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4日 9.5°C-13.1°C
纽币 : 人民币=4.298

中国从1991年之后,为什么要大规模从乌克兰引进军事科技人才

2023-04-1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乌克兰这个国家现状是一副什么模样,大家应该也是看得比较清楚了。显然从上到下都是一个没有多大志向,不希望成为欧洲乃至于世界强国的国度。用长辈批评晚辈的话说就是一个没有进取心,过一天是一天就行。因为没有志向,不朝着强国的目标去努力,所以导致近代历史之中的乌克兰是一直都发展不起来,沦为三流附庸国家。

乌克兰的家产

中国从1991年之后,为什么要大规模从乌克兰引进军事科技人才 - 1

其实乌克兰这个国家的条件综合来说非常好,虽然说国家领土和资源丰富以及人口总数量没有中国多,但如果中国在任何一个地区挑出来一份同等面积土地上的人口和乌克兰综合国家进行对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这个时间段,那中国的实力是绝对比不过乌克兰的,但乌克兰就是有着天然优势,但最后却沦为了不思进取。

这个国家从和俄罗斯人共同开发这块地区的三百多年历史之中,出现了无数天才,这些天才在各个领域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灿烂,有的是在哲学音乐之中无敌;有的是在数学艺术超凡,可几百年的历史之中却很少有听说过乌克兰地区出现有名的政治家,就连现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出身都是一个戏曲演员。

中国从1991年之后,为什么要大规模从乌克兰引进军事科技人才 - 2

乌克兰地区的致命缺陷就是这里缺少具有地区级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更加缺少像中国人那样具有全球眼光的政治家。中国的政治氛围和层出不穷的政治家是乌克兰人羡慕的,要是他们国家有几个中国这样超凡的政治家谋略全局,那乌克兰早就利用到自身的优势成为东欧强国,现在又有那个国家敢欺负乌克兰呢?

乌克兰本身的优势相当明显,从军事重工业方面来说,从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分家得到的遗产放到现在都足以装备起来一个一流的国家,当年的乌克兰分到了2000枚核弹、16架图-160战略轰炸机、12架图-95,另外还有苏联时代留下来的3000家军事科研单位和各种配套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至于常规武器之中的坦克、导弹就更数不胜数了。

乌克兰的去军事化

中国从1991年之后,为什么要大规模从乌克兰引进军事科技人才 - 3

乌克兰拥有的那些武器装备起来这个面积只有区区62万平方公里的东欧国家,简直是富裕的不行,当时的世界上估计也就只有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苏联能够超过乌克兰,可是那个强大的苏联却是已经不存在了。而乌克兰这个国家从农业方面来说国土之中拥有4200万人口,足以开垦本国优良黑土地,让本国人民实现自给自足。

乌克兰从苏联解体之后分家得到的政治军事农业遗产,只要一段时间,怎么也可以发展成为东欧强国,成为让英法德胆寒的军事强国,可最后到国家未来走向问题之上,乌克兰人却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历代领导人的目光短浅简直是中国人民看了都要生气,一点都没有进取心,反而是只想着捞钱和靠近经济发达的北约和欧盟,希望自己躺平靠别人保护了事。

中国从1991年之后,为什么要大规模从乌克兰引进军事科技人才 - 4

美国人说乌克兰军事威胁太大,所以不愿意接受乌克兰加入西方,而俄罗斯也对乌克兰这个拥有2000多核武器国家感到畏惧,所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联手将乌克兰去军事化,谁能想到乌克兰还真的开始“自废武功”,不仅彻底销毁了几千件核武器,还开始将自己国家之中的军工企业都开始撤销,这就直接导致许多军事专家失业,那些武器不是低价出售就是直接摧毁。

在乌克兰极力摧毁自家武器和军事的时候,美国、中国、德国、韩国、乃至于日本都纷纷派人到乌克兰以技术交流的名义引进了大量军事技术。中国当时尤其积极,地方上各个重要科研单位联合起来出钱出力的启动了“双引工程”,当时只要是被我们选中的乌克兰军事专家和技术人才,都由国家出钱高薪聘请来到中国任教。

中国从1991年之后,为什么要大规模从乌克兰引进军事科技人才 - 5

90年代的中国还停留在二战后期陆海空三军结合状态之中,但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实力其实很弱小,所以当时中国对这些军事技术人才简直就是梦中情人。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20年间陆续有好几万人的乌克兰军功专家和技工来到中国工作,这使得中国军事获得了飞跃式的进步,曾经美国一炮打响的海湾战争让中国震惊,但短短十年之后我们就达到了那个水准。

乌克兰从苏联脱离出来之后其实过的相当困难,资本主义国家对他进行经济封锁,只有中国愿意接纳他,而且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经过十几年发展还是相当富裕的,所以乌克兰就开始以军事技术和武器图纸从中国换取外汇收入,中国人的钱直接救活了当时的乌克兰国民经济,双方二十年间的武器经济往来堪称盛举。

结语

中国当年的举动在世界上并不是特例,美国、韩国日本也在低价收购乌克兰军事武器技术,但中国人却认为引进人才比购买武器装备更加重要,所以那个时候乌克兰的军事专家和技工大部分都到了中国,中国虽然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薪资,但中国军工方面的进步却是实实在在的飞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