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7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331

12位华人学者当选2019年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图)

2019-02-04 来源: 科学网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日前,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AAM)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入选名单,共有109名科学家当选,包括12位华人学者。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全球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之一,处于国际微生物学科的领导地位,当选院士的科学家中不乏诺贝尔奖、拉斯克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据了解,此次当选的109名科学家有来自美国、中国、法国、爱尔兰、荷兰、以色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2名华人学者中工作单位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共有5名,分别是复旦大学闻玉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许平教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林淑端研究员,其余学者工作单位均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当选的海外学者中多人曾在中国内地高校攻读本科,其中美国马里兰大学孟江洪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兽医专业、美国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199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程根宏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等,他们均在本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闻玉梅

闻玉梅(女)(1934.01.16- )医学微生物学家。上海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上海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治疗型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获亚太病毒学会突出贡献奖,2009年德国Duisburg and Essen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乙型肝炎病毒学与免疫学,治疗性疫苗基础理论与应用。代表性成果:乙肝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型疫苗。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Review of Virology, J Virology, Hepatology, J Hepatology , Vaccine等杂志。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许平

许平,男,1961年2月出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等职,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食品与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小组。

研究团队近年来主要从事环境与食品微生物技术研究,在环境污染物-硫氮氧杂环微生物降解代谢及天然食品添加剂发酵和生物催化生产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的重要成果。

已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0多项(包括2个PCT专利,2个欧洲专利,1个美国专利)和新药证书2个。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两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4篇论文连续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一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08年)。获得日本生物工程学会2007年度唯一的第五届亚洲青年生物工程学家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科技发明一等奖2项(2010年,2011年,均为首位)。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

石正丽于1987年获武汉大学遗传专业学士学位,1990年获武汉病毒所病毒学硕士学位,后于2000年在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获病毒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

她长期从事新发病毒的病原学研究,在野生动物传播的病毒的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以及感染机理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特别是在SARS病毒溯源的研究中,她领衔的团队证实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此外她还发现了我国蝙蝠感染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相关病毒的血清学证据,在蝙蝠中发现并鉴定了腺病毒、圆环病毒等大量遗传多样的新病毒,进一步证实蝙蝠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宿主。石正丽已在《自然》《科学》等著名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由她牵头完成的“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项目,获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香港大学袁国勇

袁国勇(1956.12.30- )医学微生物学专家。出生于香港。198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目前担任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及玛丽医院微生物学系主管,同时为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管。他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内科学院、外科学院和病理学院的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H5N1禽流感在香港爆发期间,袁教授最先在Lancet报道了H5N1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和高死亡率,而H5N1患者的样本可以在他的实验室通过自行研制的分子诊断方法进行快速检测。2003年SARS爆发期间,袁教授及他领导的小组成员追查到SARS的病原冠状病毒,被亚洲时代周刊誉为亚洲英雄。接着他又发现了SARS冠状类似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蝙蝠,并且提出由于蝙蝠携带有新型的病毒,是造成突发传染病的主要源头。在发现、鉴定新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工作中,他在人类和动物中发现超过50种新的病毒,10种新的细菌,2种新的真菌和原生动物。这些病毒包括蝙蝠冠状病毒HKU4、HKU5,这是MERS冠状病毒的祖先。他共发表超过700篇学术论文,被同行引用超过25000次,主要涉及鉴定新型微生物或新出现传染病的研究。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实验室培训与实践,他在香港大学教学玛丽医院设立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针对传染病的服务,其中包括巨细胞病毒和结核病菌的快速分子诊断。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受勋银紫荆星章。

台湾中央研究院林淑端

林淑端,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彰化师范大学,获生物系学士学位。

1984和1987年分别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1990,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科研工作。1990-2008年,获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和优秀研究员。2008年至今,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优秀研究员。

主要从事细胞生长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曾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国马利兰大学赵玉琪

赵玉琪教授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微生物系和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终身教授,兼任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分子病理部主任、医学院转化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创始主任及医疗系统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在分子病理学、基因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方面造诣深厚,重点研究领域为寨卡病毒、爱滋病、抗肿瘤和抗艾滋病药物及个性化基因诊断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赵玉琪教授是一位在国际学术界非常活跃的科学家。先后担任马里兰大学教授参议会议长、荣誉议长。曾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会长等一系列学术组织负责人。应国际各学术团体邀请多次在世界20多个国家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他也应邀承担多种专家顾问活动,为罗氏、雅培等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专家咨询。自1996年以来,赵博士应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健康基金会、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基金委、中国工程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等部门或单位的邀请,多次回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科技项目评审。受聘国内多所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

美国马里兰大学孟江洪

孟江洪教授1963年3月出生,1992年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获得比较病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分别获得预防医学硕士,1983年四川农业大学兽医本科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6年美国乔治亚大学食品安全与质量促进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和食品科学系助理教授,2001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和食品科学系副教授并获终身教授,2001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和食品科学系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主任。2006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和食品科学系教授2006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食品安全联合研究所代所长, 教授,2009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食品安全联合研究所所长, 教授。

荣誉和奖励:

1997年获美国农业部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入选全球百名博士国庆访问团应国务院邀请出席国庆50周年庆典

2002年代表马里兰大学入选美国国会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展

2004年入选美国食品科技研究会抗药性专家委员会

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食品微生物标准咨询委员会

2006年入选中国教育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07年获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成就奖

近年来一直从事食源性病原细菌的快速检测、分子溯源和抗生素抗性研究,已有成果极大推动了病原菌溯源技术,揭示了食源性致病菌存在抗生素抗性,掌握了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耐药性产生机理、传播途径和致病特性。发表论著160余篇, 包括100余篇SCI论文。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总经费共计900余万美元。大部分科研论文均发表于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50)在内的国际权威杂志,获得了很高的学术成绩和国际声望。曾出席美国国会主办的国家科学研究展览会,并应邀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做学术报告。

美国普渡大学罗招庆

罗招庆,1991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伊利诺依大学厄巴那-香槟分校博士学位,2004年起任职普渡大学。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千人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细菌-寄主相互作用机理和宿主免疫的机理研究,阐明病原细菌侵染的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基础。近年通过解析多个新的酶功能,揭示了新的感染机理和寄主细胞的信号传递机制。

最近发现的独立于E1/E2的泛素修饰催化机理引起了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极大关注,Nature, Molecular Cell, Current Biology,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Cell Host & Microbe和Science Signaling等杂志刊发了评论和介绍,并被Science Signaling杂志选为2016年“细胞信号传导”领域十大突破之一。 担任NIH、英国MRC,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以色列自然科学基金、加拿大卫生部基金等的评委。为PLoS Pathogens编委 (Associate Editor)。

美国佐治亚大学林晓蓉

林晓蓉博士,美国佐治亚大学微生物系的知名教授。主要从事人类病原真菌发育分化、致病机理以及细胞-细胞通讯机制的研究,目前担任国际知名期刊PLOS Genetics, PLOS Pathogens, mBio等编辑。作为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已经在Nature, PNAS, Cell Reports, PLOS Genetics, PLOS Pathogens, mBio等发表了几十篇研究论文,为病原真菌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Guangping Gao

Guangping Gao,博士,微生物及生理学系教授,红瑞(Horae)基因治疗中心主任,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

Gao博士于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进行人类天冬氨酸酰基酶及其突变与罕见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海绵状脑白质营养不良症(Canavan病)相关研究。博士毕业后,Gao 博士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基因治疗工作,研究腺病毒(AAV)相关分子机制,包括:AAV的进化及变异,AAV衣壳结构、组织嗜性及宿主反应之间的关系,体细胞体内基因编辑相关的AAV衣壳发现及修饰、载体基因组编辑、基因替代、插入、沉默及编辑,载体免疫预防,抗癌因子分泌,内源AAV、重组AAV(rAAV)及宿主之间的分子、免疫相互作用,microRNA功能组学及治疗方案研究,人类遗传病动物模型,Canavan病等罕见病的rAAV基因治疗的临床前、转化医学及临床治疗研究。

Gao 博士共计发表期刊文章212篇,编辑出版专著5本,拥有121项专利,部分授权给十余家药厂投产,此外,还有215项专利在申请中。Gao 博士是Human Gene Therapy主编,Gene and Cell Therapy系列丛书高级编辑,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副主编,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顾问,美国基因及细胞治疗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Gene and Cell Therapy)理事会成员及学会副主席,Gene Therapy、Molecular and Cellular Therapy、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等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其他美国、国际研究机构的常委会成员。Gao 博士是生物制药企业Voyager Therapeutics(位于坎布里奇,美国马塞诸萨州)的创始人之一,致力于研发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rAAV基因治疗方案。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程根宏

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0年在美国纽约Albert Einstein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分别在美国洛克菲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导师为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从一九九六年开始至今,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系从事感染,免疫,癌症和代谢等多学科的研究。

曾先后获得包括美国白血病与淋巴癌学会颁发的斯托尔曼奖等多项科学成就奖, 2012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 荣获并领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多个研究机构的20多项研究基金,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40篇,其中大篇分别发表在学术地位最高级的《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历任美国卫生院科研基金评审委员和国际著名的30种杂志的评委。程根宏教授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免疫学的研究和发展。负责创建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并担任研究所首届所长。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吴子丑

吴子丑T.-C. Wu(1957年生)

现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病理科、肿瘤科、妇产科暨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妇科病理学研究执行长,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病理科医师

专长:分子病毒学、分子病理学、治疗型子宫颈癌疫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Didi_diora 2019-02-04 回复
不错哦
木子-小六 2019-02-04 回复
证明华人也有厉害的
小秋Eva 2019-02-04 回复
恭喜恭喜
Curry灰灰灰 2019-02-04 回复
什么院士?!就是一專業協會的fellow!
JanetQ_ 2019-02-04 回复
好事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