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123

中国反制限制五家美媒 新华社:美国自取其辱(图)

2020-03-18 来源: 综合报道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美方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中方宣布3项反制措施

中国反制限制五家美媒 新华社:美国自取其辱(图) - 1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新闻报道活动无端设限,无理刁难,不断升级对中国媒体的歧视和政治打压,特别是2018年12月美方要求有关中国媒体驻美机构注册为“外国代理人”,2020年2月将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列为“外国使团”,随即又对上述5家媒体驻美机构采取人数限制措施,变相大量“驱逐”中方媒体记者。中方第一时间就美方错误做法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表达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并强调保留做出反应和采取措施的权利。

中方宣布,自即日起:

第一,针对美方将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列为“外国使团”,中方对等要求“美国之音”、《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这5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

第二,针对美方大幅削减、实际驱逐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员工,中方要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年底前记者证到期的美籍记者从即日起4天内向外交部新闻司申报名单,并于10天内交还记者证,今后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记者工作。

第三,针对美方对中国记者在签证、行政审查、采访等方面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中方将对美国记者采取对等措施。

中方上述措施完全是对美方无理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被迫进行的必要对等反制,完全是正当合理防卫。美方有关做法专门针对中国媒体,是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严重损害中国媒体的声誉和形象,严重影响中国媒体在美正常运作,严重干扰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暴露其自我标榜的所谓“新闻自由”的虚伪性。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改弦更张、纠正错误,停止对中国媒体的政治打压和无理限制。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错上加错,中方也必将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们始终欢迎各国媒体和记者依法依规在中国从事采访报道工作,并将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我们反对的是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反对的是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反对的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希望外国媒体和记者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发挥积极作用。

为什么这五家美媒遭反制?学者:美不守游戏规则

北京时间18日零时,中国外交部宣布,中方要求5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自即日起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并要求其部分美籍记者于10天内交还记者证,今后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记者工作。中国国际政治学者1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此举是对美国此前限制中国媒体并变相驱逐中国记者的对等回应。“比起以往,中国此次的反应更加坦率和直白。它意味着未来中国在处理和美国的矛盾时将更多用美国的游戏规则来还击美国。”

据外交部官网消息称,中方的相关措施是对美方无理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被迫进行的必要对等反制,特别是2018年12月美方要求有关中国媒体驻美机构注册为“外国代理人”,2020年2月将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列为“外国使团”,随即又对上述5家媒体驻美机构采取人数限制措施,变相大量“驱逐”中方媒体记者。

因此,中方对等要求“美国之音”、《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这5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同时,中方还要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年底前记者证到期的美籍记者从即日起4天内向外交部新闻司申报名单,并于10天内交还记者证,今后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记者工作。而针对美方对中国记者在签证、行政审查、采访等方面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中方将对美国记者采取对等措施。

“来而不往非礼也”,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中方此次对美国媒体采取的措施在受影响媒体数量与具体措施上都完全对等,这显示出在国与国关系中,保持友好的姿态固然重要,但友好应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而非单方面的忍让。“如果美国让一件事没法再按照正常的游戏规则玩下去,那中方未来也会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和美国玩。”

沈逸同时表示,比起以往中方的反应,此次中国的应对展现出更多的自信,也更为坦率直接。“这说明中美关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不会再委曲求全。如果美国未来愿意接受相向而行,那当然好,但如果美国阻挠,中国也一定会还击。”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反应不是试图制造新的麻烦,而是希望借此提醒美方自身行动不当,并敦促其作出改正。只有这样,中美的媒体交流才能够顺畅和正常。“此举亦是在提醒美方,中美之间的交流不能意识形态化,不能用冷战思维去看待和处理。”

他同时表示,这件事情并不会妨碍中国的对外开放,包括对美开放。中美交流互通的空间依然存在,且依然非常广阔。双方应当尽其所能地创造条件,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彼此合作。

中国外交部在其发布的消息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中方始终欢迎各国媒体和记者依法依规在中国从事采访报道工作,并将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中方反对的是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反对的是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反对的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希望外国媒体和记者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发挥积极作用。

对此,沈逸表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是这五家媒体成为反制的对象。“这‘三个反对’ 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要求任何人与机构认同中国的意识形态,但不能允许用假象和谎言来抹黑中国。对于那些装睡而怎样都叫不醒的人,中国除了反制没有别的选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持续对中国的抗疫努力进行抹黑,并不断发出种族主义或污名化言论。3月8日,《纽约时报》在其官方推特上先后发布了两条推文,一条形容中国封城是“极大损害人们的生活与自由”,另一条则说意大利封城是“冒着牺牲自己的经济风险”,两条推特的发布时间相差不过20分钟。此举被大批网友批为“双标”和“偏见”。而早在2月3日,《华尔街日报》更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充满种族主义的评论,引发中国民众强烈愤怒。

近年来,《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还经常借新疆议题毫无根据地抹黑与攻击中国。他们声称拿到中国新疆“拘禁营”的“内部文件”,声称中国在进行大规模的种族迫害、宗教打压和强迫劳动。但这些所谓的“内部文件”经查均来自海外“东突”团体,不仅被中国官方辟谣,更有众多当事者站出指证其诸多错误与漏洞。

新华社:美打压中国媒体是自取其辱

美国国务院日前以所谓“对等原则”为借口,限制五家中国驻美媒体的中国籍员工数量,变相驱逐中国媒体记者。此举创下了世界新闻史上罕见的一国政府大规模变相驱逐别国记者的“纪录”,给长期自我标榜为新闻自由“楷模”及“捍卫者”的美国留下一个难以洗刷的污点。

美国政府相关决策者并非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回应媒体的质疑时,他们一边宣称“这只是限制人数,不是驱逐”,一边倒打一耙,反复攻击“中国限制驻华外国记者的新闻自由”,为自己对中国记者横蛮无理的打压限制寻找子虚乌有的借口。

然而,恶人先告状并不能抹杀事实真相,嗓门大也不代表占据了道义制高点。美国国务院此次对中国媒体“出手”蓄谋已久。一段时间以来,美驻华使领馆对中国媒体赴美签证申请屡屡实行冗长的“行政审查”,包括申请探亲或随任的记者家属也不放过。

待到此次正式发起“突然袭击”,美国国务院更是将法理依据、程序正义等统统抛到一边,做出种种荒谬之举。比如,既然已将中国媒体归类为“外国使团”和“政府代表”,却又宣称绝不会给中国驻美记者任何“相应外交待遇”,且还要继续以“媒体类签证”管理这些记者;再比如,明知中美两国航班往来大幅减少,仍以极短期限逼数十名中国记者尽快离美。凡此种种,有良知的美国人士纷纷表示“匪夷所思”!

有目共睹,中国媒体的驻美记者数十年如一日做的只有一件事:严格遵守美国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操守,秉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开展新闻报道;中国记者在美国既没有搞意识形态输出,也没有热衷于“挖掘黑幕”“爆料炒作”,他们的报道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遗憾的是,美方罔顾事实,我行我素,蛮不讲理。当媒体发问,你们有没有抓到中国媒体报道有问题的证据?回答是“不需要”;当被问及“很多国家也有国有媒体,为什么单挑中国媒体打压”?回答更为赤裸裸:“这次就是要针对中国。”

透过美方一意孤行的强硬态度、咄咄逼人的施压招数,明眼人看得到其深层的虚弱和不自信。曾几何时,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所谓“普世价值”还是美国向全球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和展现“软实力”的一张王牌。如今,美国却因为丧失了实力自信、体制自信,逐步发展到患上“意识形态入侵”妄想症的地步,甚至试图通过大量驱逐别国记者来制造寒蝉效应,为外部世界报道和认知美国建起一道“隔离墙”。

实际上,美国政府打压中国媒体不仅丝毫无助于解决自身问题,还向包括美国同行在内的全球媒体发出信义尽失之信号,是自取其辱。眼下美方最应该做的是立即采取措施纠正对中国媒体贴歧视性标签、限制中国记者数量、对中国驻美记者设置签证障碍等错误做法,保障中国媒体驻美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不要执迷不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豬頭肉 2020-03-18 回复
这就对了嘛。 同样也要调查驻中国包括香港在内的美国记者的危及中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