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4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189

酒仙与酒鬼的区别——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赏析

2022-01-13 来源: 史双元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李白写诗和喝酒都十分飘逸,有仙气,当时的文艺青年对李白非常崇拜,有个姓张的青年士子,崇拜李白到亦步亦趋的程度,李白字太白,此生叫张碧,字太碧。

酒仙与酒鬼的区别——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赏析 - 1

李白被当时的大人物贺知章夸为谪仙,一锤定音,从此,世人都以谪仙来解读李白。

仙,不一定专指长生不老,不一定专指道教修炼者追求的果位,很多时候,“仙”的状态,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气质,脱去负累,无所牵挂,而喝点小酒,微醺,将醉未醉,是飘飘欲仙的最佳酝酿。

实话实说,李白好酒,是中国人都知道,文学家好酒,他不是独一份,但他喝得最潇洒,最有范儿。

一般人只注意到李白潇洒恣意的一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没有注意,或者有意忽视了李白收放自如、张弛有序的一面。在大多数的时候,李白其实是有节制的,这就是为什么李白成了酒仙,而没有变成酒鬼。我们可以从他的一首诗中的一个字来体会这种区别。这就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一个人一辈子拘束,就成了套中人,活得也没意思,但一辈子贪杯,没有节制,没有理想,也是不堪之人。李白这首诗就是放纵与节制相结合的典范态度。

这首诗语言通俗有趣,以兴遣词,用词也不避重复。表现了诗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让我们跟着太白到山中,体会一番天席地幕,盘腿倚石,在落花缤纷的草地上举杯欢饮,忘形尔汝的境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两人对酌山花开”,开头交代酒聚的人物、场所和环境。

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或“举杯邀明月”,而是“两人对酌”,既不闹腾,也不寂寞。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也就是幽居方外的隐逸高人。既然是隐士,天生是逃避约束的人,自然就无需拘礼,省了很多场面上的应酬,这酒就喝得轻松。

喝酒的场地也非常别致,不是在酒旗招摇、市声噪杂的酒店,也不是在唧唧复唧唧、空间仄又逼的家中,而是在山石横陈、芳草铺地、烂漫花开的山里,不但视野开阔,环境也十分别致,有山水相亲,无俗人搅局。这种酒席是花钱也订不到的,一定是有情趣、会喝酒的人才能找到。

“一杯一杯复一杯”,写了饮酒的流畅,心情的放松,兴致的高昂,非常生动。

因为样样称心如意,就自然开怀畅饮了。古代的酒和今天的米酒差不多,大都是家酿的,酒精的度数比较低,几杯下肚,不会立刻上头,所以,还有抱着酒坛子猛灌的酒篓子,当然,李白有这个量,但不会这么喝,他喝的是个趣,找的是感觉和诗意。闲话少说,先碰一杯做见面礼;接着,我敬你一杯,你回敬一杯;然后,为晴朗的天气干一杯,为嶙峋的山石干一杯,为烂漫盛开、如此知趣的山花连干三杯。

这里,用简单覆叠的词语“一杯一杯复一杯”比任何描写都要生动,不但写了饮酒之豪爽,也表现出快乐和恣意。我们甚至能嗅到山花香与酒香混杂漂浮的气息,听到酒盏相碰的声响和“将进酒,杯莫停”的击节高歌的唱和声,对于喜欢酒趣的人,生活就这么一下子变得非常美好。

虽然度数不高,但你可不要把家酿的酒不当酒啊!“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卿”,是对亲近的人的昵称,大致等于“darling亲爱的”。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宋书·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喝酒,来访者不分贵贱,有酒就共饮,喝酒也不拘礼数,如果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李白诗化用了陶潜饮酒的典故,简化了饮酒过程的叙述,直接写醉酒时最天真、最喜感的“醉话”,古今醉态遥相呼应,妙趣横生。但即使沉醉欲眠了,依然留一分清醒,诗人又告诉酒友,且住,这个地方倒是喝酒聚会的绝佳之地,不可浪费,如果你有意再聚,我们明天再来,记得带一张古琴过来啊。

这首诗语言非常高妙。比如“我欲醉眠卿且去”这一句,用的是典故,但放在这里是天生的好句子,如家酿美酒,不用勾兑,天然生成。

这首诗语言通俗,读来朗朗上口,就像大白话,文字看似容易,却十分妥帖,只要改一个字,意境就会大相径庭。比如,最后一句“明朝有意抱琴来”,如果改为“明朝有意抱酒来”,那就真的是一对高阳酒徒,喝的就是湖南“酒鬼”酒了,可见诗中用字之妙,换一个字,意境和人格就一下子变了,诗仙就成真酒鬼了。如果改为“明朝有意抱书来”,躲到山里来复习,那就是杜甫,而不是李白了。如果是“明朝有意抱机来”,躲到山里玩游戏,那就是玩机成瘾的逃学威龙·李了。

如果你想给李白换一个人格写照,只许换一个字,你还有什么别出心裁又合情合理的构思啊?

(原文首载于江苏《凤凰大语文》)

酒仙与酒鬼的区别——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赏析 - 2

史双元

词学博士,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史双元,南京师范大学唐诗研究专家孙望、词学研究大师唐圭璋先生弟子,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他的《史教授趣说古诗词》专栏,将以当代思维解读古典诗词,力求雅俗共赏,有趣耐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