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203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2018-01-23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

核心观点:

在17年“两会”上,中央政府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从此湾区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级别战略。随后,浙江和上海也在积极筹划和布局构建上海杭州湾区(上海同城都市圈),上海杭州湾区有望成为第二个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大湾区。我们在这篇报告中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为什么我们更看好上海杭州大湾区。

从美国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湾区经济发展过程演变的比较分析来看,两个地球起点类似,且洛杉矶湾区优势更为明显,但70年代以来旧金山湾区比洛杉矶湾区发展更好、更快,这种发展差异主要得益于旧金山湾区抓住了产业升级趋势,而洛杉矶则不顾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一直试图重振其制造业的辉煌。

从粤港澳和上海杭州湾两大湾区的经济政治现状以及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我们认为最高领导层履职过的上海同城都市圈拥有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而且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占优,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综合来看,上海同城都市圈更加占优。

湾区经济最重要的是其空间协同能力,我们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数据来实证研究上海同城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内协同能力,实证结果表明:1)上海同城圈产业分布更加全面,粤港湾大湾区中大陆城市制造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产业间的协同配合较少,香港与澳门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割裂较为明显;2)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和上海同城都市圈中,上海同城都市圈的区域内城市间差距是最小的,而且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缩小,其缩减速度也是最快的;3)上海同城都市圈能够通过空间集聚实现经济协同;而环首都城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集聚更多带来的是经济竞争与资源争夺;4)上海同城都市圈区域内,城市之间互补效应更加明显,苏南及浙东北区域内部协同性强于珠三角经济区,制度差异、市场分割限制了粤港澳的互补协同;5)上海同城都市圈区域内,经济辐射随空间距离拉长而衰减的速度更慢,城市收入水平对空间距离较近地区收入的弹性更大。

以上海提出同城圈规划为契机,互联互通建设将极大缩短周边地市与上海通勤时间。若上海能成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结合上海人口净流出现状及人口红线政策,将产生类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效果(同城圈其他城市人口近年均为净流入状态)。

01,大湾区经济:中国全新的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若干个海湾、港湾及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基于湾区地理位置所衍生出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这是一种区域经济的高级发展形态。海湾经济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沿海的湾区通常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气候和温度适宜,方便人口、产业集聚成现代都市圈;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贸易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沿海湾区的港口优势保证了自航海时代以来的全球经济互通有无的运输需求。现代经济的发展以人口、资源、产业大聚集的现代都市构成有机体,少数的超大型和大型城市贡献了相当大比例的经济总量:2015年,全球GDP排名前30的城市占全球GDP比重达到17%的惊人比例,经济的聚集程度惊人,而在这30个城市中,大部分都是沿海的城市。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2

大湾区经济融合海湾的天然优势与现代城市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聚和溢出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高级发展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国际金融中心、交通中心、贸易中心和消费中心,被称为“产业湾区”典范的东京湾区;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枢,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联合国总部大楼的所在地,世界金融的心脏华尔街和全美企业总部聚集、被称为“金融湾区”典范的纽约湾区;以环境优美、科技发达着称,拥有全球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云集的硅谷,谷歌、苹果、Facebook等全球知名互联网巨头和特斯拉等高科技企业全球总部聚集,被称为“科技湾区”典范的旧金山湾区。

在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从此湾区经济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级别。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外,浙江和上海也在积极筹划、协调和布局构建W型双湾区,上海杭州湾区有望成为第二个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大湾区。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3

注意,本报告描述的上海同城圈和上海杭州湾属于同义,因目前没有国家官方的上海杭州湾划定区域表述,我们参考上海2017-2035年规划划定的江浙沪11市(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来考察。

02湾区经济优势案例比较:旧金山VS洛杉矶

旧金山大湾区和大洛杉矶地区皆为加州着名的湾区,旧金山大湾区位于北加州,大洛杉矶地区则在南加州,二者皆邻山靠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经济发达。在20世纪70年代,两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人均收入均在5000美元左右;而且两个地方均以制造业为主,在税率方面也相同。与旧金山湾区相比,洛杉矶湾区更具优势:洛杉矶港码头水深17.1 - 18.2 米,旧金山港码头11-12.2米,而且洛杉矶的人口也比旧金山要多,此外洛杉矶抓住二战时期国防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政府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从70年代开始,尤其是从80年代之后,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却明显加快,而洛杉矶湾区的发展与旧金山相比明显放缓,在人均收入、工资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体现。

70年代以来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湾区的发展差异主要得益于旧金山湾区抓住了产业升级趋势,而洛杉矶则不顾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一直试图重振其制造业的辉煌。旧金山湾区通过硅谷集聚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IT、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孕育了苹果、谷歌、Facebook等科技企业,目前人均收入是洛杉矶地区的1.5倍,房价也远超大洛杉矶地区。两个湾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体现了两个地区发展理念选择的不同:南加州政府联合会向制造业释放土地供给、试图重振制造业,并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坚持粗放发展,试图重振制造业的辉煌。而旧金山湾区则自视为创新中心及新经济的引领者,致力于培育世界领先的高科技区域,并重视区域内住房和交通成本等问题。最后,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旧金山湾区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将洛杉矶湾区甩在了身后,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行业发展的世界核心。

我们讲旧金山湾和大洛杉矶的案例,并非是指所有湾区都要走向类似旧金山的发展模式,而是旧金山湾区和大洛杉矶地理条件接近,利用湾区条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对世界其他湾区经济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4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5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6

03 中国两大潜力湾区现状比较

为了回答粤港澳大湾区与上海同城都市圈,谁更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四大湾区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分析了两大湾区的经济现状以及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比较二者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通过我们的比较,我们认为上海同城都市圈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占优,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1.  两大湾区的政治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均已是国家战略级别湾区建设区域,我们认为上海杭州湾很有可能接力进入国家湾区建设战略序列。实际上早在2003年(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就提出了《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可以认为这是上海杭州湾的雏形。未来的湾区将以上海为领头及中心,而最新一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还有长期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或市长的韩书记。目前的上海市委书记此前先后担任过浙江省长和江苏省委书记,预计这会对于协调上海杭州湾区相关各省市齐心协力发展大湾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粤港澳大湾区由于涉及到港澳地区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整体上政治资源的调动更加难以协调。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7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国社科院-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发布的《2017-201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上海同城化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各有8个城市在前200名。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过去十多年上海同城化都市圈实际经济增速快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也使得上海同城化都市圈经济总规模从2009年开始已超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规模,无论是从经济增速还是经济总量来看,上海同城化都市圈表现均更佳。

2.   两大湾区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比较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由优秀的企业来驱动的。我们从成熟到朝阳分三个层次考察不同区域的企业实力及创新力比较。

前文表1中我们梳理比较了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以及粤港澳湾区和上海环杭州湾各个指标情况,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中,粤港澳大湾区占15席,上海杭州湾占13席,差距不大。

从以上市公司代表的优秀企业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上市公司市值,上海同城圈均高于粤港湾大湾区。若考虑港股的话,由于香港本地上市公司的原因,粤港湾大湾区表现则明显好于上海同城圈。粤港澳大湾区共有510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9.81万亿元;上海同城圈有841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11.78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有39家美股上市公司,市值2.20万亿元;上海同城圈有31家美股上市公司,市值3.54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有1476家港股上市公司,市值18.71万亿元(其中香港企业1344家、市值13.7万亿);上海同城圈有109家港股上市公司,市值1.34万亿元。

从企业创新的能力来看,粤港湾大湾区以及上海同城圈近几年在专利上都有明显进步(下图中的绝对比较意义不大,因口径不同,香港专利体系与内地专利体系并列,有较多重复计算),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有趣的是,我们参考并梳理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发现,以代表新兴经济的独角兽企业为例,在上海同城圈中的上海和杭州有大量的独角兽企业,而粤港湾大湾区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其他城市分布较少。也即上海同城都市圈的企业创新能力并不弱于粤港澳大湾区。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8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9

04历史协同能力:上海同城圈明显优于粤港湾大湾区

如果不发生重要变革,历史可能是未来的镜子。

1.   区域产业结构协同:上海同城圈>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经济并不是湾区内的各个城市经济的简单相加,更重要的是各城市经济之间的协同、互补和溢出效应产生的正向拉动作用,实现1+1>2的效果。

从产业结构来看,上海同城圈产业分布更加全面,制造业占比最高(国情属性),但建筑、批发零售、商务服务和交运仓储也均占较大比重,彼此之间能形成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而粤港湾大湾区中的深圳及其他7个大陆城市制造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彼此产业结构较为接近,产业间的协同配合较少,香港与澳门则因为地理位置、历史缘由、制度差别等,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与内陆割裂较为明显。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0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1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2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3

2.   区域内城市差距:上海同城都市圈差距小、差距缩减速度快

从区域内城市间差距来看,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和上海同城都市圈中,上海同城都市圈的区域内城市间差距是最小的,而且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缩小。我们以1991-2016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来测度区域内的城市间差距,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上海同城都市圈;从城市间差距的变化方向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同城都市圈城市差距在缩小,湾区内部城市发展趋于协同;而京津冀地区城市间差距20世纪末加速拉大,21世纪以来没有明显变化。

从区域内城市差距缩减速度来看,上海同城都市圈>粤港澳>京津冀。从1991-2016城市间差距的变化幅度来看,两大湾区内城市间差距降幅均超过45%。2014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差距降幅仅为35.8%,此后两年的降幅主要是源自澳门经济负增长(2016年GDP较2014缩水15.9%),而非广东各市加速追赶。因此整体来看,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差距大于上海同城都市圈,但发展趋同速度仍然相对较慢。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4

3.  集聚协同性:上海同城圈能实现协同,粤港澳湾区更多体现竞争关系

从空间集聚带来的经济协同性来看,上海同城都市圈能够通过空间集聚实现经济协同;而环首都城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集聚更多带来的是经济竞争与资源争夺。

具体来看空间分析结果:我们以1992-2016人均GDP名义增速的相关系数来代表经济协同性,发现上海同城都市圈内城市间距离每缩减100公里,经济协同性提高5个百分点,并且统计显着;若两城同省(江苏或浙江),则可额外获得10.2个百分点的经济协同性;环首都城市圈内城市间距离每缩减100公里,经济协同性降低0.3个百分点统计不显着),若两城同省(河北),则经济协同性降低10.7个百分点(统计不显着);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距离每缩减100公里,经济协同性降低1.2个百分点(统计不显着),若两城同省(广东),则可额外获得3.7个百分点的经济协同性(统计不显着)。环首都圈与粤港澳虽然统计不显着,但可以看出系数方向与上海同城圈相反。

4.  经济互补效应:上海同城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同城都市圈区域内,差距较大的城市之间互补效应更加明显。我们基于1991-2016年人均GDP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表明,上海同城都市圈协同性更强,城市收入水平对区域内经济差距较大地区收入的弹性更大,区域内差距较大城市之间的互补效应更加明显,比粤港澳地区高出26.5%。

就同省但差距较大城市间的正向影响而言,江浙同省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收入差距而形成的互补效应,而广东同省城市之间尽管差距很大,但互补效应并不显着,这说明苏南及浙东北区域内部协同性强于珠三角经济区。

就跨省且差距较大城市间的正向影响而言,上海同城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差异较大,逻辑上港澳地区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互补效应应该强于苏南、上海、浙北之间,但制度差异、市场分割限制了粤港澳的互补协同。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5

5.   城市辐射能力:上海同城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基于人均GDP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同城都市圈区域内,经济辐射随空间距离拉长而衰减的速度更慢,城市收入水平对空间距离较近地区收入的弹性更大。上海同城都市圈跨省经济辐射能力较粤港澳大湾区高出57.7%。前者同城化关系多跨省发生,体现为苏南地区(苏锡常通)、浙东北地区(杭嘉湖绍甬舟)对接上海;后者同城化关系多在省内发生,如广州与佛山、肇庆,深圳与东莞、惠州,珠海与中山、江门。

由于港澳经济能级高,与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粤港澳大湾区的跨省经济协同理论上应该强于上海同城都市圈。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省级行政边界也是要素市场边界、司法规则边界,人口、资金、商品等难以自由流动,上海同城都市圈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内,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明显的制度差异、市场分割限制了粤港澳的协同性。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6

05上海同城都市圈发展规划:政策推动,互联互通先行

 1.   区域经济、城市群发展成为政策推动新模式

十九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十九大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在历史的发展机遇面前,上海提出《上海城市规划2017-2035》,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7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8

2.   城市互联互通先行,释放利好

根据上海都市圈规划,未来上海向南北两个方向将增加陆地及跨海交通建设,从而大大缩减部分城市与上海的通勤时间,假设我们的研究结论被验证,在未来湾区经济得到较好发展的预期下,将带动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或资产价格估值上升。与已知的上海人口净流入负增长、未来人口控制2500万红线的政策相比,同城圈其他城市人口近年均为净流入状态(虽然幅度有差异,参见下图),这一现象类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效果。

以人口净增长为根基,我们认为随着与上海通勤便利度提高及未来湾区经济带动城市发展更均衡,上海向浙江方向尤其湖州、宁波的房价可能受益于此,值得重点关注。具体而言,通过杭州湾二桥、沪甬舟城际铁路等的建设,构建沪甬(舟)廊道将有利于宁波依托优质港口,加强长三角第一深港的交通枢纽地位,从而强化宁波港的发展,并且大大缩短上海至宁波乃至舟山的通勤时间。而湖州地理位置优越,临近上海及太湖,城市风光优美宜人,非常宜居,另一条沪苏湖铁路建设,也将极大缩减湖州至上海通勤时间。从房价涨幅来看,相比其他城市,湖州和宁波涨幅相对不大,湖州更是如此。对标嘉兴样本看,二者在经济增速、人口流入上并不弱于嘉兴。

而随着上海都市圈规划的推动,以后湖州、绍兴、宁波都可以直接对接上海,杭州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下降,上海则可以更好地利用浙江资源,比如港口和湖州绿色生态。但杭州区域枢纽地位的相对下降,也有利于杭州人口、资金等资源聚集于IT等高科技产业,倒逼产业升级。

上海往北方向连接的四个城市中,苏锡常是已知经济发展较好、人口净流入且过去经历过房价上升的三个城市,而南通相对而言人口净流入不明显,但经济增长潜力较高,且上海至南通方向也有相应的城际铁路修建计划,建议适度关注当地房产配置价值。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19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20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21

与粤港澳相比,我们为什么更看好上海杭州湾区? - 22

关键词: 上海杭州湾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