对恶劣路况的适应性也有很大提高,而且造价更加便宜。1935年2月,R11的后继型号R12出现在柏林车展上,它和它的前辈同样采用了时尚,简约而不失典雅的“装饰艺术”设计风格,极具工业美感。最大的变化在于用4速变速器替代了之前的3速变速器,R11的板簧前叉减震也被双液压伸缩式减震系统替代。按照宝马公司自己的介绍,宝马R12“总体设计极为坚固,高弹性的前叉充分保障了骑手的安全。悬挂反应迅速,能够很好地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即便全速冲过凹坑,摩托车也会牢牢抓住地面,不必担心发生漂移,转向也极为灵活。”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

宝马双液压伸缩式减震前叉设计最早出现在1934年的R7概念车上。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4

单机民用版R12,这一辆的镂空前挡泥板在当时算得上标新立异的设计。与灰色或黄色的军用版不同,早年间民用版宝马摩托的涂装一般为光泽黑色底漆带白色装饰条,灯圈、把手和排气管等部件镀铬处理。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5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6

挎斗样式不同的民用版R12。

R12重型摩托车有单机和挎斗两种版本,同时供应民用和军用市场,到1942年停产为止一共制造了3.6万辆,其中三分之一被军方采购。与之相比,作为德国“军用摩托车的象征”的那两个型号产量要少得多。1944年,出于成本原因和空袭影响,以及部队需求下降的考虑,德国决定不再大批生产重型挎斗摩托车(这一类摩托车每台造价大约和3台大众82相当),最终,聪达浦KS750和宝马R75分别都只生产了大约1.8万辆,加起来才和R12的产量差不多。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7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8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9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0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1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2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3

俄罗斯收藏家收藏的军用版宝马R12。

宝马R12的动力装置是一台M56 736cc水平对置双缸四冲程侧气阀汽油机,共有两种配置:

·单化油器版M56 S6,电磁打火,最大功率18马力,最大公路速度110km/h。

·双化油器版M56 212,线圈打火,用蓄电池提供电力。最大功率2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120km/h。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4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5

宝马R12的发动机缸体、缸盖造型均与宝马R75不同,很容易区分开来。比起立式发动机,水平对置发动机重心低,结构也更加紧凑。变速器往后位置带商标的方块是蓄电池,往上那个圆形物体是空滤,空滤左边的是油滤。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9

与后来的宝马R75不同,R12采用了双排气管设计。

出于维修便利性的考虑,军用版宝马R12全部安装单化油器版本的发动机。此外还有一个不同——民用版前轮轮胎规格为3x19,后轮轮胎规格为3.5x19,在军用版上全部都统一成了3.5x19的型号,可以前后互换。军版和民版的变速箱相同,都是4速轴传动结构,换挡用油箱右侧的挡杆完成。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7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8

油箱右侧的换挡杆,穿过车架上的橡胶垫布置,宝马R12并没有配备任何脚踏式的换挡操作装置。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19

车架另一侧也设有橡胶垫,它的作用是避免骑手膝盖直接碰撞车架。

宝马R12是全世界第一种采用了双液压伸缩式减震前叉的量产摩托车,这种革命性的设计一方面提高了舒适性,一方面也使得这种摩托车更加容易驾驭。与之相比,R12的后轮就没有这么高科技了,轮轴是刚性连接在车架上的,没有设置减震装置,变速箱通过传动轴将动力输送到后轮右侧的减速器,带动后轮旋转。比起常见的链传动装置,轴传动可靠性更高,扭矩传导也更为有效,这对需要经常在路外行驶的军用摩托车是非常有利的,但缺点在于制造成本高和结构复杂。R12的前后轮都配备了直径为200mm的鼓式刹车,前后刹车鼓可以互换。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0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1

R11(上) 和R12(下)的前叉结构对比。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2

双液压伸缩式减震前叉随后成了德国军用重型摩托车的标配。

宝马R12的车架结构粗壮坚固,由左右两片大型冲压件组成,中间用横梁配合铆钉连接,底部带有撑脚,除了转向支架以外没有焊点,在受力较大的转向支架和车架的连接部位还铆接有加强板。这种结构的车架固然结实,但也导致单机重量达到了180余公斤,而且拆换发动机颇为不便,后来的宝马R75车架就采用了可分解的设计。油箱被设计成半埋在车架中间的样式,容量为14升,在单机状态下,单化油器发动机宝马R12的油耗大概维持在每百公里3.5-4升的水平。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3

宝马R12的车架。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4

宝马R12的油箱。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5

油箱盖子。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8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7

前座和后座的造型不同,座位下面都装有减震弹簧。

宝马R12的蓄电池电压为6伏,按照德国当时的交通法规,头灯和尾灯均为标配,军用版配备军用制式的灯具,时速表设置在头灯上面。在生产过程中,民用R12配备过若干种造型拉风的前挡泥板,但军用版本出于防止泥土和积雪淤积在挡泥板内侧的考虑,配备的都是设计较为简单的挡泥板,没有侧面的包围结构。按照军方订单的要求,所有的军用版R12都安装了后座和车位两侧的储物箱。按照出厂时间和配置不同,宝马R12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开战之后,大批各个年份的民用版R12被德军征用,其中一部分也按照军用标准进行了改装。从1941年开始,宝马就不再向民用市场供应摩托车了。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8

单机版的军用宝马R12不太常见,一般用于传令,这两辆都是党卫军使用的车辆。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29

德国空军使用的民用版R12,重新被漆成了灰色。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0

国防军使用的民用版R12。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1

国防军使用的军用版R12。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2

这几个坐在挎斗版R12上面的国防军医务兵已经累得睡着了,注意此车的挎斗上装有固定担架的特殊装置。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3

时速表,最大刻度120km/h,90–120刻度为红区。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4

军用版的尾灯、后座和皮革制储物箱。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5

某些德军摩托车储物箱表面还会喷绘车号,这是一种“防盗措施”。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6

车架上的宝马车标。

军用版R12大部分都是带挎斗的款式,带挎斗的R12有时候也被称为R12W。军用型挎斗设计和后来的制式型号BW40、BW43差不多,其实也就是民用型号的基本款,外形呈船形,没有侧边轮传动和扭力杆悬挂的配置,只有板簧减震,结构相对简单。在越野行驶时,侧边轮没有动力的挎斗会显得不够稳定。军用版的挎斗后备箱盖子上固定有一只备胎,前部左右一般还会各挂载一个储物箱,有的还会加装一个机枪架子。军用版挎斗空重就有170公斤,在安装挎斗之后,宝马R12的最高公路时速下降到了85km/h。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7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8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39

军用版R12可能安装由斯蒂伯(Steib)公司设计的W.Krad B1/B2挎斗之一,两者的区别非常细微,不把各种外设拆光就很难分辨。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40

宝马R12重型摩托:文艺范的二战德军“中流砥柱” - 41

两种样式不同的机枪支架。

宝马R12可能并不是同时代排量最大,动力最猛的车型,但绝对算得上技术最先进的车型之一。不过,它毕竟本来是一款民用休旅摩托,功能上并不能做到“覆盖所有极端情况”。首先,“底盘低”就是一个大问题,民用市场热衷的低重心设计,在需要频繁越野的军方看来绝不是什么优势,其次,R12的很多组件都不是按照军用标准设计的,例如空滤位置就太低,结构太简单,在沙尘环境下容易发生阻塞。前轮和车架之间的空间过小,导致前轮有时候会被淤积在此处的泥土卡住。某些部件的强度仍然不足,应对寒冷环境的设计也一概没有。这一切都呼唤着一款专业军用摩托车型号的诞生。然而,宝马R75投产之后,其产量一段时间内也没有达到要求,所以R12也并没有立即停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R12都维持着宝马摩托车单个型号的量产记录,时至今日仍然受到经典摩托车收藏者们的追捧。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