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0.8°C-13.8°C
纽币 : 人民币=4.4378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19天前 来源: 新浪娱乐 - 孤烟的围脖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周星驰出品的短剧《金猪玉叶》宣布延期后,最终确定6月2日上线和网友见面。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1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2

播出平台在5月28日、5月29日两天举办提前看片,定向邀请了一部分观众放映了前三集为短剧预热。

相信所有人都很好奇,星爷入局短剧,作为“九五二七剧场”厂牌的第一部作品,品质到底如何?那就先看下口碑。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3

微博上几乎看不到点评的内容,截至发稿豆瓣上有近60条,看了下IP基本都在北京,应该是去过看片会后给出的评价。

翻了几页,一边倒的好评。任何一部作品,全都是好评没有差评本身就很奇怪了,重点是这些好评看上去就像是一本正经的宣传文案,不太像是正常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剧后的有感而发,而是带着任务、努力措辞的结果。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4

比如那句“宏大的情怀,短剧市场的一股清流”,以及“深刻的家国情怀,期待正片能带来更多惊喜!”,很想对这位网友说一句,拜托,你看的是短剧不是电影,你看的前三集不就是正片了吗?你以为看的是预告?

而下面有网友道出了这其中的门道。他写的是“被选上参加了限量放映”,看到这就明确了,和当下电影宣发普遍流行找观影团组织免费观影,然后打好评为口碑造势一样,《金猪玉叶》应该也是和观影团合作,通过抽签摇号的方式从报名的网友里选择一部分人参加放映会。这样的活动我也经常参加,负责人都会给大家派任务,往往是要求固定字数的好评,在豆瓣和微博上打四星到五星等等,因为《金猪玉叶》还没上映,在豆瓣上没有办法选择“看过”打分,于是就只能要求选择“想看”并写下评语。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5

当然,毕竟是参加了活动,适当的吹捧还能忍,但评论中有不少显然是在无脑尬吹。特别是吹制作的,有网友直接写的是“影视剧的制作”,这就有点过分了。

毕竟,这种话,连监制易小星都没底气说。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6

有视频为证。感兴趣的可以找一下星爷经纪人陈震宇转发的一条内容,在看片会的交流中,主持人问他是不是“这次拍摄的规格以及创作过程,真的是按电影的路子来做的吗?”,易小星连忙否认,他的原话是:“当然那只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这样一个短剧按照电影的工业水准来制作呢?但其实我们的主创人员原都是电影人,电影的后期和前期筹备都是按照电影的要求去做的。但实际上因为我们拍摄的时间很短,预算也是一个短剧的预算。”接着后面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因为钱少,所以找演员都是靠刷脸,没给钱等等。

虽然还没看过片子,但通过易小星的描述都可以确定,不能对《金猪玉叶》的制作水平有一点期待。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7

理性一点吧,《金猪玉叶》4月12日开机,4月25日杀青,一共只拍了13天。不要只想着一集5分钟,要知道24集加起来,是120分钟一部大电影的片长,目前但凡对品质有点要求,用拍电影的设备创作,哪怕是横店全程棚拍的网大,差不多也要2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拍完。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8

再举个更明显的例子。星爷口碑扑街的《新喜剧之王》,只拍了不到一个月,按照电影规格完成拍摄,用的是当时索尼最高端的摄影机CineAltaV,结果呢?不说内容,置景、美术、镜头的运用都潦草到几乎没法看。

如果《金猪玉叶》是竖屏短剧,想都不用想,可能置景和美术直接都省掉了,和当下流行的那些狗血短剧同一水准线吧!

这也再次印证了导演高群书前几天表达的那个观点。任何电影做首映礼,第一轮口碑真的都不能信,要不然是圈内好友,喜不喜欢都得吹点彩虹屁,要不然就是观影团找来的网友,按照要求得写一段好评。至于《金猪玉叶》最好的结果,是比当下那些短剧有内涵一点、有情怀一点,但是和周星驰的电影比?还是算了吧!

不过,平心而论,不管《金猪玉叶》好不好看我还是会支持。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9

当然不是支持星爷,坦白讲,所有支持星爷的想法都是自作多情。星爷只是挂名出品人,他不监制、不导演、不出演,除了资本层面,内容和他有一丁点儿关系吗?

要说有关系,最多也就是用了一些《回魂夜》等电影的桥段吧,得到了他的授权。

那为什么还要支持?

固有的电影、电视发展这么多年,是时候由短剧打破壁垒,给观众来点新花样了。这对影视背后的资本方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但站在观众立场则喜闻乐见,你们越卷越好,只有卷起来,才能催生出好作品。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10

但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短剧都是垃圾。不但制作粗制滥造,还清一色的搞性别和阶级对立,用狗血剧情博眼球、引流量,妥妥的精神鸦片。《金猪玉叶》挂了周星驰的名字,再怎么说他应该也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

因此,就像易小星说的那样,《金猪玉叶》达不到电影的水准,但只要比当下的那些短剧好那么一点点,再加上星爷带来的情怀分,够了。

更何况,从目前的消息来看,《金猪玉叶》看!全!集!不!要!钱!

免费!不要钱啊!要啥自行车?这和买票坐电影院里看一场100分钟的烂片还不同,5分钟一集不吃亏不上当,不好看滑下一条视频就好了。

再者,如果说短剧的兴起是打破了影视的壁垒,那么周星驰入局,则是给当下短剧的怪圈破局。

短剧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一套怪圈,拍摄成本10万,上线后投流花了1000万,然后吸引网友付费观看最终受益1100万,最终出品方盈利不到100万。1000万的投流费用,都被平台赚去了。

如此low的制作、这么low的玩法,难怪电影人会嗤之以鼻。目前来看,影视行业鄙视链的最后一环是交棒给短剧了,拍院线电影的导演已经有部分屈尊去拍网大,但他们一般不会碰短剧。张艺谋、王家卫、陈凯歌拿着单反相机拍网红,这样的画面你敢想?

周星驰《金猪玉叶》刷好评翻车,13天拍完24集,易小星承认预算不够 - 11

大咖的稀缺,显然让周星驰有了更多议价权,《金猪玉叶》显然不是常规短剧的那一套玩法,从看片会的背景板能够看到,短视频平台既是播出方也是出品方,这次相当于自产自销,周星驰虽然挂名出品人,但13天拍摄完成的短剧成本很低,应该用不着他出钱,坐收渔人之利罢了。

这样的商业逻辑是不是有点熟悉?想当初“优爱腾”三大长视频平台,最初是采购版权、分账点播,后面就开始自己出品、拍摄、播出,商业逻辑基本一样。时至今日,无论是“爱”系的迷雾剧场,还是“腾”系的X剧场,都开始铆足劲打造精品,拍出来的东西确实都很好看。

短视频平台也差不多,不止一家,当《金猪玉叶》的出品平台打通了这条路径,用这样的模式拍摄品质好一点的短剧又实现盈利之后,相信其他平台也会跟进效仿。有更多的电影人进来,才有可能拍出好作品。

到那时,组织网友打好评时再吹制作,就不会显得那么假了。

发布于:广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