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6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37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2019-10-31 来源: 世界深一度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1992年10月17日,16岁的日本少年服部佳广在与朋友去参加万圣节派对的路上意外被枪杀身亡。服部佳广的死一度引起全球关注,尤其是在日本和美国,并促成了美国于次年通过了“布雷迪手枪暴力预防法案”。

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美国加州长滩一个万圣节派对上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3死9伤,当医护人员赶到时,场面相当混乱。

这是美国近年来发生的众多枪击事件中并不特别引人注目的一起,但事件依然反映出美国枪支管控难解的顽疾。

27年前,也是在万圣节前夕,有一位来自日本的少年在美国被枪杀。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1
服部佳广,摄于美国旧金山

1992年10月17日,周六,16岁的日本少年服部佳广在与朋友去参加万圣节派对的路上意外被枪杀身亡。服部佳广的死一度引起全球关注,尤其是在日本和美国,并促成了美国于次年通过了“布雷迪手枪暴力预防法案”。

法案规定,在购买手枪之前强制实行等待期,以进行背景调查。法案还要求建立一座全国性系统以提供即时犯罪背景调查,该调查得由枪支经销商完成。

然而,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枪击事件,足以证实上述法案的执行仍有缺陷。

那个十六岁的少年

事件发生27年后,服部佳广的父母、他的美国寄养家庭以及一位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律师再次回忆起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那天。

服部佳广的父母在邮件采访中回忆道,佳广对橄榄球十分的痴迷,但是对于去美国这件事,他却显得并不是那么的积极。但是当佳广通过了美国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的测试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对美国之行充满了渴望。”佳广的父母说。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2
服部佳广在日本

在佳广的申请书里,他写道:“不论我被分配到美国的哪里,我都希望自己能把美国当成第二个故乡”,“我可以做一些例如天妇罗炸肉排之类的日本料理给寄养家庭的人吃,并向他们介绍日本传统的生活方式。”

1992年的夏天,佳广开始了在美国为期一年的交换生生活。他的寄养家庭海梅克一家在达拉斯与他见了面,然后带着他回到了位于巴吞鲁日(路易斯安那州首府)的家。

物理学博士霍莉·海梅克和她的丈夫迪克·海梅克之前就接待过像佳广这样的交换生,但是佳广令人印象深刻。霍莉说:“佳广热情洋溢,活泼外向。麦金利高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这个自由自在的男孩。”“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外向的孩子,特别活泼。他跳来跳去的样子就像是一个舞蹈家。”

海梅克夫妇的儿子韦伯那时与佳广同岁。他回忆说佳广对生活和新冒险充满了期待,走到哪儿都能交到朋友。他们两人9月份参加了一个布鲁斯音乐节,在那里佳广和另一个来自日本的交换生通过他们的一些共同好友取得了联系。几周后,他们获邀参加在巴吞鲁日东北部举行的一个万圣节派对。这个派对改变了一切。

万圣节惊魂夜

10月17日,周六,迪克和霍莉出发去看电影,佳广和韦伯则准备去往那个派对。受到电影《周末夜狂热》的影响,佳广装扮成了电影中的主演约翰·特拉沃尔塔,韦伯则扮成了一名“受伤者”——那年夏天的早些时候他在泳池边不幸受伤,戴着项圈,为了增加装扮效果,他那天还绑了几根绷带。

两个小伙子就这样从家里出发去找派对举办的地点。韦伯回忆说:“最后我们来到了这条街。我们看到了这栋房子——带着万圣节的装饰,车道上停着三辆车,地址牌上写着10311,而我们要找的正是10311。但我只注意到了号码,然后就说‘瞧!我们到了!’”

佳广和韦伯上前敲门但是无人应答。之后他们看见一位女士打开了车库的侧门,瞅了一眼,接着就突然把门关上了。

“我们疑惑着走开了,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认错房子了。”韦伯说,“但是门又开了——罗德尼·皮尔斯打开了门。”

30岁的超市屠夫罗德尼·皮尔斯拿着一把.44口径的万能左轮手枪。佳广转身向他走去。

“他急于想要参加那个派对,我觉得他可能并没有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也没注意到(皮尔斯)有一把枪。可能他觉得那就是个万圣节装饰。”韦伯说,“他脚步轻快,边走边哼着歌,十分热烈的喊道:‘我们来这里参加派对!我们来这里参加派对!’他挺高兴的。”

皮尔斯大声喊道:“站住不许动!“但是佳广似乎没有听懂皮尔斯的话,继续向前走。皮尔斯开了一枪,打中佳广的胸部,然后狠狠地关上了门。

令人痛心的消息

城市的另一边,海梅克夫妇刚刚走出了电影院。就在这时,霍莉的呼机响了,她给这个号码打了回去,却没想到电话那端会是一名警官。警察告诉她韦伯没事,但是佳广出事了——警察甚至都没说清佳广的名字。

霍莉回答说他们将与警察在医院见面。“其实没必要了。”警察答道。

海梅克夫妇急匆匆的赶到警察局。韦伯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对于救护车赶到之后的事情一无所知。海梅克夫妇向他告知了佳广离世的消息。“韦伯听到这个消息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他可怜的妈妈啊’。”迪克说。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3
韦伯去往佳广在日本的故乡

佳广被枪杀身亡两天后,服部夫妇来到了新奥尔良州。“我对此感到十分的惊恐。”霍莉回忆说,“我本来是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儿子的,但是现在他们的儿子却被杀害了。”

丧子之痛

一夜之间,佳广被枪杀身亡的消息传遍了全球。在明令禁止手枪的日本,人们被这个消息所震惊。服部夫妇立刻采取了行动,在日本发起了一项禁止在美国可轻易获取致命性武器的运动。

“佳广的守夜结束后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请愿活动。”他们说,“美惠子在从路易斯安那飞回日本的航班上完成了活动的草案。”

而在巴吞鲁日,罗德尼·皮尔斯的审判则变成了一场媒体间争相报道的“热门剧集”。起初警察将皮尔斯无罪释放,理由是皮尔斯有权射杀“入侵者”。但是在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和日本驻新奥尔良领事提出抗议后,皮尔斯被指控犯有过失杀人罪。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4
罗德尼·皮尔斯

皮尔斯的律师努力将他的行为定性为自卫。他们宣称皮尔斯并不是一名犯下杀人罪的凶手,简单来说,他只不过是对佳广极其不寻常的举动做出了过激反应的普通人而已。同时,罗德尼的妻子,第一个开门的人——邦妮·皮尔斯告诉法庭称佳广的举止吓到了她,是她叫罗德尼把枪拿出来的。

辩护理由起作用了。1993年5月,在仅仅三个小时的陪审团审议后,罗德尼·皮尔斯被无罪释放。

庭上,佳广的父亲坐在人群之中,听着对方律师将自己的儿子描述成“一个失控的、有多动症并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吓到别人的日本交换生”。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对自己的枪支管控活动抱有信心。

“我们觉得皮尔斯也不过是美国枪支法案下的一名受害者。他被无罪释放对我们的活动没有多大影响。”服部夫妇表示。

悲恸之中的理智与坚强

服部夫妇加快了请愿活动的步伐。最终,有170万日本人在请愿书上签字。佳广的遭遇持续好几周占领了各大日本媒体的头条版面。为了帮助服部一家,迪克·海梅克也决定在美国发起请愿禁枪的活动。最后大约有15万个书面签名通过邮寄的方式汇集到了一起。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5

“迪克差不多一整年都在忙这个请愿活动的事。”霍莉说,“那时没有电子邮件,没有网络,没有‘脸书’,没有任何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社交网络,那时的一切都只能通过电话和邮寄信件的方式完成。”

1993年,由于各自运动的原因,双方家庭都出现在了华盛顿。经过数月的努力后,他们设法同美惠子的一位在白宫任职的家庭故友取得了联系,这位故友曾是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旧时室友。

克林顿总统在总统办公室接见了海梅克一家和服部夫妇。服部夫妇回忆说:“我们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并认为克林顿总统明白我们的处境。他也很希望出台强有力的枪支管控法案。”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6
克林顿总统接见服部夫妇

服部夫妇和海梅克夫妇都一致认为,除了总统个人的支持外,实际上他能做的非常有限。但是拟议的枪支管控法案经由他们的运动得以在大众中宣扬。肯尼迪总统被刺杀30周年也提升了公众对枪支管控的意识。

同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布雷迪手枪暴力预防法案”,要求对枪支购买者进行背景调查,并要求所有购买者等待五天。1994年9月,国会又通过了《联邦突击武器禁令》,该禁令为期10年,禁止制造某些民用半自动武器。

禁令颁布后,服部夫妇对皮尔斯夫妇及保险公司提起了民事诉讼。他们胜诉并获得了10万美元的赔偿,但是他们将这笔钱全部用于了在美国的枪支管控活动。

用另一种方式去缅怀

在他们的儿子被枪杀近30年后,服部夫妇依然活跃在枪支管控的社会活动中。

美国万圣节派对再现枪击案,27年前那个日本少年的死未换来美禁枪(组图) - 7
服部夫妇参与美国枪支管控运动

他们同在2018年2月的帕克兰枪击案中的幸存者见面进行了交谈,并参加了2018年3月的禁枪运动“为我们的生命游行”(March for Our Lives)以示支持。

此外,海梅克夫妇则捐献了近50万美元,创立服部佳广纪念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在明尼苏达学院的日本籍学生完成学业。

关于美国禁枪的未来会如何,迪克·海梅克表示自己无从言说。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175的羊羊噢耶 2019-10-31 回复
如果美国民众痛至麻木了,大可随波逐流随着良知抿灭而沉沦。
壞脾氣小妞Cc 2019-10-31 回复
如果美国万圣节派对上的枪击事件,还未使美国民众觉得枪支泛滥带来的恐惧。美国圣诞节可以再来几次!
阿尼哈嘻呦 2019-10-31 回复
万恶的美国,魔鬼的美国,恶魔的美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