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4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329

澳洲学生漫话来华“取经”路:甘作独行客

2017-03-20 来源: 环球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近年来前往澳洲的中国学生数量井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澳洲学生也踏上中国国土,开启来华“取经”路。

上路:甘作独行客

“我是大学里第一个来中国学习的。”Chelsea Jacka告诉记者。她更愿意别人喊她“诗意”的中文名:秋夕。秋夕出生于澳洲图文巴的一个小镇。“没有太多中国人,大家对中国也不了解。”当初选择来中国读书时,家人朋友都“瞪大了眼睛”。

秋夕所在的南昆士兰大学2010年与中国杭州的一所学校交流,选拔一名澳洲学生去中国交换。“周围同学不愿走出去,但我想试试。”

秋夕最后得到了骨子里同样有着“探索精神”的父亲默许。“父亲告诉我,要遵从内心想法。”于是,秋夕只身前往她眼中“略带神秘”的东方国度,开始了她的来华“取经”路。

澳洲学生漫话来华“取经”路:甘作独行客 - 1

当Sam Hunt决定来中国学习时,父母朋友起初也略感惊讶。他坦言,这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选择”,“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渐大,我很想去看看。”

解释完原因后,父母朋友的支持态度让Sam非常感动。“他们认为我会学到很多,这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路上:且行且珍惜

Emily Rose已经是第二次来华。去年她成功申请澳洲政府的“新科伦坡计划”奖学金前往清华大学学习中文。但回想起申请经历,她直呼:“这是我人生中最紧张的时刻!我当时喝了两瓶多水!”

“新科伦坡计划”是澳洲政府2014年推出的资助本土学生赴亚洲留学项目。作为第二批赴中国留学的资助学生,Emily坦言申请竞争“相当激烈”。“每所大学至多推荐10名学生,我所在的墨尔本大学就有几百人申请,最终只录取四人,而我很幸运成为唯一一名来中国的学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更让她珍惜的是在中国的种种“感动”。春节期间她和朋友回乡过年,除夕在四川彝族的一个村寨中,乡亲们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她唱歌时,乡亲们虽听不懂,但全程一直鼓掌叫好。

“中文”和“学业”是秋夕留学生活中的最大收获。初来杭州时,秋夕是全校唯一的外国人。“同学们都讲中文,我就强迫自己学中文。虽然辛苦,但现在我听力口语都很棒!”

之后秋夕选择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她说,近年来她家乡与中国的贸易逐渐增多,对中国的了解也多了,于是她选择“中澳地方政府交流演变”作为研究课题。

调研后秋夕发现两国地方政府间交往越来越朝向多样化发展。“两国地方政府层面的交流很重要,这样的趋势能够真正惠及两国人民。”

前路:漫漫有归期

Sam由悉尼麦考瑞大学派往中国学习,同时负责该大学对华事务。“虽然留学生数量巨大,但两国民众对彼此的了解还有待提升。”

Sam把自己比作“桥梁”,一方面了解中国,另一方面又向中国宣传大学、澳洲。边工作边读书的他“很忙很充实”。

一学期后Sam将会前往悉尼述职。对于今后的道路他已规划好:将会作为麦考瑞大学代表常驻中国。“教育是我想从事的事业,加强两国沟通必须靠教育,让年轻人加深了解。”

澳洲学生漫话来华“取经”路:甘作独行客 - 2

(图片来源:网络)

硕士课程结束后,秋夕认为自己的中文水平还可以再提高,决定留下来继续学习。她告诉记者,自己想留在中国。随着家乡小镇越来越开放,她也很想在学成后告诉家乡孩子,遵从内心想法,来中国走一走。

谈及半年后即将学满回国,Emily直言“已经开始不舍离开了。”澳洲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动中文进课堂,她曾经任教过的国际学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汉语。“两国人文交流的首要因素是人的流动,所以我一定会推荐青年人来中国,实地体验十分难得。”

Emily还欣喜地告诉记者,她男朋友也是“汉语通”。“花好月圆后,我们想来中国工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roczhang88 2017-03-20 回复
中国才是世界的未来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