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教育政策并没有变天(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国际教育政策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教育部也在通过不同的场合表达对国际教育、出国留学的支持。
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会被一些学校以及家长朋友问到,现在国际教育政策是否转方向了,国际学校是否有前景,孩子是否还需要出国留学等等。因为大家注意到,深圳哈罗官方对外宣布,按照政府教育新政策的指引,将对毗邻校区内高端民办学校的办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即暂停民办学校1-9年级阶段办学许可的申请工作。而海口哈罗因无法用培训资质办国际高中,正在申请普通高中办学资质。
在香港上市的枫叶教育,近期所公布的2021年度财报中提到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非营利性幼儿园,从上市公司当中剥离,但学校不是关停而是会继续经营。枫叶教育是国内一家大型教育集团,其国际教育在国内具有比较大的规模。根据枫叶教育财报,今后将重点发展高中教育,并将原有体系内的餐饮、服装供应链对外,将枫叶品牌打造成专业的餐饮和职业装品牌。
这些消息出来后,给国际教育业内和家长们带来不安,加上一些舆论的推波助澜,导致对国际教育产生诸多的担忧与顾虑。
针对这些顾虑,做下简要分析。首先来看,深圳哈罗暂停民办学校1-9年级阶段办学许可的申请工作,是因为根据最新政策,义务制教育阶段内的民办双语资质暂停发放了,很难获得新的办学牌照。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1-9年级属于义务制教育阶段内,国家对教学有统一的标准要求,也不能引进国际课程。在这个阶段内,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可以招中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顶多是融入了国际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深圳哈罗不再申请义务制教育阶段内的办学许可,但并不意味着国际教育政策的改变,因为义务制教育阶段内本身就没有国际教育存在的空间。由于形势的变化,民办学校比较难获得审批。但即便获得审批,1-9年级教学核心内容是需要和公立学校一致的。
而随着义务制教育阶段内学校运营要非营利,以及幼儿园不能上市等诸多法律的限制,枫叶教育将这部分的资产进行剥离,也是为了合规进行调整,跟国际教育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
再来看海口哈罗放弃用培训资质办国际高中,转而申请普高办学资质之事。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相关背景。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国内约七成的国际学校、国际部采取了培训资质而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双减之后,培训机构的设立审批比较严格,导致用培训资质做国际高中的路径被堵死,但这对现有用培训资质做国际学校并没有产生大的冲击。
用培训资质办学校模式的产生,是由于现有中外合作项目举办要求比较高,比如中方需要学校机构,这意味着除非有现成的学校可以和国外一所学校合作,一个单独的机构比较难用这种方法独立获得办学资格。同时,中外合作项目还需要开足开满国内会考课程,这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业压力。而用培训资质办国际学校,通过开设国际课程获得国外考试证书,对申请国外大学没有任何障碍,比较方便也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就读需求,导致办学模式在国内盛行。
因此,海口哈罗是受到了双减政策导致培训机构获批困难的影响,跟国际教育政策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
我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及观察全国各地的国际教育政策,会发现政策的实施具有比较大的弹性。支持和限制国际教育的发展均在合规合法范围内。而在国际教育市场低迷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区域在支持国际教育的发展。比如苏州中学得到了当地教育局的审批,前不久对外宣布新设IB课程。
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国际教育政策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教育部也在通过不同的场合表达对国际教育、出国留学的支持。在出国留学人员超过八成学成回国的情况下,以及中国家庭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国际教育在中国仍然得到了支持,仍然有刚性需求。
中国国际教育法规依据主要有2003年所颁布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家对留学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教育部官员多次对外提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仍然是中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
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从2009年开始持续增长,一直到2019年是处在上升阶段。2020年开始下滑,但这些下滑并不完全是疫情所影响,也跟出国留学政策并没有多大关联,而是留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出国留学的动力在削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在日韩两国是有前例的。
由于出国留学人数会在下降,导致国内的国际学校在招生方面会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国际学校被淘汰出局是必然的。但这些跟国际教育政策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的国际教育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但行业内的竞争则无疑在日益加剧。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