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9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668

我在美国踉踉跄跄的日子,房子或钱不再重要(组图)

2018-08-25 来源: 华人生活网 原文链接 评论9条

在美国生活久了,难免会感受到美国和国内生活中偏差,这种偏差有好的,有坏的。今天,分享一位赴美多年的读者,和我们发享她的故事。

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给留学生办的英语课上,我一眼就注意到了鹿湘。鹿湘是个小巧的女孩,有大大的笑脸,说起英语来清晰又响亮,碰到事情,很习惯地对人解释“我们中国人如何如何”。

课程的内容有一项是写博客,她写道,她的梦想是做一个中国文化的“沟通者”,让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

事实上,要沟通,就先得了解外界。我和鹿湘的身份,都是这所学校学生的配偶。理论上来说,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适应本地的生活。但就这一件,我们也完成得踉踉跄跄。

有一天,鹿湘向我提起了她在国内的生活:在一个二线省会城市,在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向同事借了几万块钱误打误撞买下了一套小公寓,现在房价已经翻番;就凭一份本科学历,一个女孩子能够挣到独立的生活,能过得特别硬气,一点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再说起现在的生活,她的眼神黯淡下来:“国内中等收入群体一年收入20万元的生活,比这儿的中产有意思多了。”这是我在美国两年,常常听到年轻一代表达的一种观点。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问对方,是不是忽略了美国生活某种丰富的可能性。但同样地,我并不奇怪,所谓“美国梦”勾勒出来的物质生活画卷,单调,有局限,对现在出国的年轻人来讲没什么吸引力。

我在美国踉踉跄跄的日子,房子或钱不再重要(组图) - 1

每当有人问我“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究竟怎么样”,我都想跟他们讲讲姚医生和肖先生的故事。

这两位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的那批年轻人,身揣着少得可怜的积蓄来到美国,如今,都过上了典型美国中产的生活——拥有郊外独立屋、汽车,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份体面的中产阶级职业……

但让我感到新奇的并不是这些。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在房与车之外的生活。

要等到成了比尔·盖茨之后,才关注社区和改变世界?

第一次听说肖先生,是在一个留学生公众号上读到了他在“第二届北美清华校友大会”上的发言。这位清华大学1981级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将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解释成两点:“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要回馈和改变自己的社区、国家和世界。”

“我觉得我们几乎每个校友都做到了第一点,也就是照顾好了自己和家人。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清华人,从总体来讲,经济收入、子女教育不输给任何学校的毕业生。”肖宇在校友大会上问道,“但我们每个清华人是否做到了第二点?我们是否要等到成了比尔·盖茨之后,才想要关注社区和改变世界?”

肖宇是个身材壮实、肤色黝黑的中年人,北京人,大嗓门,说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滔滔不绝。读到这篇发言几天后,我在亚特兰大一间韩国烤肉馆里见到他。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体会到“服务社区”的概念,是刚到美国那时候。他在佛罗里达州上学,有天听说当地华人团体急需一个翻译,目的是为一批因为偷渡被抓捕的华人提供法律援助,他自告奋勇地去了。

等见到了那个“华人团体”,他大吃一惊:对方看起来完全不是东亚人面孔。

他问:“你们会说中文吗?”

对方不会。

“你们去过中国吗?”

没去过。

“那你们还要管偷渡客能不能得到法律援助?”

这些都是来自牙买加的华裔。虽然这辈子没踏足过中国的土地,也不会说中文,却还有那股子“同气连枝”的劲头,义务为偷渡而来的华人提供援助。

“美国的这个生活啊,就是,表面上看貌不惊人的——高楼大厦也没多少,电线杆还是木头的……实际上,讲究多着呢。”他说。

在美国生活的这20多年,肖宇迷上了研究美国人生活细节里这种别具一格的“讲究”。比如,社区里每家的花园形态各异,但都遵循着“没有裸土”的准则,家家户户都得买树皮或松针覆盖住花坛里的土,因此风刮过不会起尘土;路边的木头电线杆,看着都特别破,一条条电线晃晃悠悠挂着,看着好像一百年没动过的模样,但其实维护成本特别低,特别省纳税人的钱。政府要在社区里建商场,大家都跑去反对:不欢迎商业机构进驻,晚上会吵着我们。

孩子从公立小学读到公立高中,都是免学杂费的,家长要负担的就是每天2美元一份的午餐;这午餐的饮料,还不准碳酸饮料公司来赞助,得是橙汁或牛奶这种健康饮料。当然,要是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水平,午餐也是免费的。

每天早上,校车接人也是不同的:小学的校车会停到每个学生家门口,中学的校车则会停在路口,大孩子们需要多走一段路,但因为停车站点少,校车效率也更高。

在肖先生看来,国内一些人提起美国,总爱讨论什么“民主的细节”,这其实不是他的美国邻居们在生活里最看重的——他们最看重的是“自由”与“公平”。

当然,自由也意味着责任,每个人都得把自个儿的事情处理好。如果忘了在花坛里撒树皮,会被社区罚款,如果毫无理由地不让孩子上学,也要面临国家“暴力”机关的问候。类似的细节会给生活添不少麻烦,但老肖觉得值:“给你免费校车,给你免费午餐,课本也给你免费了,你再不来上学,我把你逮了,也不算冤枉吧?”

即便到美国多年,肖宇还是能发现新的、意想不到的细节。前两年,外甥来美国,肖宇稀里糊涂地带着他去了一趟家附近的公立高中,原本只是想问问学校:外甥这情况能在这儿上学吗?要办什么手续?

询问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学校的老师说,按照义务教育的规定,学区里的孩子来了就必须得上学。问题是这会儿都快期末了啊,让这孩子现在考试,貌似不大公平。

“要不这么着,你们就当今天没见过我,这孩子你带回去熟悉下英文,等下学期开学时候再来,怎么样?”一番思索后,老师决定卖老肖一个人情。

房子,或者钱,在生活中都还排不到最前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9)
小冰aggie 2018-08-25 回复
曾经居住过一段时间,那种被尊重的感觉单纯没压力的日子是每个人都向往的
KIRIE 2018-08-25 回复
这就是我们老师所讲的万恶的资产阶级生活!没有阶级斗争观念!不象国家领导们还要追求实现四个现代化!!
Valerie_Sun 2018-08-25 回复
在美国的华人们 是这样吗
Xichen刘 2018-08-25 回复
欣赏
一树合欢 2018-08-25 回复
难道当官的和富豪都说聋子瞎子,都往更坏的美国跑?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