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对华报道被指带“有色眼镜”,澳华人发声!别伤了中国人的心(组图)
【今日澳洲12月25日讯】今天,澳洲华人学者袁江(Yuan Jiang,音译)发表《澳媒对中国的错误理解》(What Australian Media Gets Wrong About China)的文章。在文中,袁江认为,澳媒对中国的报道具有“选择性”,且“叙述不完整”。
袁江称,鉴于最近的香港事件、廖婵娥与北京关系、王立强事件等报道,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里,澳媒对中国的看法急剧下降。他指出,现在很容易听到一些极端的声音,比如澳洲政客Andrew Hastie将中国崛起的威胁堪比纳粹德国,查尔斯·斯图尔特大学的Clive Hamilton将中国对澳洲的渗透描述为“无声的入侵”。
袁江表示,这些言论已散布到公众舆论中。2019年Lowy Institute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2%的受访澳人表示“非常”或者“某程度上”相信中国会在世界“负责任地行事”,比2018年度下跌20%,也比上一次最低的2008年低15%。这是该年度民调开始15年来,澳人对中国信任度最低的一次。
袁江认为,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澳媒选择性报道,对中国的叙述并不完整。可以说,中国所做的经济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因为出口企业更倾向于关注澳洲经济是否过度依赖中国。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澳洲最大的双向贸易伙伴。
2019年,澳洲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从上一年的34%达到38%,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高。此外,中国留学生也成为澳洲教育的主要支持者,每年为澳洲经济带来320亿澳元的收入。普华永道首席经济学家Jeremy Thorpe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急剧下滑,澳洲经济可能会损失GDP的3-5%。
袁江指出,不少报道只强调经济过度依赖的潜在风险,推测中国可能利用与澳洲的贸易来获得政治优势,但实际上,这种潜在威胁只是一种可能性,而经济利益却是现实。为什么部分澳媒不报道因与中国开展合作,一些澳洲公司商业繁荣的新闻。
而且,这些报道忽略了这种关系的另一方面,从经济上讲,中国也需要澳洲,比如中国严重依赖从澳洲进口原材料,包括铁矿石。Rory Medcalf教授曾表示,由于中国国内供应的局限,加上全球铁矿石供应结构,意味着中国找不到澳洲的替代品。
正如学者张维为和前澳大使Geoff Raby所言,一些澳媒的报道只会让读者想到中国“破坏基于规则的秩序”,“潜在侵略者”,而忽略了其他地缘政治参与者的历史行为。
袁江称,不可否认,每个大国在崛起时都试图对其他国家施加影响,陆克文曾表示,中国试图以某种方式影响澳洲的决策,使澳洲或变得更适应中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与其他大国在整个行动中的行为相同。
袁江表示,澳媒选择忽略英美两国对澳洲政策的影响,但为何对中国区别对待,他指出,似乎有些报道更关注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不是现实,他甚至认为,部分澳媒在一些争议话题上,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那么,澳洲是否因此类报道受益,答案是不,加剧的舆论将无形中影响澳洲对中国投资和学生的吸引力。
悉尼大学教授Salvatore Babones承认,中国学生的注册人数已经下降,到今年5月底,澳洲华裔学生的入学率仅增长2.4%。同样,英国《金融时报》记者Jamie Smyth也表示,有迹象表明,6月季度发放的中国学生签证减少。
袁江认为,这两份报告都预示着不断恶化的舆论开始影响中国人,甚至破坏了中澳关系。自2016年以来,澳洲总理再也没有访问过中国,达到建交以来最低潮。
袁江称,为了对此改革,希望澳洲政府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不要对中国的官方言论抱有敌意。澳媒应该多与华人互动,让他们拥有发言人,积极融入澳洲社会,让澳洲人听到每个人的声音。
作者袁江:博士生,目前在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隶属于QUT数字媒体研究中心。
(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