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294

扫码支付“受宠”纸币遭“嫌弃” 中国央行规范现金收付弥合数字鸿沟

2020-12-16 来源: 路透社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路透北京12月16日 - 居住在中国山东省一东部城市的马先生近日在购买日常消费品时,遭到了商户“软性”拒收现金:支付现金可以,但扫码支付价格更优惠。

扫码支付“受宠”纸币遭“嫌弃” 中国央行规范现金收付弥合数字鸿沟 - 1

2020年11月2日,北京,一家市场内摊位前的数字支付方式二维码。REUTERS/Tingshu Wang

近年来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电子支付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现金收付环境产生了新的影响,部分经营主体拒收人民币现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中国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周二在媒体吹风会指出,当前拒收人民币现金这一现象有三个方面的新特征。第一,部分医疗、出行、水电、煤气等基本的公共服务,以及普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由原本的面对面线下产品逐步变成线上办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现场的服务,全部线上。

第二,不少非接触式等新消费模式并没有考虑现金收入的需求,造成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消费及支付存在障碍。第三,一些商户服务人员热衷于引导顾客安装APP、关注小程序,容易产生歧视、排斥现金的情况发生。

该负责人指出,中国大国经济特征明显,综合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人口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判断,现金将长期存在。同时,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年龄结构、生理状况、习惯的偏好等方面看,一部分老年人还是比较难以较快的适应电子支付。

“人民银行进行的现金使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约有13%的居民主要是通过现金进行支付。 ”该负责人称。

弥合数字鸿沟

现金支付的刚性需求与拒收人民币现金是中国社会存在的“数字鸿沟”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即一部分群体处于数字化服务的“雷达”范围之外。这引发中国监管层的重视。

中国央行周二发布第18号公告,对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造成“数字鸿沟”。

“支付工具的数字化是货币演进的总体趋势,人民银行鼓励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发挥各自优势,满足不同市场的主体、不同场景的支付需求”。上述央行负责人称,开展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并非“一刀切”,而是围绕公众日常生活需要,针对不同情形提出不同要求。

第18号公告聚焦于公众日常生活消费的高频场景,明确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大中型商业机构、小微经济主体以及线下无人销售、线上网络经营等不同现金收付主体、不同场景、不同支付方式下的现金收付要求,进一步厘清了拒收现金行为边界。

“9月以来我们开展了专项集中整治,从目前的情况看,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该负责人称,“目前部分分支行正在梳理、研判,还有走法定程序,判别是否要开一些罚单。”

各类支付方式应保持合适比例

央行另一位相关负责人在吹风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发展,整个现金流通规律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从总量角度讲,虽然流通中的现金总量每年上升,但实际上是流通中的现金占GDP的比重实际上是在稳步下降的。

另一方面,现金的流通速度或者周转速度是在减慢。“我们初步判断,这个(变化)是比较大的,但减慢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在研究。”他称。

第三,央行曾于2018年做过现金流动环境调查,在零售支付领域(比如日常消费),现金、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基本各占1/3。而今年的初步调查结果则显示,现金支付比例已经降到10%左右,部分地区甚至更低。

该负责人指出,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还是数字鸿沟问题,现金和其他支付手段可能还需考虑一个合适的比例。

“现金是有一整套流通和服务体系,如果交易量很小,就会影响到用现的顺畅程度和体验,或者我们要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是会比较高的,”该负责人称,“这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关注的方面,未来也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