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北京冬奥里的“九二共识”与“统一方略”(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进行中,大陆观众为了谷爱凌(Eileen Gu)出色的表现所着迷,顿时成为微博热搜等网路话题。而台湾方面,赴北京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的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已于2月8日返台隔离中,她在脸书(Facebook)发文写下感触,深信“和平”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并祝愿两岸共同努力,消弭仇恨和对立,化解分裂与冲突。
由于本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与去(2021)年东京奥运会相比,两岸关系的错综纠葛,更让台湾政界和舆论平添几分政治纷扰。包括了中华队开幕进场掌旗官、竞速滑冰选手黄郁婷,赛前在网上发布了身穿朋友赠送的大陆队队服照片,引爆台湾全网怒火;黄郁婷在进场时的落寞神情,更反映了台湾反中情绪加诸在选手身上的包袱。
除此之外,大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2月5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提及“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并重申两岸“对话沟通”和“民主协商”;而洪秀柱则以“反独促统”与“中国梦不能缺少台湾”作为回应,更是触及台湾民意的敏感神经。尽管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有所缓颊,称“对话交流比对抗交恶好”,但正处于支持低迷的国民党,党内仍流露出不少批评洪秀柱的声音;民进党方面则毫无意外,绿委痛批洪秀柱是“内奸”、“政治界的黄安”,称国民党“卑躬屈膝输诚”。
事实上,以当前台湾政治氛围来看,无论哪个人物或哪个政党赴陆参加大型活动,势必遭到反中民粹的围剿,这已是台湾民选政治结构下的必然,也是两岸政治僵局的客观展现。但换个角度来看,此次北京冬奥会对于台湾参赛和与会的安排,仍然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和思维的缩影。
首先,是开幕进场对中华队的称谓。大会司仪先以英文播报“Chinese Taipei”,接着以中文播报“中华台北”;而央视直播的画面上,主播则以旁白的方式称呼“中国台北”。如此安排令台湾媒体有双重解读,有的认为大陆仍通过“中华台北”之名维持对台善意;而亲绿媒体则不怀好意地强调央视“中国台北”的称呼乃“矮化”台湾,并刻意放大日本放送协会(NHK)以“台湾”称之的对比。
北京冬奥会开幕,中华队两位掌旗官进场,左为近期陷入“中国队队服”风波的台湾竞速滑冰选手黄郁婷。中华队进场时,大会司仪播报“中华台北”,而官媒央视则以“中国台北”称之。(新华社)
然而,相较于台湾媒体各取所需式的各自解读,大陆方面组委会和官媒分别以“中华台北”和“中国台北”之名“分工合作”,实则落实了“九二共识”精神,一来既符合两岸行之多年的奥会模式,二来也达到了立场宣示的效果。这个做法可说是分寸拿捏恰到好处,令运动盛会与台海定位取得了平衡。台湾方面应该要看出此弦外之音,中国大陆仍在处处坚守“九二共识”,为冰封严峻的两岸关系留下了互动的小窗和基石。
其次,是汪洋会见洪秀柱时释出的信息。当两岸将焦点放到中共新近提出的“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时,习近平于2019年元旦提出的“两制台湾方案”,如今再度“现身”。汪洋对洪秀柱所强调的:“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相关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对话沟通和民主协商”,大致重述了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倡议。
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北京会见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汪洋重提“民主协商”,洪秀柱回应期望两岸同胞在反“独”促统的目标上继续奋进。(新华社)
必须留意的是,汪洋说话的对象是洪秀柱,而洪秀柱是台湾认同“一中”与支持“和平统一”的代表人物之一,显然“民主协商”并未消失在中共对台政策的蓝图之中,而是与“台独”做出区隔对待,将和平模式诉诸于台湾的“反独”人士。可以预见的是,以“民主协商”为内在核心的“两制台湾方案”,将涵纳进更高层次的“总体方略”之中,形成二十大之后中共统一台湾的指导性纲领。中共选择在洪秀柱赴京时,再度抛出“民主协商”的构想,应该是有计划的安排,透露出即将呼之欲出的对台“总体方略”,可能不只包括了从统一前到统一后的规划,也包括了进一步区隔“台独”与“非独”群体、更具针对性且精准具体的做法。
冬奥会既是国际重要的体育盛事,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的互动舞台。习近平便利用各国领导人或重要政治人物参加开幕式的机会,顺势开展了“冬奥外交”;特别是中俄发表联合宣言,台湾问题的表述在其中亦是重中之重。那么北京在冬奥会期间面向台湾的言行安排,必然也蕴含了政治信号在其中。在民进党政府与北京走向敌对性的势不两立之际,冬奥会不该仅沦为两岸民意对撞的冲突场域,更应该是台湾观测两岸走向的指标之一。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