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4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5

美国在朝鲜陷入两大陷阱 中美错失停战最佳机会(组图)

2018-06-12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时隔65年,朝鲜半岛终于迎来了签订终战协定结束战争状态的契机,关于终战协定的各种声音也声嚣尘上,如将中国排除在终战协定之外。朝鲜半岛终战协定真的能将中国排除在外?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来回顾一下停战协定产生的历程。 

美国在朝鲜陷入两大陷阱 中美错失停战最佳机会(组图) - 1

1952年,朝中联合司令部成员邓华、陈赓、彭德怀、朴一禹(朝)、甘泗淇、李贞、王政柱(右起)在朝鲜平壤东北平安南道成川郡合影(图源:VCG) 

中美错失最佳停战机会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谈及朝鲜战争时曾这样评价美国外交:“美国领袖传统上把外交和战略视为两不相干的行动。以美国军方传统的看法,他们先达成一个结果,然后由外交官接手办下去;两者都没有让另一方明白他如何追求其目标。在一场有限战争中,如果军事目标和政治目标没有一开头就同步进行,则经常会有过犹不及的危险。做的过头,允许军方放手作为,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使得对手加剧动作。做得不及,听任外交官主导,则往往谈判战术掩盖了战争的策略,倾向于和解而不了了之。” 

在基辛格看来,美国在朝鲜战争就陷入这两个陷阱,错失了对美国来说最为有利的停战时机,而中国也同样错失了最有利的停战时机。 

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战略目标,从形而上来说是为了对抗共产主义对自由世界的入侵,形而下来说是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而战术目标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其结果就是战术目标的裁量权掌握在了前线将领,也就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手中。 

当美国在仁川登陆,逆转了朝鲜战争局势,一路向北高歌猛进时,对于联合国军应该在何处停下来美国政府从未有明确的指示。此时,美国政府似乎也忘记了,由于自认为并未做好与苏联全面开战的准备,当时美国外交的一大原则即是避免激怒苏联而过早摊牌。最终,麦克阿瑟将中朝边境作为了联合国军向北推进的终点,由此引发中国在苏联支持下的参战,不但使战争时间延长,也使美国丢掉了到手的胜果。基辛格不禁感叹,“竟然在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中,导致了自己子弟将近十五万人的伤亡”。 

美国在朝鲜陷入两大陷阱 中美错失停战最佳机会(组图) - 2

1951年上半年,中国志愿军冒着炮火渡过汉江,又一次光复了汉城,但很快就受制于后勤在美军攻击下不得不后撤(图源:VCG) 

基辛格认为,北纬38度线作为美苏在朝鲜半岛接受日本投降的分界线,是联合国军合理的停战线之一。也就说,在朝鲜半岛恢复战前格局时,联合国军停止北进,此时进行停战谈判,达成协议的几率极高,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就算是在联合国军推进到朝鲜半岛窄颈地区,即今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50公里的平安南道与咸镜南道一线时,联合国军停止北进,进行停战谈判也并非没有达成协议的可能。此时,距离中朝边境尚有100公里以上,作为缓冲区可以避免激怒苏联,朝鲜首都平壤也在联合国军控制之下,美国利益也实现了最大化。 

对中国而言,毛泽东除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句口号,对于朝鲜的战争也没有具体的战略目标。当中国志愿军1950年1月结束第三次战役,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南、攻克汉城时,提出以三八线进行停战谈判,美国也会乐于接受。“中共也可以赢得,在国共内战得胜之后一年,又击败美军’的声誉。” 

与此同时,鉴于朝鲜半岛局势恶化,联合国将此前印度等13个国家提出的实现朝鲜战争停火的提案进行了修正,基本满足了中国的政治条件,只要中国同意停火,那么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台湾的地位问题、对日和约的问题,还有远东安全问题等,统一通过政治协商来解决。尽管美国不甘心就此停战,但鉴于拒绝提案的政治后果,美国在断定中国必定拒绝议案后赌了一把,也表示了该提案的支持,将球踢给了中国。 

果如美国所料,这一提案被中国视为美国阴谋,中国要求先停战后挺火,美国的先停火后停战只不过是为争取一个喘息的机会。最终,谈判没有发生,中国志愿军最终因推进过快后勤保障出现问题,在美军攻势下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到三八线附近,一些地方甚至退到了三八线以北,酿成了180师整建制被俘的惨剧。 诚然,基辛格的分析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也不得不令人深思。 

僵持战略下的谈判

当中美两国通过五次战役的交手,都认识到对方不同于自己以往遇到的任何对手——志愿军惊诧于美军的强大火力与后勤保障能力,美军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的战斗意志与战术素养时,双方的战线回到了战前的三八线。美国政府改变了策略,推行所谓的僵持战略,即放弃统一半岛,在三八线附近与志愿军进行拉锯战。中国政府也同样选择了将战争延长的战略,战略上不放弃进攻,战术上与美国举行和平谈判。原本坚持南进的金日成,在中苏压力下,也不得不屈服,同意进行何谈。 

实际上,从此时开始朝鲜战争已经从军事主导变成了政治主导,成为了一场政治战争,战场也将转移到谈判桌上。只不过,战场上不能获得的,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想在谈判桌上获得什么只能先从战场上获得。其结果就是谈判也与战争一样,拉锯长达两年才达成协议,两年之间双方虽再未发生大规模的决战,但战争的残酷、双方损失远超此前。 

1951年6月,在与美国代表进行多次秘密会面后,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马利克(Yakov Malik)在联合国新闻部举办之《和平的代价》广播节目里发表演说,建议朝鲜战争交战双方停火谈判。“苏联人民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随后中美两国都公开表达了进行和平谈判的愿望,并决定于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进行和平谈判。 

7月10日,和平谈判在朝鲜开城举行。中朝方面代表为首席代表、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兼侦查局长李相朝,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以及人民军第一军团参谋长张平山;美韩代表为首席代表、美国远东海军司令官特纳·乔伊(Turner Joy),远东空军副司令官克雷吉(Lawrence Craigii),第八集团军副参谋长霍迪斯(Hordis),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勃克(Burke),以及韩国国军第一军军长白善烨。中国军方主管情报工作的李克农,中国外交部官员乔冠华专程前往板门店加入谈判代表团,两人虽不参加正式谈判,在背后却发挥了极大作用。 

经过一周的激烈谈判,双方就谈判议程达成五项共识:1、通过议程;2、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条件,确立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3、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督停火休战条款实施机构的组成、权力与职司;4、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5、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此后,双方围绕上述五项议程拉锯谈判了两年。其间,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优势,1951年美军及韩国国军发动了夏季攻势、秋季攻势,1952年美军发动了“摊牌行动”,有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其中一役。中朝军队则争锋相对,寸土不让,1953年5月至6月间,就在谈判已经接近完成谈判情况下,由于中朝在实控线上并未到三八线,韩国方面对于谈判也并不满意蠢蠢欲动,中朝军队发起了夏季战役、金城战役,将矛头指向韩国国军。 

美国在朝鲜陷入两大陷阱 中美错失停战最佳机会(组图) - 3

1953年7月27日,朝鲜半岛停战协定签字现场,左侧为联合国军代表,右侧为中朝代表(图源:VCG) 

停战协定

1952年,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的当选美国总统,1953年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去世,无疑促进了和平协定的达成。实际上,在1952年7月中美除战俘问题外其余四项议程就全部达成了一致,当时斯大林、毛泽东属于主战派,金日成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反而改变了立场,强烈要求中国不在战俘问题上纠缠,与美国达成协议。在金日成看来,中国被俘士兵大多为原国民党军士兵,不值得为其拖延谈判。斯大林的去世后,苏联改变了立场,毛泽东也不得不改变立场。1953年6月8日,美方接受中朝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方案,朝鲜停战谈判最后一个问题解决。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长达两年的谈判浓缩到了10分钟里。上午10时,联合国军代表小威廉·凯利·哈里森(William Kelly Harrison)、朝鲜人民军及中国志愿军代表南日分别在事先准备好的九个文本的《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上签字。随后,协定被分别送往后方,朝鲜人民军司令官金日成、中国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及联合国军总司令马克·克拉克(Mark Clark)先后签署了协议。由于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的反对,韩国国军并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但在美国的压力下执行了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在三八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时整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为非军事区,也就是说7月27日晚22时为最终停战时间,在此之前尽管双方已经签署了停战协定但战争并未结束。这个时间差,为双方在停战前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实控线提供了机会。当士兵们欢庆该死的战争终于结束时,殊不知还有一场疯狂的战斗等着他们,韩国电影《高地战》就反映了朝鲜人民军与韩国国军停战前最后的疯狂。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