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3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0742

"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可能是中文!但不幸的是..."(组图)

2019-01-04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文链接 评论19条

“突破性进展”、“里程碑”、“巨大飞跃”……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不仅登上了中国媒体的头条,也出现在了众多外媒的重要版面。

他们语气有“甜”有“酸”,既肯定了“中国人做了美国人还不敢尝试的事”,设想了“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声音很可能是普通话”,又试图渲染中国对太空的“野心”,叹美国“似乎没兴趣在太空安全方面发挥外交领导作用”,这是种“不幸”。

部分外媒首页:

CNN首页截图

  

《每日邮报》首页截图

  

《纽约时报》首页截图

嫦娥四号登陆消息传出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CEO马斯克,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也在社交媒体上向发来祝贺。

“这是人类首次!也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中国人做了美国人不敢尝试的事”

不少外媒都肯定了此次登陆的历史意义。

“今日俄罗斯(RT)”使用“突破性进展”一词总结了这次太空探索。俄媒将中国与传统太空强国俄罗斯、美国比较后指出,中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它正快速赶上。

“中国探测器登陆月背,太空探索实现突破性进展”  RT报道截图

  

“航天器在月背着陆,中国创造历史”  CNBC报道截图

确实,“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于月球表面最古老、最大且最深的陨石撞击坑——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阴暗面因通讯不畅,对人类来说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未知”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在2018年早些时候,先一步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它相当于架设在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中继站”。

CNN则指出,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实现登月的国家,但此次着陆是人类太空探索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纽约时报》援引与中国航天局有密切合作的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朱梦华(Zhu Menghua,音译)称:“这次太空任务表明,中国在深空探索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中国人做了美国人还不敢尝试的事情。”

“从技术和象征意义上说,这都是一项重大成就,”为美国国防部密涅瓦研究所撰写太空研究报告的独立分析师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说。

与俄媒一样,该报援引专家指出,尽管中国在太空领域晚发展了数十年,但中国正迎头赶上,并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英国BBC也将其称作一次“大胆的”任务。《卫报》把这次“历史性的”的着陆定义成“人类太空探索的巨大飞跃”,这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项“值得夸耀的成就”。

《每日邮报》还转载了新华社这组抓拍:

嫦娥四号登陆时,中国科学家注意力高度集中

“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很可能是普通话”

在肯定技术成就之余,美媒还从大国竞争的角度解读了此事。

《华盛顿邮报》称,美国禁止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进行官方合作,而这次着陆显示了中国成为太空及科学强国的“雄心”。

CNN文章渲染“中国威胁”的同时,也对美国当局略有微词。

据报道,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约翰逊-弗雷泽(Joan Johnson-Freese)称:“中国渴望以其太空成就载入史册。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声音很可能是普通话。美国认为,中国在太空的行动几乎都具有威胁性,但美国的太空行动也是如此。”

该专家建议,军事与外交双管齐下,将能最有效地遏制各方威胁,但“不幸的是,美国似乎没兴趣在太空安全方面发挥外交领导作用。”

相比之下,尽管美国近期成功向火星发射了“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多年来一直面临预算限制。

《卫报》也强调了中国对太空的“野心”,称中国“渴望军事统治太空”,而这一消息将“激起美国人的热情”,后者应该不希望下一个登月的是中国宇航员。

此外,《纽约时报》从登陆意义上分析称,这不但有利于了解月球的起源与演化,一些科学家还推测,着陆点周围可能富含矿物质。“如果太空探索领域发展到开发月球资源这一步,此次任务可能会让中国处于有利地位。”

在特朗普不但要在2020年前成立太空军,还下令成立太空司令部的情况下,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强调,外太空是人类共同财产,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太空,反对外太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更反对把外太空作为新战场。

又搬出了“劳模”天宫一号…

分析完中国在太空领域的“雄心”后,《纽约时报》还提及,相较于美国太空项目的开放,中国很少公开讨论项目细节,这既是因为技术敏感,也可能是“担心失败丢面子”。

报道接着联想到“天宫一号”,称其在“失去联系”后于去年4月坠落地球。

而相关话题自2015年起就被外媒多次渲染,甚至说“天宫一号将失控并撞击地球”。

实际上,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成功,打破前苏联和美国在全世界对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近50年的垄断后,“天宫一号”于2013年9月走完了长达两年的设计寿命,状况良好的“天宫一号”随后转入了发挥余热的拓展任务飞行阶段,并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堪称“劳模”。

直到2016年3月,我国才中止了与“天宫一号”的数据连接,使其进入最终返回地球阶段。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到,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当天也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据我了解,目前没有发现对地面造成损害。

记住呆萌的他们

总之,不管外界声音如何淆杂,中国都会按着自己的道路不断探索。这条路很长,很远,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创造历史的同时,默默前行的人应该被记住!

这是幕后英雄之一:佳木斯深空站17人测控小组在任务达成后,呆萌地比起了剪刀手……

就在此刻,其中一位,仍忙成了表情包……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9)
津618 2019-01-04 回复
林肯 2019-01-04 回复
看到我同学了,了不起
logitech 2019-01-04 回复
什么叫很可能是中文,一定是中文好嘛
Mia莊敏 2019-01-04 回复
NASA说自己没钱?中国航天局才是真的没钱好吗,人大给航天口多来点预算吧,提高一下待遇吧
傻子三金爬竹竿 2019-01-04 回复
什么事中国做了就是威胁,美国做了就是领导力,脸呢?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