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竟有这样的“隐秘群体” 她们为何终身不嫁?(组图)
2003年11月,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她们年纪轻轻就盘起女儿发,清心寡欲,吃斋拜佛,终身不嫁。这是一个隐秘的群体,她们将自己孱弱的身影,隐在了现代建筑夹缝中的青石小街里。在肇庆的踏脚巷,走近她们后,才懂得,在中国,有一代人,曾经有另一种生活,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意味着一个家,有些房子里,只住着一个人,她不曾享受婚姻,不曾享受人们追求的天伦之乐。图为夏姑婆正在做饭,传统的土灶、麻梗、小油灯,一个人的日子如此简单,她的好手艺谁能知晓?(图源:VCG)
自梳女也称妈姐或姑婆,死后称净女,是古代中国女性文化的一种。图为一位去世的自淑女遗像,古老的斋堂一直陪伴着自梳女们最后的日子,诉说一段尘封的往事。(图源:VCG)
中国古代封建礼法严苛,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这就是自梳女的雏形。图为六姑婆习惯了一个人去巷口的斋堂看看,风雨无阻。(图源:VCG)
中国明代中后期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自梳的习俗在封建礼法的压迫下,得以相沿300余年,在晚清至民国前期达于高潮,直至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战乱的影响而渐趋消歇。图为孤独的身影在小巷飘过,如一幅陈年老照片。(图源:VCG)
过去“自梳”具有特定的仪式,先由村中族人选择吉日吉时,良辰吉日一到,便请村里德高望重的婶母、伯娘主持祭祖,然后举行“梳髻”仪式,自梳女将自己的辫子挽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仪式当日,还要摆上几桌酒席,请亲朋聚会,以示公众。图为过春节了,勤劳的自梳女们将斋堂布置一新。(图源:VCG)
自梳女一旦辫子梳起就不得反悔,日后如有不轨行为,就会为乡党所不容,会遭到酷刑毒打,被装入猪笼投河溺死。死后,其父母不得收尸葬殓,由自梳女们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无自梳女,便被抛入河中随水流去。图为自梳女们常会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想当年。(图源:VCG)
自梳了就意味着不能结婚,年迈时需要别人的子女照顾,当时有人担心老公不好,会挨打挨骂,所以干脆不结婚,有人觉得结了婚,还要带小孩,不自由,也有人认为,不结婚很自由,很独立,和很多姐妹们在一起很开心,而且她们又有钱,不依靠任何人,还有人因为家里有弟妹,如果弟妹要结婚,但你还没有中意的人,你就必须自梳,否则,其他弟妹就不能结婚。图为在巷子里晒太阳的夏姑婆,昔对比,夏姑婆语气里总有些怅然和羡慕。(图源:VCG)
有人认为,自梳女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命运,可以想见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是怎样的卑微,她们中大多数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图为八十六岁的玄姑婆象小姑娘一样爱打扮。(图源:VCG)
自梳女都有一手编织好活,这是她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图源:VCG)
自梳女自己垒起炉灶来聚餐。(图源:VCG)
自梳女们古旧低矮的房子夹在高高的塔和楼群中。(图源:VCG)
六十多年前的六姑婆,曾经如此美丽。(图源:VCG)
自梳女们如一个个隐者,将自己孱弱的身影,隐在了青石小街里。(图源:VCG)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沧桑,夏姑婆的眼里时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图源:VCG)
2011年的一次调研显示,明确登记在册的自梳女不足50人,年龄在85岁到90岁之间。(图源:VCG)
覃姑婆喜欢热闹,下雨天也爱串门。(图源: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