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可能需要阶段性调整(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期,国家开发银行设立40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信息,再度引发了舆论关注。实际上,这一消息早在春节之前的1月29日就有官方报道。不过由于恰逢春节假期,这一报道当时并未引起关注,在春节之后才逐渐引起市场关注,并开始发酵。
节前的官方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专项贷款”(简称疏解贷),2022年至2025年期间,将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40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对重点项目给予贷款利率、期限等差异化优惠政策,开辟授信评审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内涵式集约发展。
对此,有自媒体进行了颇为夸张的解读,称“疏解贷”将支持北京的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做大规模外迁:一是“央企总部”将从北京城六区迁至雄安新区或其他外地;二是北京“市属国企、市属企事业单位”将从城六区搬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被列入“疏解贷”的重点支持范围。有自媒体还称,今年3月“全国两会”后,北京可能上演最大规模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潮”,将拉开北京城市“大变局”的序幕。
不过,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自媒体的上述解读十分夸张,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噱头,但客观上会引起市场对北京疏解行动的误读,因此有必要澄清。
让我们看看官方报道,国家开发银行的疏解贷“将重点支持北京城六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疏解转移、河北雄安新区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及市政公共服务配套、交通路网、生态环保等重点工程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及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及特色园区建设、京津冀三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等领域。”
可以看到,疏解贷的支持范围,主要还是限于将“非首都功能”从北京市核心区疏解到京津冀地区以及雄安新区,而不是将北京的企事业单位和经济要素大量疏解到全国其他地区,也看不出是“大规模的疏解潮”。实际上,从逻辑上也应该能够分析,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总部在北京的政策性银行,不会斥巨额金融资源来引导鼓励经济资源流出北京,那不成了国开行拿着政策性金融资源在对北京经济“拆台”?因此,在非首都功能疏解问题上,国家开发银行与京津冀三地要加强沟通,恐怕大家需要形成一定的“默契”,从北京核心城区疏解出来的经济要素,要尽量留在京津冀地区,成为京津冀区域内的要素布局变化,而不是大量疏解到华东地区或华南地区,形成北京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要素“净损失”。
从2015年至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已经进行了7年,人口、产业、企业以及其他经济要素已经疏解了不少,以安邦作为独立智库的视角来看,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可以考虑适当减小政策力度了。如果再大幅度实行“做减法”的疏解,有可能会对北京经济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失。
北京既是中国的首都,又是北方中国最大的超级都市。以安邦智库长期以来对北京的持续研究,虽然北京的城市定位中没有“经济中心”的职能,但北京作为北方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一地位不容否认。2021年,北京与上海是国内仅有的两座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的城市。因此,对于北京的定位应该具有多重性——既要考虑到作为首都,北京不能承担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又要考虑到作为北方中国的经济中心,北京对于区域经济甚至北方中国的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中国经济的南北差异在不断拉大,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市,对于华北、东北、西北的区域经济都有不可或缺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如果持续大力度疏解非首都功能导致北京经济“伤筋动骨”,意味着北方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塌陷,不客气地说,这将对北方中国的经济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将北京疏解的经济要素、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留在京津冀,这并不是要搞京津冀的小圈子,而是有充分的理由:第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来就是国家重大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同等重要性(但在经济能级上差异巨大),发展京津冀就是落实国家战略;第二,如前所述,北京保持健康的经济增长、较大的经济规模,对于避免中国经济南北差异拉大,对于北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悲观地看,也可以称为“维持作用”)。如果北京这个北方中国唯一的经济中心被显著削弱,将会引发区域失衡和重大社会问题。
作为独立智库,安邦对北京经济与城市的发展保持了近30年的关注。我们认为,7年来的北京城市功能再调整、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环境美化和提升,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城市的宜居性和生活品质已有显著提高。未来北京的发展,需要加强考虑北京城市经济及其对北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考虑到北京以疏解和减量为特色的系统调整,还会沿着巨大的政策惯性继续推动,还需要继续向雄安新区输出优质资源,今后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调整策略,放缓节奏,减小力度。对于北京和北方中国地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最终分析结论: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已经持续7年,未来的政策需要有所调整,不能以显著削弱北京的经济功能为代价。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