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1.7°C-14.9°C
纽币 : 人民币=4.4287

吸脂手术真的安全吗?看完你就懂了!

21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你知道“无菌手术室”是怎么来的吗?

最早的外科手术都是在澡堂和理发店内完成的,有的也会在患者的家中。到了17世纪,一些有地位的外科医生会将手术搬到学校内的解剖教室来完成,这种教室为了讲授解剖学而设立,所以也被称为圆形剧场,手术环境可想而知。

后来德国外科医生古斯塔夫·阿道夫·努博尔(Gustav Adolf Neuber)发现了这些弊端首先提出了“无菌手术室”的概念,因此他被誉为现代无菌术的奠基人。

古斯塔夫 · 阿道夫 · 努博尔医生

如果要追溯吸脂医美的发展,同样也与努博尔医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吸脂手术的前身

1893 年,努博尔医生在德国外科学年会上首次报道了脂肪移植手术。他将患者手臂上的一块脂肪组织切下,植入眶下缘以矫正骨髓炎后的凹陷畸形。努博尔的这次创新性技术仅限于德语传播,加上手术是采用切割的方式直接进行移植,创伤大、操作也比较困难,后来这项创新技术慢慢就销声匿迹了。

这是历史上首次记录的脂肪移植报道。其实对于脂肪医美领域的应用而言,除了脂肪移植、吸脂减肥,还包括现在的脂肪干细胞技术。历史上关于吸脂的报道比脂肪移植早了 23 年,也就是在1870 年左右,腹壁皮肤脂肪的切除手术就已经在一些医师手上实施了。

不管是公认的第一次脂肪移植还是第一次吸脂减肥,两者的方式相较于现在都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粗暴”。

但两者目的不同,脂肪移植是为了解决美学缺陷或者生理缺陷,而吸脂则是为了减肥塑形。虽然技术有所欠缺,结果也有很大不确定性,也曾经因为再吸收率和油性囊肿问题被按下过暂停键,但庆幸的是脂肪医美在百年摸爬滚打中还是找到了突破口。

1972 年,美国一对医生费舍尔(Fischer)父子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抽吸设备“Cellusuctiotome”,比较安全的现代抽脂技术算是真正意义上开始了。

由一个负压吸引器以及抽脂手柄构成,手柄上连接抽脂针。抽脂针内部设计有刀头,脂肪被负压吸入抽脂针,同时刀头旋转剪碎组织,脂肪被快速吸出。

早期的吸脂手术被称为“干性吸脂术”,出血量大。1982 年,法国的外科医生伊夫·杰拉德·伊卢兹(Yves Gerard Illouz)对费舍尔父子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他在抽脂之前往皮下组织脂肪层注射一定量的膨胀液,内含生理盐水和透明质酸钠,使脂肪细胞肿胀、破裂,然后再使用费舍尔父子发明的针头进行抽吸。这个方法称为“湿性吸脂术”,获得了成功,被全世界医生所接受。

1987 年,上述方法得到进一步改进。为了改变吸脂手术必须进行的全身麻醉,美国皮肤科医生杰弗里·阿兰·克莱因(Jeffrey Alan Klein)往膨胀液中加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和肾上腺素(收缩血管)进行局部麻醉,可以让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出血量也大为降低。

技术永远在向前发展,聪明的医生们陆续发明了不同的抽脂技术,例如超声吸脂术、激光辅助吸脂术、水动力吸脂术、冷冻溶脂技术、射频溶脂技术。

而中国的第一台抽脂减肥手术是 1987 年在济南由周兴亮教授主刀完成的。当时他为一位女士做巨乳缩小手术,发现她腹部也很胖,在患者同意下,医生们小心翼翼地从她的腹部抽出 500ml 脂肪。

以现在的眼光看,500ml 相对于动辄数千毫升的抽脂手术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开启了中国整形界抽脂减肥的先河。

日渐流行的脂肪医美

你可能永远想不到女性为了变美能付出什么。女性对美的追求可以从 6000 年前的古埃及说起。那时的古埃及皇室女性几乎集齐了化妆品套装:口红、眼线笔、面霜、染发剂、香水等可以说一应俱全。但在那个时代这些化妆品的成分大多有毒,人们却一无所知,轻则中毒,重则死亡。

在关于中国美容文化的记载中,其萌芽在公元前 1300 多年的商周时期。“燕脂,起自纣。”“燕脂”即后来的“胭脂”,也就是说胭脂从商纣时期就已经有了。

在现代,随着整形行业的兴起,很多女性纷纷加入整形大军。但由于早期求美者对许多产品没有正确的认知,盲从性高,再加上缺乏科学的行业监管,商家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导致较多医疗事故的发生。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生水平的提高、监管制度的完善、信息传播的便捷,整形美容行业从野蛮、浮躁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沉淀期,求美者从早期的盲从变得更加理性,可选择范围也大大拓宽。她们更希望寻求一种无后顾之忧,安全健康的变美方式。

而现代整形手段中,脂肪医美独有的特性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首先,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后的效果不会像其他填充物那样有边界感且看起来很假。而且其他外源性填充物会产生排异反应,源于自体的脂肪填充却完全不用担心这点。

脂肪医美最大的优势是吸脂减肥和塑身一举两得,而且不会轻易反弹。人体成年后脂肪细胞的数量一般维持在 300 亿个左右(个体会有差异),而吸脂是通过手术方法有针对性地减少脂肪细胞数量。只要手术进行的比较恰当,就可以保证塑形效果的长期性。即使求美者在术后全身又有进一步的发胖,即身体的脂肪细胞进一步肥大,更确切地说是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滴液变大,但因为这个部位的脂肪细胞的数目减少了,所以它在同比例肥大后的总体积也不会很夸张。

尽管如此,吸脂术后还是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适当增强体育锻炼,享受自然健康的美好生活。

对于脂肪的感觉,大多数女生会相当抵触,认为脂肪就是影响自己身材的罪魁祸首,但在我们整形医生眼里脂肪是十分珍贵的。脂肪又可以称为青春的宝藏、美丽的金矿。

整形医生都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女孩为了变瘦让医生大量吸脂,恨不得一点脂肪都不留。然而这样吸脂后会出现各种凹凸不平,肌肉外显,别说美观了,甚至会影响到走路等正常功能。

看到这种情况,常常深感痛心,脂肪全被糟蹋了,修复也需要从多个地方寻找脂肪,如果脂肪真的不够,那将会成为女生一生的“噩梦”。

最后的话:

脂肪医美技术在整形美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在脂肪移植领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完善,脂肪移植的成功率和效果将进一步提高。与光电美容、注射美容的结合,脂肪医美更加完善,效果会更明显。

但在此也要提醒求美者,脂肪医疗的本质属于医疗行为,要严格遵循标准进行。求美者们选择脂肪医美一定要到正规的机构,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这样才能获得安全、自然、安心的美。

《脂肪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王影,北京大学学士、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如今,我们迈进了一个集体“憎恶”脂肪的时代,人人闻之色变,个个避而远之。这种对脂肪的排斥心态造成了社会对纤瘦美的追求。

为了减少脂肪,人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全然忘记了脂肪对人类最本真的意义——赋予和维持生命。这是一部关于脂肪的科普读物,基于人文历史、生物化学、生理学、整形美容、干细胞和基因编辑等话题,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故事、风趣的语言介绍了脂肪的化学组成、细胞结构、生物学原理、遗传机制及古今中外的文化审美,揭示了肥胖的科学原理和减肥的底层逻辑,包罗万象,不一而足。

阅读后,你可在零基础下了解肥胖症的发生机制,学习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地减肥。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脂肪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和脂肪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为苦于肥胖烦恼的广大读者指明了方向。希望你能从本书中认识脂肪的本相,认知脂肪的宝贵,不再对脂肪有过度的恐惧和憎恶,科学看待脂肪。

策划制作

来源丨图书《脂肪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丨王影 北京大学学士、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审核丨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