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2.7°C-15.1°C
纽币 : 人民币=4.445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2023-12-29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时间的指针来到岁末,回溯 2023 年内娱,是另一番光景。没有密集的顶流塌房,天降紫微星的预言也没有兑现。影视剧主角不再是绝对 C 位,配角上桌的奇观频频上演。待爆咖同根不同命,一夜飞升与原地踏步冰火两重天。沉寂多年的电影圈迎来久违的新星,古偶现偶风评两极化。

《花少 5》归来,但在正能量旗帜下 " 花学 " 消失,大众谈资从原本的扯头花转向 CP 大乱炖,寻找情绪价值代餐。这边姐圈叔圈补充新血,那边流量艺人跟粉丝依旧因立场错位陷入番位拉锯战。爱豆缺少舞台跑去种地却收获意外惊喜,CP 营业内卷愈发白热化,内娱活人真性情发言惨遭翻车。

尽管较前几年不时投出重磅炸弹,2023 年内娱似乎略显平淡。有了同行黑天鹅的前车之鉴,明星们如今更如履薄冰。就连热搜 " 爆 " 的含金量好像都有所下降,从孩子、代孕、逃税变成红毯比美大赛。

今年内娱发生的一些代表性事件,在重塑艺人生态与行业秩序,也昭示了新的舆论环境下,与 " 娱乐至死 " 共舞的生存法则。命运的齿轮仍在转动,但 2023 内娱图景即将定格。

配角上桌,喧宾夺主

如果说前几年是好演员等来柳暗花明,那么今年则是配角迎来春天。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今年上桌的配角,都有演技打底。《狂飙》里的 " 大哥大嫂 " 张颂文、高叶,诠释了蒙尘明珠绽放光芒,两人商代破冰、身价上涨。《漫长的季节》演聋哑人傅卫军的蒋奇明性张力拉满,在舆论场引爆 " 闭嘴是男演员最好的医美 " 热梗。

《长月烬明》的陈都灵,把女二演出如女一的存在感。《我的人间烟火》魏大勋撕掉综艺咖刻板印象,刻画了隐忍克制的新中式霸总孟宴臣强势出圈。《云之羽》更是配角抱团上桌,丞磊、田嘉瑞、卢昱晓相比自身有了质的飞跃,影视和商务资源升级。放眼电影圈,《孤注一掷》的孙阳、王传君,同样闪耀不输于主角的配角光环。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1

配角一般被视为影视作品点缀,戏份不多实际上却可能是编剧的 " 心头好 "。在主角创作导向框定下,配角的生长土壤更为自由。可以是杂糅人性黑白灰的小人物、审美非主流的土狗男孩,抑或被植入符合新两性关系内核的非典型精英男,和雌雄同体极致反差感的疯批。

配角在有限戏份内实现逆袭,除了编剧点石成金,还离不开两大主要推手。一是粉丝。在参与式文化和开放式舆论环境构建新反馈机制下,粉丝基于自身审美趣味二创多元物料,裂变出如病毒传播的效果助推配角出圈。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2

粉丝追捧配角,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文娱产品消费套路的识破,从而采取的反抗行为,并包含对一些主角 " 才不配位 " 的抵触心理。

二是项目组盘者。爱奇艺主控出品的《云之羽》选角值得玩味,丞磊经纪公司超级向上是爱奇艺旗下子公司,卢昱晓经纪公司众星时代的股东名单里有爱奇艺。田嘉瑞经纪公司最世文化由郭敬明掌舵,后者正是该剧的导演。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3

然而力捧之下,并非每个 " 关系户 " 配角都能红,还要取决于人设和故事线的精彩度,以及演员演技能否为角色增光添彩。现在早已过了主创喂什么、观众全盘接受的时代,当受众端审美升级,倒逼的不止是影视作品亟待提质,还有演员急需精进演技,这可是安身立命的支点。

配角上桌,折射演员生态开始转向良性竞争,而 Ta 们的崛起也在某种意义上带来职场启示: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黑的,但破晓将会为等待它的人来临。所以,即便身处暗夜也不要放弃信仰。

待爆咖们,悲喜各异

内娱喜欢押宝,那些手握不错存货的小生通常被寄予厚望。他们已跳出个体意义,成为承载精神股东荣辱甚至是财富前景的符号,并为互联网乐子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货币。

脱胎于豆瓣的 " 待爆帝 ",名单历经流变、队伍日渐浩大。今年,以张凌赫、张晚意、邓为、陈哲远、王星越、李昀锐等人为代表的待爆咖都有新作亮相,有人欢喜有人忧。

《长相思 1》带飞邓为、张晚意,王星越凭《为有暗香来》《宁安如梦》下半年弯道超车。陈哲远在现偶《偷偷藏不住》小爆,可惜不到一个月就在古偶《郎君不如意》失利。李昀锐一影三剧,但没吃到多少红利。

虽说红是玄学,可也有迹可循。纵观摘掉待爆标签、成功进阶的演员,几乎都踩中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就是拼运气。比如邓为、张晚意的红,正是暑期档 + 大平台 + 古偶剧 + 好角色的产物。

不得不承认,古偶造星势能依然强劲,是小生脱离待爆变成真爆的最佳捷径,加成的长尾效应也相对显著。《长相思 1》播出后至今,邓为、张晚意不断解锁新代言,前者更接到奢侈品牌递来的橄榄枝。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4

有年轻男演员说演古偶无需演技,只要颜值、人设到位就行。这种对演员职责不太负责任的论调被网友抨击,可或许有一定的 " 存在即合理 ",毕竟公众对古偶丑男的声讨已经上升到难以容忍的地步。

《苍兰诀》为张凌赫创下事业首个高光,题材、档期优势和长珩的吸睛人设起到不小作用,演员也许本色出演,不用贡献炸裂演技就能消化角色。

爆剧对演员的加持,有时能掩盖演技不足的事实。这也是为何有的人离开热剧滤镜,立刻 " 原形毕露 ",昙花一现。

哪怕演技在线的小生,也难保证爆了后长红不衰。《长相思 1》收官后,张晚意今年又播出三部题材迥异的剧,但囿于题材,《父辈的荣耀》《非凡医者》的高口碑与热度倒挂。这并非因为他的演技拉胯,才导致没有延续暑期档获得的红利。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5

由此衍生出一些问题:当大家在讨论待爆咖时,待爆与爆的界线该如何科学界定?若出现在两者间反复横跳,是根据表象推测因果还是从底层逻辑来理性看待?驱动演员晋级的,究竟是真本领还是集齐了开挂的外加 buff?

厘清这些疑问,待爆帝仿佛变成伪命题,其意义或许不再那么重要。而演员更不应被此绑架束缚,基于自身定位、在能力范围内好好规划表演路线,才是通往 " 爆 " 的正道。

电影新星,性别失衡

" 三金影后 " 周冬雨今年上映七部电影却卷入滑铁卢,暴露自身短板之余,也与女演员在电影圈角色类型较单薄限制发展的外因有关。而与之对应的,是男演员在电影圈拥有一定优势。

不可否认,在男性主创主控创作话语权的电影圈,男性角色的发挥空间显然更大。名导加持、角色红利,均涌向中青年男演员,甚至转化为实打实的奖项,沉淀为口碑后又为表演道路开辟更广阔天地。

所以,除了我们看到的带有主创视角标签的 " 谋女郎 "" 刚女郎 " 能让一些新人女演员脱胎换骨,以及极少数从女性电影脱颖而出的中女演员,真正凭电影爆红的多以男演员为主。比如出演《北京爱情故事》、《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刘昊然,《我不是药神》的章宇,以及今年在《封神 1》" 横空出世 " 的于适。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6

大众对电影里形同素人的新脸,具有某种先天性猎奇心。大银幕放大了这份新鲜感,一旦演员表现抓人并具有辨识度,便会得到指数级效应的反哺。于适,即为典型代表。

他的飞升,折射了国产电影市场对潜质新人的赋能,也反映了被流量喂养多年的大众审美疲劳与饭圈对新血的饥渴。于适出圈,得益于新面孔稀缺性、养成系营销和新兴舆论环境的合力。这已经超出了姬发一角赋予他的因满足男性观众慕强投射和女性观众崇拜英雄主义的圈粉范围。

诚然,电影造星不如剧集,在另个角度却意味着影圈新星含金量更高。他们不仅拥有跨屏演剧的降维打击优势,也享受行业鄙视链在对演员段位加成上的红利。因此,电影往往成为流量艺人转型的突破口。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7

然而,并非每个转战电影的流量花生都能满载而归。前几年资本搅局行业乱象丛生,让一些人被冠上 " 票房毒药 ",给观众留下 PTSD。因此,后入局电影的流量反倒面临更严峻考验。即便顶流,也必须接受大众审视。

于是,衍生出另一种意义的、自带高人气的电影新星。前有易烊千玺,今有王一博,两人都曾在主流权威奖项留名——前者多次提名金鸡、百花、金像最佳男主,后者凭《无名》入围金鸡奖最佳男配。

2023 年,内娱“大事记” - 8

今年王一博有四部电影上映,题材无一重复,不少都是 " 硬骨头 "。事实上,在《陈情令》爆红后一年,他就开始踏上多元探索之路。一边演硬汉类角色试图打破外形禁锢来扭转外界偏见,一边影剧双管齐下磨炼演技。

会发现,能成为电影新星的年轻男演员,大都有表演野心。他们的被看见、被认可,是背后付出的努力在支撑,不论进入电影圈时有无光环。当然,这种良性的卷,大家都乐见其成。

结语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明星的 24 小时切割后被商品化,继而具象为市场价值。Ta 们以作品或活动在公开场合的亮相,以及私下的言行举止,都是触发舆论场巨浪的助推剂。

围绕明星发生的娱乐圈大事件,为大众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情绪出口,演化为变幻莫测的舆情。2023 年画下句点,所有喧嚣,既成过往。2024 年序章即将开启,内娱这片星河又会震荡出哪些涟漪,且行且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