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047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2021-01-20 来源: 网易号 原文链接 评论51条

本文转载自网易号,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老是有人鼓吹国外物价便宜,市场自由啥的,本兔我就不乐意了,难道我经常面对的离谱物价是假的吗?比如生姜这种中国人和澳洲人都十分喜欢的调味蔬菜,在澳洲经常会卖出“天价”,动不动就50多澳元一公斤,大家都直呼吃不起。

你以为生姜贵只是个短期现象?才不是呢,很多国人不了解的是,跟中国短暂出现的“姜你军”现象相比,澳洲的生姜价格常常高位,年年“姜军”,堪称澳洲“常胜姜军”。按理说,澳洲作为一个国土广袤的农业大国,市场经济如此的自由,区区生姜价高,应该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呀,为啥这“常胜姜军”问题都持续小几十年了,仍然是一筹莫展,反而趁着疫情的掩护还愈演愈烈了呢?原因就在于,澳洲政府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在澳洲国内的很多情形下不仅不自由,反而还显得十分“专制”。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因为某些非市场原因,近期澳洲龙虾价格暴跌,使得人们实现了短暂的“龙虾自由”。这两种商品价格一降一升背后的因素,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

龙虾,“自由”!

近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澳大利亚龙虾出口遇挫,全国各地已经捕获的数百吨龙虾,只能低价寻求在国内市场消化。此前,超过九成的澳洲龙虾会出口到中国,随着中国停止进口,导致澳洲国内市场的海鲜供过于求,澳大利亚两家著名超市也一度打出了20澳元一只龙虾的促销广告,引来人们抢购。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1

清仓大甩卖

这就是“澳洲龙虾自由事件”,只不过这种自由就像考拉(别称:无尾熊)的尾巴一样,短暂而又无法掌握。等到因措手不及而积压的库存清完了,龙虾价格就会重新回到高位。

与龙虾价格跳水导致的刹那自由相反,同一时期的澳洲生姜价格却涨上了天,价位直逼生鲜龙虾。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2

生姜,“专制”?

如果在澳洲待得稍微久些的话,感觉每隔一段时间,澳洲“姜你军”这个话题就要被提起一下,几乎年年如此。可是大家一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一直默默承受着畸高的价格,糊里糊涂地付钱,一脸懵逼地吃着天价姜。今天,本兔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澳洲“常胜姜军”现象到底是咋回事。

一般来说,一件常见商品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通常有三个原因(这仨因素还经常混在一起出现):

1、数量少,产量难以提高(如:突破人工养殖之前的鱼子酱);

2、智商税/Bigger费(如:奢侈品,钻石等等);

3、形成垄断,人为抬升价格(如:芯片、大飞机等高科技产品,垄断初显成效的外卖和打车,还有想垄断但是基本胎死腹中的社区团购)。

那么,澳大利亚的生姜属于什么情况呢?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富含辛辣和芳香成分,药食同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生姜起源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原产地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起源于中国或印度,然后由这两地走向世界。澳洲最早的姜,就是中国定居者在19世纪初带到澳大利亚的,其后华人在澳洲延续了生姜的烹饪和药用传统。

澳大利亚的生姜商业种植最早于1940年代在昆士兰州东南部的Buderim开始,那里的亚热带雨林环境和肥沃的土壤,为澳大利亚的新鲜和加工市场每年种植8000吨生姜提供了理想条件,昆士兰州东南部地区也成为了澳大利亚生姜的主要产区。虽然澳洲其他地区也适宜生姜的种植,但是一直以来澳洲生姜的生产还是主要局限于昆士兰州的东南部那一小片区域。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3

在2016年,全球共生产了374万吨鲜姜,其中三分之一(131万吨,价值10.38亿美元)用于出口(FAO数据)。从全球市场上来看,澳大利亚生姜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全球份额的贡献不足1%。目前,总数约为20-30个的生姜种植者代表着澳大利亚的生姜种植产业,其种植面积约在150-180公顷之间。Buderim Ginger Ltd.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生姜加工厂。这家工厂通过生产配额和定价系统,控制着加工用生姜的质量和数量。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4

各种姜制品

近年来,澳大利亚生姜的平均总产量为8000吨,其中约60%的产量供应给澳大利亚国内生鲜市场,40%的供应给加工市场。2017年,澳大利亚的生姜种植者从180公顷的土地上生产了9850吨(澳大利亚生姜产业协会,AGIA),主要用于国内生姜市场。

澳大利亚生姜农场每年出产的生姜价值为2400万美元,加上深加工的产业,每年还能增加5500万美元的产值。以产出较多的2017年为例,当年出产的9850吨生姜四舍五入成1万吨,价值如果为2400万美元,那一吨生姜的价格是2400美元,一公斤姜的价格为2.4美元,约为3.2澳元/公斤。以平均产出为例,8000吨生姜价值如果为2400万美元,那一吨生姜的价格是3000美元,一公斤姜的价格为3美元,约为3.9澳元/公斤。

为了满足需求,虽然大多数澳洲姜农现在一年四季都在种姜和收姜,但是生姜在全年的产出是不均衡的,其收获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2月和3月进行的早收季,这时的根茎较小,辣味较淡,且纤维含量最少(其实就是鲜姜或嫩姜);另一个是在6月和8月进行的晚收季,这时的根茎较大,纤维较多,味道也更辛辣(即老姜,姜还是老的辣指的就是这个)。其他时间虽也有收获,但是产量很少。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5

澳洲生姜的主要收获时间

所以,由于不同季节的生姜供应量有波动,姜的价格会在一年之内起起伏伏。比如当下的1月份,就是澳洲本地姜青黄不接的“断供”时节,因此姜的价格在此时连创新高貌似也就可以有个体面的解释了。

只不过,貌似这个季节性产量起伏的客观因素仍然不足以解释澳洲姜价常年居高不下的原因。那么,咱就来把上述通常导致商品价格高涨的三个因素套在澳洲姜的头上,逐个分析一下。

“常胜姜军”的成因?

姜的产量少,且产量难以提高?

产量少是确信无疑的,但是产量难以提高却是不成立的,因为澳洲有大把的适宜区域种植生姜。但是不知何种因素,澳洲有这么多的适宜土地,姜农们却不约而同地不去扩大生产,使得生姜的种植面积常年在一个固定范围内摇摆。

大家交了智商税/Bigger费?

智商税/Bigger费这个原因,在大多数时间对生姜这个商品是不成立的。虽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一现象全世界的种植者都难以免俗,但是澳大利亚历来留给大家粗犷土气的印象却不会因为从业者的几声自夸吆喝就轻易改变。就像澳洲的奢侈品品牌长期缺位一样,大部分澳洲农产品根本不可能像“底蕴深厚”的欧洲奢侈品那样通过提升购买者的附加Bigger而身价蹿升,一般只能以量取胜,典型的比如奶粉和红酒。不过好在澳洲地广人稀,哪怕是以量取胜,卖卖资源和农产品,也能获取高额的收益,小日子过得还是蛮不错的。至于在农牧产品上收高额智商税攫取超额利润的想法,我看还不如洗洗睡,毕竟“文化底蕴”这个事吧,主要得靠时间来凑。

其他原因?

那么,其他农产品都可以靠着以量取胜的大规模生产摊薄成本,惠及澳洲民众,为啥生姜就不行呢?

首先,因为生姜不是必需品,无法做到像米面肉蛋奶那样不可替代。

其次,生产上不具备成本优势,无法像米面肉蛋奶那样通过工业化生产取得的低廉价格获取海外市场,而本国市场人口太少,内需又不足以维持薄利多销,形不成规模优势,进入不了正向循环。

那么,澳洲生姜产业的最终结果只可能有两种:坚持自己生产,民众忍受高价;放开大量进口,民众享受低价但是忍受行业受人挟制的状态。

当然,也可能有第三种结果:放开进口低价姜,在国内仍然卖高价。虽然进口的成本低,但是中间商可以通过“讲故事”加码卖出高价啊,双赢(指买办/中间商和出口方赢),皆大欢喜嘛。然后利益受损的消费者们继续躲在网上讨论:为啥进口姜/车卖这么贵?(这情形大家瞅着眼熟不?[抠鼻])

垄断真香

当然,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澳洲选择了自己生产,并且常年控制种植规模和行业人数。这其实就是垄断,整个澳洲的生姜价格就掌握在这二三十个生姜种植者的手里,而且还不允许从国外进口生姜。除了名义上的担心外来生姜带来入侵物种和病菌,最主要的应该还是怕冲垮澳洲生姜从业者的既得利益群体(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上大概有几百个从业者)。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6

澳洲姜农愤怒抵制进口姜

这么一来,其实就是事实上的人为垄断抬升价格。因此澳洲生姜的价格长期维持在高位,以维持生姜从业者的利润,随便遭点什么灾或者不是收获季节,生姜价格就进一步往上飙,引得大伙年年感叹,却没啥办法。

如何打开“姜局”?

短期解决办法:去超市买瓶装生姜,价格基本不受季节影响。国际大公司实力强,可以不鸟澳洲的生姜产业协会,而且因为产地多元化,可以从中国印度等生姜生产大国采购,因此价格很低。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7

长期解决办法:可以完全按照美国和澳洲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引入充分竞争,打破昆士兰一小块地方垄断和操控整个澳洲姜价的局面;或从国外直接进口质优价廉的生姜(造不如买);或放开行业管控,增加澳洲国内新的竞争者逼迫既得利益群体(现有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价格;或大量引入新移民,提高消费市场容量,摊薄生产成本。

不知怎么回事,这些 “长期解决办法”,说着说着竟让本兔有种当年美国给中国灌“经济自由主义”迷魂汤的感觉,难道这就是成长的感觉吗?[笑哭]

什么 ?以上这些办法都不想要?还想降低生姜的价格?

想什么呢,天下哪有这等只获益不付出的好事。想要拥抱资本主义,就会得到资本主义的全部。

所以,分析来分析去,归根结底澳洲的“常胜姜军”问题是一个体制问题(手动狗头),即市场不自由,竞争不充分造成的“生姜专制”。

澳洲国内都实现龙虾自由了,区区生姜却长期自由不了,这是为什么?(组图) - 8

我提出的方案比很多反华“经济学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本兔觉着自己也有当狗头军师的潜质呢

正经办法

以上的调侃归调侃,生姜太贵的时候,去买个瓶装姜过渡一下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在家自己种个姜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网上有大把教大家种姜的视频教程,随便找个花盆啥的就可以在家种,这也是个怡情且省钱的好办法。

近年来,中国移民越来越多,在澳洲开设农场的也不少。生姜这么高的价格,其中的利润空间也可想而知。随着华人加入澳洲生姜农业生产,必然会削薄生姜产业的利润,虽然做不成白菜价(澳洲白菜也挺贵),但是把这畸高的生姜价格稍微压一压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一点感想:这种走到哪里都要拉着当地人一起卷一卷的习惯,大概就是吾等做题家们被后天培养出来的劣根性吧(再次手动狗头),哈哈哈哈。

本文转载自网易号,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1)
Blackdragon 2021-01-20 回复
今天通利生姜69澳币一公斤! 我朋友家十几个花盆种满了生姜,绝对土豪。 他说种生姜太容易了,首先要投入本钱(去超市买几块贵出心脏病的生姜),把姜分成一块一块的,最好是完整的一截生姜,把生姜埋到土里,剩下就是浇水了,生姜长大后最好要堆土几次,不能让生姜根茎露出来。
无党派 2021-01-20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土澳居民AU 2021-01-20
打算种了
土澳居民DNhy5 2021-01-21
小编是内地的
悉尼小白熊鞋子包包清洁修复 2021-01-20 回复
澳洲的生姜真的是我出来之后长见识了
tokie 2021-01-20 回复
废话。姜葱龙虾都要用到很多姜,姜能便宜吗?
Alaska 2021-01-20 回复
澳洲常年控制种植规模和行业人数,整个澳洲的生姜价格就掌握在这二三十个生姜种植者的手里,而且还不允许从国外进口生姜。一一一一 难怪,前年有人在国内有生姜货源想卖到澳洲,联系了好几家澳洲的进出口公司都被拒了,原来如此 😑
YLB 2021-01-21
0708年還有從中國進口的,高價的時候大約$11左右,低價的時候大約$7左右。
jaaagin 2021-01-20 回复
什么叫垄断所以是市场不自由?就是因为市场自由所以姜才会形成垄断啊!本来不同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就不同,姜的这种情况已经是实现了这个产品的完全竞争了。不然按你说的大家也去做一下姜生意试试呗?试试跟他们竞争,短期内价格是会下降,然后供过于求老板不赚钱很快又一堆老板退出市场,又会回到现在的局面了🤷🏻‍♀️自不自由是看你是市场经济还是政府干预,不是看你民众有多少金钱自由去买东西好吗?补补经济学吧。除非你政府干预强行降价给补贴,那么卖方和买方都能同时收益。但是政府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到姜身上呢?不干预不也卖得好好的吗?姜的需求弹性本就不是很大,不会因为价格下降哗一下很多人买,政府干预反而造成无谓损失,顺其自然的经济效益会更高。
3388 2021-01-20
你说的不完全,进口补充,可以调节价格呀
jaaagin 2021-01-27
最大的问题就是姜在澳洲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澳洲人虽然也喜欢吃姜,但是用到新鲜姜做的料理并不多,罐头姜腌制姜的需求更大)很难做到薄利多销 会想进入这个市场的供应商不多 自然就会给少部分供应商控制了价格 这个和本地生产还是进口没有关系 不改变市场的消费规律强行降价不是不可以 但是做了薄利做不到多销 供应商很快就会觉得辛苦一年也赚不到多少然后就退出市场了 接着又会回到少数供应商控制价格的局面。 如果要改变可能只能在华人商圈改变 但站在商人的角度 澳洲的市场价格可以卖得那么贵我为何不卖贵一点呢? 反正那个贵也是有人买的 最后愿意拉低价格卖的华人商人也并不会多 所以政府不出政策这个价格要改变是很难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