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199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2020-08-04 来源: 吴景亮 评论0条

2016年笔者曾经为姜长庚老师写过一篇专访《瞬间与永恒》,没想到日月如梳,时间一晃眼就四年了。都说是“岁月静好”,但姜老师却是在“静好”的岁月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 1

姜长庚兴奋地举起奖杯。

2017年获“郎静山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中华艺术金马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第三届亚太国际摄影艺术展金鹰奖终身成就奖”, 2019年获香港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年度摄影十杰”,2019年获“全球华人摄影十杰”(新闻系列),2019年获香港国际摄影十杰(综合类),2019年获“全球艺术家联盟第二次代表大会“杰出摄影艺术家”,2020年第三届香港国际摄影艺术展特邀评委嘉宾。

已经年逾古稀之年的他,一直在默默地努力和付出,一直在自己的事业上,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天才出于勤奋

笔者再一次在他的家中,看到了他拍出一张又一张获奖作品后面的努力和艰辛,热情和付出。

这个三房一厅的居室,也就成了他的摄影工作室。一个房间放满了几十年来用过的近百架各式各样的照相机,一个房间放了几百件用来拍照的道具服装,客厅里也放满了他的各种收藏和摄影道具,连大厅旁边的小花园,也被他改造变成了他的制作间,摆放了四台电脑用来处理大量的摄影照片。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 2

作品《飞驰》。

在朋友的面前,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低调沉稳。虽然我们已经认识了很长时间,但他的话依然不多,对于过去作为职业摄影师的背景和在国内国际上获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奖项,也只是轻轻的带过,更多的是分享他五十年来的摄影心得。

当然,作为一个享誉国际的著名摄影师,有关他的事迹报导,都可以从各种的媒体和报导中读到。

姜长庚2016年获得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金像奖的时候,已经是他连续三年获得这项摄影大奖的殊荣。而2017年,他更是荣获了“郎静山终身成就奖”,事业再攀高峰。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 3

作品《星轨》。

记者认真地查看了很多有关姜长庚老师的资料,再和姜老师品茶详谈一番后,试图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摄影界前辈的形象,追溯他的人生轨迹:

姜长庚自幼酷爱艺术,15岁爱上摄影。1971年处女作《灭虫》发表在当时最权威的《人民画报》上。

一个人,他的摄影事业从15岁开始,并整整用了逾半个世纪的时间为之努力和奋斗。他的专注,他的热情,他的进取,他的追求,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呢?

从1979年凭一幅《铁环声声》的作品摘取了中国第二届全国体育摄影比赛二等奖之后,他就在中国连连获奖:

1980年,作品《辛勤》获香港专业摄影杂志比赛金奖,这也是他摄影生涯中的第一块金牌。

1981年,作品《探索》再获香港专业摄影杂志比赛第一名。   

1983年,作品《珍珠果盘》获华东大奖。

到了1984年,在全国“ 即时摄影大赛”中,他又凭作品《成功之路》摘取了广告一等奖。接着在1986年,他的作品《探索》,又获得了上海第一届国际摄影展金杯奖。

1990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由美国柯达公司赞助的“姜长庚摄影艺术展”,开幕式有逾千人参加,姜长庚把全部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献给了亚运会。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 4

作品《千年等一回》。 

到1996年出国前夕,姜长庚又获得了中国摄影界的最高荣誉——中国摄影家会颁发的第一批“中国摄影30年荣誉奖章”。名字列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姜长庚除了作品多次获奖之外,他从1985年开始,连续三年应邀进中南海,拍摄中国领导人生活与中南海风光,并拍摄中国领导人的照片,包括邓颖超,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熔基,吴邦国等。能有机会为这麽多的名人和伟人拍照,不能不让人敬佩他的摄影技术。

敬业乐业立业    

人老心不老的姜长庚老师不仅摄影技术好,又有敬业精神,口碑很好。他曾经跟中国很多的大画家合作,为他们翻拍画作,出版画册。特别是他为大画家刘海粟拍完画册后,和刘海粟成为了至交。当时,刘海粟为了答谢姜长庚对他说,请在我的这些画里挑一幅吧。姜长庚想了想后说,我正要出一本摄影集,能为我题几个字吗?刘海粟爽快地答应了。

大师刘海粟的画和字都很贵,当时是六万港元一个字。他写的“姜长庚摄影艺术”这七个字,价值是四十二万港元。

这七个字的墨宝真迹,姜长庚一直保存着:“这几个字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

采访当天,在姜长庚的家里,他向我展示了多年来与之合作过的名人和大师级画家的题字或画作,包括吴印咸,黄绍芬,徐中定,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程十发,范曾等。

如果说,姜长庚的这些成就是在1997年移民来澳洲之前所取得的。那么,姜长庚在定居悉尼五年后的复出,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获得了几十个奖杯,不能不归功于他深厚的摄影技术和创作激情,而他的敬业乐业精神,也都是被同业一致称赞,有口皆碑的。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 5

作品《古塔之迷》。

在谈到摄影作品的拍摄和制作时姜长庚表示,现在有很多的作品有太多的后期加工,这不利于真正的摄影技术的提高。他自我的要求甚高:大多数的照片不用PS,即使拍摄600长焦镜也不用三角架。他表示,《探索》是1980年拍摄的,用反转片九次曝光在一张照片上。当时的技术还没有电脑和PS,全部是手工拍摄,也不用暗房处理。2015年和2016年获金像奖的《母爱》和《又见平瑶》,也是原装拍摄,没有加工过的作品。

难怪当年刘海粟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内涵,有诗情画意,独具一格,国内一流,达到国际水平”。

事实上,姜长庚2003年在悉尼举行的“姜长庚摄影艺术展”,吸引了200多人出席开幕式。2005年在悉尼举行的“悉尼人像摄影展”,又在悉尼引起了轰动。因为,悉尼华社几乎所有的名人,都成了他拍摄的对象:包括新武侠小说鼻祖梁羽生,首任中国驻澳洲大使,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新州上议员;当然,就连澳洲总理何华德,前总理霍克,新州州长卜卡,悉尼市市长摩雅等政界的一众名人,都在他的镜头下,再现光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11月对澳洲进行国事访问,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悉尼,姜长庚老师都是中国大使馆指定的中方摄影师。他在澳洲华人摄影圈的专业水平和在业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岁月静好享人生

姜长庚在悉尼声名雀起后,他的摄影作品已经被不少人收藏。在悉尼的几次慈善拍卖中,姜长庚的四幅摄影艺术作品,先后共拍卖了12000澳元。姜长庚又全部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他表示,能够为慈善公益出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光荣。

事实上,姜长庚老师多年来一直都在为悉尼的华社举办的各种活动拍摄,很多时候,他甚至是义务地为社会付出,不计报酬。

天地悠长 岁月无庚——记悉尼著名摄影师姜长庚 - 6

作品《角马过河》。

在2016年9月份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姜长庚获得的由澳洲前贸易部长罗比(Andrew Robb)亲自颁发的“澳洲杰出华人摄影艺术贡献奖”,应该可以看作是澳洲政府对他近20年来,对宣传澳洲,推动澳中友好关系所作出的贡献的肯定和表彰。

这些年来,姜长庚老师在摄影之馀,还一直保持着他收藏古玩、青铜、瓷器文物字画的兴趣爱好,并且收获甚丰。

记者在他家参观时,姜老师就展示了部分的藏品让我开“眼界”,包括一件一米多长的青铜战马战车、明朝的瓷器、清朝的花瓶等。

姜老师表示,收藏古玩文物的初心就是:“喜欢”,所以,见到喜欢的,就会想办法买下来。自己也在这方面投资了不少,不过,并没有太多考虑是否升值的因素。其实,个人的喜欢,有时确实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另外,姜长庚老师还习书法、画画,家里就专门辟了一个空间来练字绘画。宅家的日子,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写写画画”,作品也挺有趣的。

也许,作为一个摄影师艺术家,有些兴趣和爱好会与常人有所不同,但艺术的鉴赏力却也会有共通之处。对于陶冶性情,感受生活的一种爱好,往往就是提高一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姜老师对镜头的把控,对焦,也会是相得益彰的。

摄影,其实就是一种瞬间的艺术,但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又能给人们带来永恆的艺术欣赏价值。在瞬间和永恆之间,摄影师姜长庚就扮演了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只有当谈到摄影、谈到作品时,姜老师才会打开“话匣子”,娓娓道来:

“目前如果是参加国际摄影比赛,通过一次性的摄影拍出来的照片,要想获得金奖,的确实非常难的。”

“因为我从15岁就开始学习摄影,基本上是用传统的胶卷来拍摄,养成了一次性的拍摄习惯,机会只有一次。所以,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我的获奖作品《飞驰》,就是实景的拍摄,速度15份之1秒、感光200度、光圈F8,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拍摄而成。而《大迁徙》和《角马过河》等获奖作品,也是在非洲实景拍摄的,没有任何的PS,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原创作品。可惜,这样的原创作品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随着数码相机和电脑的PS技术的日益完善,更多的作品都已经是由多张照片合成的,这其实已经是超出了传统的摄影技术领域了。这应该称之为另一个新的领域了。”

的确,最新的摄影器材和电脑的后期制作,已经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摄影认知的概念。但笔者更为怀念的,则是更为传统的摄影作品。

所以,很是欣赏姜长庚老师的摄影作品,更敬佩他的人格魅力和助人为乐精神。笔者愿以一副嵌名对联表示敬意:

“天地悠长,岁月无庚。 ”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