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757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2019-03-12 来源: 中间之声 评论0条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 1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 2

写在前面

过去40年里,全球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崛起,也日益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崛起对现存世界格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在中国崛起及全球大局势动荡背景下,过去2年里,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涉及广泛、影响深远的大辩论。围绕的主题是中国崛起及其对澳大利亚的影响。辩论双方在中国的崛起对澳大利亚到底是机遇还是威胁;崛起的中国是朋友还是对手等方面出现明显分歧。

让人关注的是,这场争论中出现了带有情绪色彩或以点概面的偏向描述或争论,有些人深陷其中,有些人饱受困惑。如不加以理性引导而任其偏离轨道,将会对澳大利亚未来的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及民众福祉带来不利影响。

有鉴于此,悉尼科技大学的孙皖宁(Wanning Sun,https://www.uts.edu.au/staff/wanning.sun)和彼得.佛雷(Peter Fray,https://www.uts.edu.au/staff/peter.fray)两位教授一起,策划主持了名为《中间之声》的视频系列访谈节目(The Middle, https://the middleau.com/)。他们希望从中性中间的立场,客观学术的角度,对这场辩论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理性的审视,及深度的探究。他们把这场辩论有关的专家学者,或最有发言权事件的主角们请来,将所涉及的事件或问题客观地呈现出来,并一起分析探讨,希望读者听众基于客观完整的信息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正如两位教授在节目里解释的,这台节目之所以被称为《中间之声》,除了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人夹在中美之间,很多人陷入关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辩论之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两位教授相信,从中庸哲学理念考虑,应该可以从这场激烈而分歧的辩论中,找出一条富有成效的中间路线。这正是两位教授制作这个系列节目的出发点及宗旨。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 3

https://2ser.com/the-middle/

《中间之声》系列访谈第4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

本集宗旨及背景介绍

本集主题是关于国际学生。目的是倾听来自留学生的想法,并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

教育出口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出口产业,估计每年价值约280亿澳元。

留学生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财源,也是今后传播澳大利亚理念、价值观,宣传澳大利亚生活方式及促进澳大利亚与他们的来源国之间经贸合作的有生力量及宝贵财富。同时,他们应该是我们珍惜重视并加强关爱服务的重要客户,就像其他所有客户一样。

留学生来到澳大利亚新环境里独立生活学习,会遇到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精神健康问题,国际学生的待遇,不尽人意的住房供给,以及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还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支持。

至今,很少有写中国学生的记者,和那些留学生们坐在一起,亲眼观察了解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是去关注他们是怎么想的。也很少有人写下他们的真实故事。做评论的人很少费心去问学生们,他们在这里有什么经历?他们有什么困难?有哪些挑战?他们的梦想和希望是什么?

目前,有50万国际学生就读于澳大利亚的机构和学校。当然,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占国际留学生总数的约20%。

随着关于中澳关系争辩的愈演愈烈,中国学生越来越被推到这场纷争的风口浪尖。澳大利亚媒体上有妖魔化中国学生的倾向现象,各种议论四处飘荡–媒体上许多关于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的故事,往往更多的暗示他们要么为中国共产党工作,要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喉舌。有人指控中国学生从事亲中国活动,有人声称中国学生来到这里目的是要以某种方式渗透我们的大学并窃取我们的技术。

事实究竟怎样?让我们把道听途说,想象臆测先放到一边,在本集里听听留学生们怎么说,怎么想的。

嘉宾介绍

本集里,节目策划者邀请了来自两个不同城市,三所大学的留学生,他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学生群体,包括本科生、荣誉学位学生和博士生。

孙靓钰(Sun Liangyu):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 4

她是悉尼大学二年级学生,学习社会学,主攻全球与国际学学士学位。孙靓钰告诉主持人,当她还在高中时,就开始对中国的许多社会问题甚感兴趣,经常在朋友之间对这些议题展开辩论,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源于兴趣。

王玉珏(Joni Wang):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 5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四年级本科生,学习建筑管理。17岁时来到澳大利亚,喜欢星球大战。她说,之所以选择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因为当时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筑业十分火爆。

张嶷(Yi Zhang):

《中间之声》第四集:在澳中国留学生讲述的故事另一面(视频) - 6

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曾在美国留学了一段时间,随后作为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生来到澳洲学习。张嶷至今在澳大利亚待了大约四年半。

张嶷的研究是如何开发和应用一些信息技术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比如科学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


留学生们如何努力适应他们的留学生活

张嶷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与主持人分享了他是如何提高他的语言能力的。他认为,语言障碍有许多因素造成,关键是对自己有要求,应该克服困难,冲破自己的舒适区,认真听讲课,主动与当地人、同学老师交流,努力自己去办事,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

他对其他同学的建议是,不要害怕,大声说出来,并坚持反复的练习。

王玉钰在大学里积极帮助新来的同学适应留学生活。当被问及留学生们刚到澳洲时有些什么困难?他们是否感到孤独?有什么害怕吗?孙玉珏表示,刚到澳洲的留学生的确有许多实际困难,对他们来说最迫切重要的课题就是先找到一个生活居住的地方,然后就是开通接上电、水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细小但很实际的事情,这方面大学没有提供什么帮助。

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的担心学习,而是更为关注如何住下来,开始新的生活,包括怎样找到电车站,如何为手机充电,然后去买Myki卡(维州通用的一种交通卡)。

主持人感叹道,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这些住惯了的人并不会想到这些会是问题,我们只是认为它们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新来的人来说,还真的是生存问题。

来自中国的学生大多是为中国政府工作吗?

主持人问张嶷,你怎么看待最近甚为流传的说法:一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基本上是为中国军队工作的?

张嶷强烈表示不认同这个说法。首先,他认为,在中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中国获得了学士学位和的第一个博士学位。在我攻读第一个博士学位期间,我接受了在美国的一个交换项目。然后我在澳大利亚获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目前,我决定留在澳大利亚并试图寻找合适职位,也许留在悉尼科技大学继续发展我的职业生涯......

所以你看到,即使我多年前从中国政府获得过一些奖学金,但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对我提出要求说,“好吧,你从我们那里得到钱,你需要为我们工作”。他们给我钱只是为了支持我的自我发展。当我完成学业后,我自己有权决定是回到中国还是留在澳大利亚。

中国学生学者来澳大利亚学习或合作研究,是否会偷窃澳大利亚知识产权?

当主持人问张嶷,在这场辩论里,有人认为中国学生是否在这里与澳大利亚人或美国人合作,然后拿走这项技术,偷窃澳大利亚知识产权。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张嶷感到这个指责实在有点可笑,这是不了解学术界的实情。事实是,学术知识都发表在同行评审和开源的期刊上。我们都正在为世界奉献知识。你偷什么呢?

张嶷指出,这方面他有发言权,因为他的研究领域的确切词是“文献计量学”。他们的研究人员试图利用信息技术来理解数千或数百万种出版物,像纳米技术、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信息 - 所有研究人员都会发表他们的工作成果在各种可以公开访问的专业出版物上。像Aswells,Springers等数据库就是专门汇集这些研究成果信息的,如果你购买这些数据库,你可以得到一切同行研究进展的信息。

在科学研究世界里,你在收集同行信息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然后把你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贡献信息给同行。人类的科技水准就是这样推进提高的。张嶷认为,说中国学者从这些秘密技术中学到东西,然后把它贡献给自己的国家是不公平的,属于不懂科学。

关于媒体大量报道的学生妨碍老师言论自由事件

主持人问到,对于前一时期,很多媒体评论员,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中国学生似乎在阻止教师行使自由表达、自由演讲的权利的种种说法,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

孙靓钰介绍说,可能是上个学期,一些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对他们认为非常敏感的台湾问题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看法。随后,一些当地媒体发布的说法就好像中国学生妨碍了澳大利亚的言论自由。孙靓钰觉得,老师有言论自由,但这些中国学生也可以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与自由,比如在这个有争议的台湾问题上。而媒体在重申老师的言论自由的同时,实际上也没有提到学生的言论自由。在公平的西方民主里,学生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得到尊重呢?

孙靓钰又表示,报纸认为中国学生没有权利发表意见。而且,他们认定,留学生们所说的每一个意见都是因为受到其他人或政党控制。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不民主的,这并不代表澳大利亚的民主、平等理念。

关于汉密尔顿《无声入侵》

主持人问孙靓钰,你怎么看克莱夫.汉密尔顿的《无声入侵》一书?

孙靓钰表示,我认为那些有基本独立思考的人不会相信那种书,因为书里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假设,即每个中国学生,或者说所有中国人都受到解放军或中国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和在澳大利亚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不舒服。我觉得这很不公平,让你感觉到在澳大利亚不受欢迎。我只是一个来澳大利亚两年的人,对于那些已经在这里呆了许多年的华裔澳大利亚人,我想,他们可能会感到更不舒服,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对澳大利亚社会的贡献是被忽略了,而且他们被归纳描绘成书中的那种政治工具。

主持人问到,你会同意克莱夫.汉密尔顿是有写这本书的自由权利的......?

孙靓钰回答道,是的,他们有权写作,但我们也有权针对这类出版物撰写反对的想法或评论。

关于种族歧视问题

孙靓钰告诉主持人,有一天我在街上走路,去赶公共汽车。在公共汽车站,我发现公共汽车站墙上贴有一个歧视性的涂鸦。这是一个非常有歧视性的涂鸦,人们的眼睛就像“Ching Chong”,这种涂鸦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我们立即向我们在悉尼大学的学生报纸Honey Swat报告。

然而,上面的例子不是偶然事件,有时我只是走在街上也有感到被歧视。我们的大学里也有一些对亚洲人的歧视。这让我感到不舒服,但我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我相信只有少数人这样做,这并不代表所有澳大利亚人歧视亚洲人。

留学生应该被公平对待

张嶷与主持人分享,有些留学生正在要求当地政府改变他们的学生交通优惠政策,希望国际留学生也能有资格像当地学生那样享受到学生优惠卡。

张嶷感觉,当前的学生交通优惠政策不公平,我们都在大学学习,国际学生在新南威尔士州支付与正常成年人相同的交通费用,但当地学生支付的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

王玉珏表示,墨尔本的情形有点类似。

主持人表示,刚才反映的听起来再次像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实际问题,但,这对那些生活费比较紧张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常要务。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当地政府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

本文是由节目制作者授权,根据英文版《中间之声》第四集的原版录音翻译、节选、综述而成。本文尽量表达反映录音/视频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原意。

(中间之声团队)

投稿声明:本文为读者投稿/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