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6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37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富15代" 始终自称苏州人(组图)

2019-05-17 来源: 环球网 原文链接 评论10条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又一代大师与我们告辞了

他让全世界见识到

华人的才华可以有多高

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逝世。

一代华人巨星就此陨落,享年102岁。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CCG)

贝聿铭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令人心痛。

他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终生投身建筑事业,曾获多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项,1986年里根总统为他颁发了自由奖章。

他出生于苏州望族——一个富了15代的中国家族,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地位,他却为了建筑设计奉献终生。

他的作品遍布了全世界,有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还有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华民国馆......

他却始终说:“我是苏州人。”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富15代” 的百岁贝聿铭,让世界人见识了华人的才华可以有多高!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东。他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为贝律铭)

10岁那年,贝聿铭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中学的每年暑假,贝聿铭都会去苏州的祖父家。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早年时期贝聿铭)

在他青年时期,他已经体会到关于“家庭”的真正含义,也“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而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印迹,更让他意识到,建筑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自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有人说,苏州是他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而上海,是贝聿铭建筑梦开始的地方。

在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贝聿铭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我从上海,略微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或是未来的开始”。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青芒果网)

这里绕不开,当时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

当时,每天中午放学,贝聿铭就会乘电车到“大光明”,碰上新片上映就躲进电影院看电影,没有新片就坐在梧桐树下。他着迷于它的24层楼高和二百多个房间的庞大体量,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

贝聿铭日后坦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他的建筑梦在中国发芽生根。

1935年,打算系统学习建筑,日后用丰富的知识来建设祖国的贝聿铭,登上了远赴美国的柯立芝总统号邮船。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

美国求学,他的起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久,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后来去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硕士。

这期间,他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两位现代建筑的鼻祖,自那时起,就确立了“找到建筑的内涵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设计思想。

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成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也被认为是哈佛史上最重要的毕业设计之一:一座精致的木质模型,两层,点缀几个凉亭,溪水淙淙流过茶园。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蜂鸟网)

导师为它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他认为仍然存在的那些特征,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哈佛毕业后,国内战乱,贝聿铭不得不推迟回国的时间。

当时,正值美国现代主义建筑最盛行的时期,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之一的格罗皮乌斯,贝聿铭用杰作奠定自己在业界的地位,几何形体建筑也成为最鲜明的贝氏符号。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在库言库)

其中,肯尼迪图书馆,让他在美国主流建筑圈站稳脚跟。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来纪念他的决定,相比参与竞争的颇负盛名的建筑师,贝聿铭还是无名小辈。

关于这次竞争,当地媒体称:初选入围的几位建筑师,在会见肯尼迪夫人时,多少都阐释了他们想要怎么设计。轮到贝聿铭,他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

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流露出的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的设计理念,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在库言库)

她大胆选择47岁的贝聿铭担纲设计,和肯尼迪同年的贝聿铭,看上去是一位贵族,更是一位有改革精神的年轻绅士,正如其亡夫给予世人的印象。最终,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倚海矗立。

这是一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这个项目在哗然舆论中成功。

它的高曝光率,为贝聿铭带来生命中最重要的设计项目之一——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南报网)

1978年,几乎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国家美术馆东馆建成。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并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贝聿铭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的论调,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它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而接下来,承建卢浮宫改建项目,则为贝聿铭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看到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后,毅然决定由贝聿铭担此重任。

高傲的个性令法国人不十分钟意美国设计师。贝聿铭过往的作品,他的中国文化背景,让法国人深信,这位建筑师会带来一件匹配得上卢浮宫的充满文化的建筑。

可是,当贝聿铭提出,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一座玻璃金字塔,并将其作为卢浮宫正式入口的标志的时候,这个方案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网络)

贝聿铭回忆:“在我们公开展示金字塔设计之后的1984到1985年之间,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也在巴黎街头遭到不少白眼。”

他强调自己来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使法国人相信自己不会小看历史文化传统。玻璃透明的质地,保证现有建筑群的外观不被严重破坏,历史之于现代能完美融合。

他最终说服了法国人,1989年建成的玻璃金字塔,也以上佳的方式将卢浮宫带入20世纪。

而他自己则认为:“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密不可分。”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途牛网)

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

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

而业界的认可来得更早: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普利兹克网站)

这个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奖项,评价他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在国际建筑界积累成就的同时,他与中国又渐渐联系起来。

可是,再返中国大陆,距离当年他远渡重洋,相隔39年。

1974年,贝聿铭以美国建筑师学会成员的身份到访北京,作文化交流 。

四年后,贝聿铭再被邀请到访北京,却拒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一幢“现代化建筑样板”的高层旅馆的邀请,并影响了故宫周边的高度限制政策出台。

据政知圈报道,贝聿铭回忆,“我说不行,不敢做。做了以后,将来人要骂我”。

他介绍,“那次之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就提议建筑高度应像一条线,从故宫向外慢慢增高,因为里面都是文物,进了故宫看见高楼都围住你,故宫就破坏了。大家都同意。”

至此,已经两次被邀请在紫禁城周围留下美国式现代化印记的他,最终只选择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了一座低层的旅游宾馆,被命名为香山饭店,它已成为中国近年来众多庭院式酒店的原型。

从1935年到1978年,是贝聿铭先生的创作高峰时期,他敢用作品说话,一路登顶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1980年,纽约。

在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访美举办的科学技术报告会上,贝聿铭就北京城市规划和中国建筑民族化主题演讲。当时的建筑系学生希望他讲讲玻璃幕墙,说说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

贝聿铭却说:“不要忘了中国的过去”。

30年后,获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的那晚,92岁高龄的贝聿铭又提出:“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对立又和解:“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因此,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摄影家邓伟《中国人》专题摄影展)

贝聿铭,这位美籍华人建筑师,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而他的建筑梦,却是从中国萌芽。

在心心念念的祖国,他也留下了不少经典建筑。

如,台中的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香港的中银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大厦、苏州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澳门的澳门科学馆,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还自发设计了汶川地震玻璃纪念碑。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国驻美大使馆
(图片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这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迎来了晚年“最大的挑战”——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他为世人打造出一座恬淡的苏州博物馆,灰白色、带有姑苏轻软气质,它朴素却很美,有世外桃源的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中国景观网)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图片来自豆瓣)

古城苏州,贝氏家族已经在此绵亘生息600多年。

尽管,贝聿铭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3个月,但他认定自己是苏州人。他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

2019年5月16日,这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老先生,去世了。

他用了一个世纪,让自己的建筑遍布4个大洲、10个国家。

他曾说:“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

这位华裔老人不忘初心,他是真正的大师风骨,是令人尊敬的人生赢家!

贝老,一路走好!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系一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0)
MtGillian 2019-05-18 回复
贝老,一路走好!
mia12 2019-05-18 回复
富两代三代的家庭都出不了这种人才
YSHEN_Z 2019-05-18 回复
不可能,国内没有富15代的,连富5代都没有
匿名用户3829626 2019-05-18
孤陋寡闻,江浙一带很多隐形财阀是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时就有了,一直到现在
eileenma1220 2019-05-17 回复
苏州园林狮子林就是人家叔叔贝润生的,你说人家这点建筑成就,难道不是遗传吗?
MurphyCheung 2019-05-17 回复
笑容很狂野 内心很细腻 ~感谢老先生为世界建筑史的辛苦付出 您给华人长脸了~愿通往天堂的路上有您设计的一座火车站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