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5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001

在日本要想不受骗,需要记住这三条(组图)

2017-09-17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日本这些年来有很多骗子横行,最近最多的要算“是我!是我”诈骗事件,其手法多是打电话给一些独居老人等。日经中文网15日文章称,在日本,亲情远没有中国那么浓密,儿孙有时很多年都不去看父母或祖父母,老人们甚至对儿孙的声音都不那么熟悉了,听说儿孙因无钱受困,焦急万分,马上汇出巨款。

文章称,据日本警察厅统计,2016年日本这类欺诈事件多达5,737件,骗走金额达166亿日元(约合9.8亿元人民币)。在日中国人和华人也经常因为“金元宝诈骗”经常上当,骗子们屡试不爽。

文章全文如下:

日本这些年来有很多骗子横行,最近最多的要算“是我!是我”诈骗事件,其手法多是打电话给一些独居老人等,骗子在电话里说:“是我!是我!我因为XX事情急需一笔钱,要汇到我的账户!”有的骗子自称是老人的儿子,有的自称是孙子,而在日本,亲情远没有中国那么浓密,儿孙有时很多年都不去看父母或祖父母,老人们甚至对儿孙的声音都不那么熟悉了,一听是儿子或孙子打电话来,一方面受宠若惊,一方面听说儿孙因无钱受困,焦急万分,马上汇出巨款,或把巨款交给自称是儿子“同事”等的取款者。骗子们屡试不爽,据日本警察厅统计,2016年日本这类欺诈事件多达5,737件,骗走金额达166亿日元(约合9.8亿元人民币)。

而在日中国人等在此类诈骗中基本上是不上当的,一方面是由于在日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比全体日本人年轻的多,在日中国人人口在年龄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向,也就是说,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亲情浓密,很少出现由于离开太久连亲人的声音都辨别不出来的现象,因此这种诈骗中在在日中国人及华人中几乎是不灵的。

在日本要想不受骗,需要记住这三条(组图) - 1
资料图@视觉中国

但是在日中国人和华人在另一种类型的诈骗中却经常上当,骗子们屡试不爽。这种诈骗方法可以称为“金元宝诈骗”,其具体方法是:

有自称在建筑工地打工者的中国人, 找到一些在日中国人或华人,并称是在某某朋友的介绍之下而来,有时他说的人你还真认识。他们也给我打过电话,不知道是从哪里弄去的我的电话号码。 他们一般是说,他们是从中国来日本打工的,在建筑工地工作,有那么一天在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一些“金元宝”、“金佛”、“银元”等,苦于不知是真是假,自己日语又不灵,也不知道可不可以带出海关,拿着这些东西不知如何处理?你们在日本生活得时间长,见识广,请帮帮忙。他们有时还说发现了遗书,那遗书古色古香,上面的墨迹也流畅、古雅,遗书上写着自己逢战乱避难,财物随身携带不便,所以留下这些财物随罐埋入地下,而那些所谓的“金元宝”等看上去也古旧不堪, 遗书上有时还写着如有发现者请用这笔财富去救济穷人云云。

当然不会有人马上相信他们的话,当人们追问真假时,来者做出稀里糊涂,懵懵懂懂的样子, 他们往往会说:我们拿不准,再不我先从“金元宝”上拉下一小块儿,你帮我去找明白人去鉴定鉴定?然后装模作样用锯子在事先准备好的一块真金上拉下一小块儿给对方,他们所要骗的人有的会拿着这一小块金块去金店鉴定,竟然都是21K金!

于是被骗的人往往兴奋不已,为这一袋子“金子”估价,要求购买骗子手里的“金元宝”和“古董”。当然骗子们所要价格远远低于一袋子金子的价格,等骗子们不知了去向,受骗者再去鉴定那些“金元宝”和“古董”,竟是一堆废铜烂铁。

2010年7月22日,由于很多在日中国人和华人受骗,他们成立了“金元宝诈骗案受害者同盟”,成立后接到来自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数十个电话,诉说各自接到骗子电话的经历。其中有11人被骗走金钱,受害总额达数千万,而据日本警方调查,2006年到2013年,在日本全国16都道府县有30多人遇到同样手法的欺骗,受害总额达1亿7000万日元(约合1004.6万元人民币)。

据调查,受骗者基本上是在日中国人和华人。

虽然包括中国大使馆在内,官方和民间团体反复呼吁不要在“金元宝诈骗”中上当,但是受骗的中国人还是不绝如缕,2015年还有一位经营饭店的中国人给笔者打电话,说遇到“金元宝诈骗”,被骗走了100多万日元,还有一位中国经营者兴奋不已地打电话给笔者,告诉笔者他遇到了得到大批“金元宝”机会,将去某车站和“金元宝”持有者会面,并和笔者讨论如何使用这笔“飞来横财”,笔者向他说明真相后他才恍然大悟。

而今年,又出现了同样的诈骗事件,日本东京警视厅7月11日宣布,因涉嫌金元宝诈骗,欲贩卖伪造金块,将两名住址、职业不明的中国人逮捕,据东京警视厅新宿警察署透露,两人在6月23日至7月10日,对东京都内的饮食店的一名女性经营者说:我们在建筑工地挖到了黄金制品和金元宝。他们试图把金属制佛像和所谓的“金元宝”用400万日元(约合23.6万元人民币)卖给这位女性经营者。

为了骗取这位经营者的信任,他们说这是纯金制品,并去厕所用锯从事先准备好的金片上锯下一小块,让女经营者去金店鉴定。

在警方询问是从何处得到这些伪造黄金制品时两人供述:“金元宝”是每个700日元买的;佛像是花3000日元买的。

为什么这样拙劣的骗局能使许多在日中国人和华人上当受骗?怎样才能防止这种骗局和类似的骗局?笔者觉得记住以下三条,一定管用。

第一,记住人的智商在判断一个普通的问题上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不要以为自称什么都不懂的人会傻到哪里去。在遇到可能发财的事情上,谁也不会把到手的钱随便让给别人,不懂的时候他们也会到处询问,而在“金元宝诈骗”事件中,在日华人和中国人基本上是被骗子们土气的穿着、蹩脚的普通话和一副无知的面孔所欺骗,可能以为对方比自己的智力水平低,见识窄,因此上当。

基本上来说,在待人处事时,在智力上高估对方一般不会有错,在没有遇到坏人时,也会显得很谦虚,让人容易接触;在遇到骗子时,则会十分谨慎,反复思考,比如遇到“金元宝诈骗”,就会想:这个看起来挺聪明的人怎么会做如此傻事?

第二,在现代社会,“一夜暴富”的事几乎没有。现代社会是经济和商业都高度成熟的社会,哪里能赚到钱,都有许多人反反复复琢磨和研究,不经过循序渐进的艰苦努力,不可能赚到很多钱。前些日子中国掀起“古董热”,一件古董到拍卖会上可以卖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当时有许多在日中国人跟风而上,虽然没有鉴定古董的知识,但是在日本的古董市场购入大量所谓“古董”,希望以多取胜,能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古董”中“捡漏”,得到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结果堆了满屋子的瓶瓶罐罐,占据大量宝贵空间,一件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

其实鉴定古董是一项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刻苦专研才能掌握的专业知识,甚至只看书、学习,无论怎样刻苦,也是学不会的。不亲自经历和接触大量真品与伪物,是无法掌握鉴定技术的,甚至许多考古学家都公开声明自己是研究家而不是鉴定家,不会鉴定真伪,因为考古学家大都以出土的真文物为研究对象,一般没有对现代仿品进行真伪鉴定的任务,难以鉴定现在无奇不有,极尽所能的仿古产品。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就想在古董拍卖中“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其他的领域也是如此,即使有所谓“一夜暴富”的人,绝大多数也是经过多年学习和磨练而产生出一种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水到渠成”。像买彩票那种事情,在日本,头彩中彩率一般是1千万分之一左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某事情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时,就会把这种事情当做不会发生的事情,何况千万分之一!因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为了积累财富在某一方面的事业中作出坚实的努力是最重要的。

第三,有些看起来是所谓“千载难逢”,可以令人“一夜暴富”的事情,往往是涉嫌违法的。比如说中国人常用“捡了一个皮夹子(捡到钱包)”来形容得到意外之财,但是在日本,无论是捡到钱包还是在土地挖到金钱或古董等,不马上上交警察都会涉嫌违法。

根据日本民法第241条中有关“埋藏物的发现”的规定:“埋藏物适用于《遗失物法》,在公布6个月以内,无法判明所有者时,归发现者所有,但是在他人的所有物中发现的埋藏物,归发现者和这一他人均等分配。”

而《遗失物法》第二章第一节“拾得者的义务”第四条规定:“拾得者必须迅速将拾得的物件返还遗失者或上交警察署长。”

而在遇到“金元宝诈骗”等事情时,即使不知对方所持之物是真是假,依照上述法律,如果他们没把所发现的埋藏物首先迅速交公,他们的行为会涉嫌违法。

因此在日本如果想不被类似“金元宝诈骗”的骗子欺骗,记住以上三条,一定管用,也就是:不轻易断定别人比自己笨,克服“一夜暴富”的幻想并以日本的法律衡量所遇到的事是否合法。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相关新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annie最爱吃泡芙 2017-09-17 回复
台湾人!
草青1988 2017-09-17 回复
中国人骗中国人,地球任何角落都一样
木子亲倪 2017-09-17 回复
国内以前用过这招,我就遇到过,这帮民工还让你看他们的身份证
Wendy-6 2017-09-17 回复
日本这些年来有很多骗子横行,最近最多的要算“是我!是我”诈骗事件,其手法多是打电话给一些独居老人等。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