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到台前 七旬“老虎杨”重返战场(图)
在篮球职业联赛中,“back to back ”(背靠背)指球队连续两天在不同城市客场作战,这种赛制的出现源于资控方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比赛场数而采取紧凑的赛程安排。近日,这个球赛中的专有名词被用来形容中国外交系统对欧洲的“接力式”访问。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中共政治局委员、外事委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8月末至9月初接连对周边及欧洲7国高密度出访令外界直呼意外。
70岁的杨洁篪紧随王毅之后访问欧洲,这种安排非常少见。 (AP)
就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压力以及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面对面外交几乎中断的外交形势来说,王毅的超长外访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而对于杨洁篪来说并非如此。
9月1日至4日,在王毅刚刚欧洲5国之行后,杨洁篪即接连访问缅甸、西班牙、希腊三国,这种交叉访问而非一次性访问多国,从效率安排上并不符合常规。对此,媒体称这种安排是出于“双保险”考虑,不过“双保险”是“保险”什么?杨洁篪又因何需要承担与王毅外长相近的角色呢?
不得不承认,王毅的欧洲之行可能并不如北京原本所期待的那样成功,至少说服欧盟不要在中美博弈之间选边站、接受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的“连横”计划。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指捷克参议院议长米洛什·维斯特奇尔(Miloš Vystrčil)访问台湾风波,因为很显然该事件乃是美国、日本、欧盟、台湾等重组全球产业链的既定计划。
在此“意外”背景下,杨洁篪的欧洲之行显然是要肩负逆势扭转中欧关系的重任的。这充分说明了一点,中国目前的外部局面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阻力重重,而外交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
事实上,北京近年已经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2018年3月份,杨洁篪卸任了国务委员,由王毅官升半级兼任该职。而实际上,北京早于数月前便在2017年十九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杨洁篪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打破了上一届的惯例(杨洁篪成为继已故“外交教父”钱其琛之后,首位进入中央政治局的外交官员),意味着当时已满67岁的杨洁篪确定不会退休,而会在中国外交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驻美大使出身的杨洁篪被认为是中美关系恶化背景下,中共最高领导层的核心智囊。他随后被证实担任中共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并作为习近平的出行标配成员而随时陪同出访。
在此次欧洲之行前夕,2月29日至3月4日,杨洁篪以中共政治局委员、外事委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应邀访问了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亚三国;6月16日至17日,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在夏威夷关门会谈,这是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以来,首位走出国门的中国高层领导人。8月19日至22日,杨洁篪又先后到访新加坡与韩国,宣布中国“线下”外交正式重启。随后王毅露面广西、海南接见外国来访人员。
杨洁篪在2020年的活跃度与之前两年“幕后”角色大相径庭。过去2年,杨洁篪仅在2019年6月第六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与当年12月对乌干达、刚果(布)、塞内加尔的正式访问中才以中共政治局委员、外事委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外出。
杨洁篪今天在中国外交中的角色可见一斑。当然,此外因疫情原因等,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坐镇中南海而难以似往年外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杨单独出访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