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1日 9.7°C-12.9°C
纽币 : 人民币=4.4379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2022-03-14 来源: 北国小甜瓜 原文链接 评论12条

“上海六院”冲上了热搜。

这家始创于1904年的百年三甲医院,引爆舆论。

原因竟然疑似(未经查实):

医院内发现疫情,领导想捂盖子,其后医院内出现了疫情扩散,防护装备不足,护士因为不愿在“无装备”的情况下进入感染区,就被医生殴打……

然后,护士崩溃,就爆发了。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1

13日,一些疑似现场拍摄的视频开始传播↓↓

01

3月13日,事件爆出后,一些自称“上海六院医护家属”的人开始在网上发言。

一名男士,自称妻子是“上海六院护士”,并且已经工作了10年。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2

他未经考证的讲述是这样的:

1、早在3月6日凌晨,医院就发现了住院病人中有阳性感染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报告不敢上传。

2、大量医护被召回医院后,医院没有“合理安排吃住”,连睡觉都没有地方。

3、已发现感染者后,院领导将感染科的病人转移到了“不具备收治感染科病患”的普通病房。

4、在没有“进行应有培训”的情况下,直接让急诊科护士去护理感染科的病人,而且是“裸上”。

5、在支持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医护们早4点开工一直忙碌到凌晨1-2点,然后就睡在病区狭窄的过道上。

6、3月11日早,护士长病倒,之后在沟通未果的情况下,护士们开始“暴动”,然后或许是负面情绪累积到了顶点,发生了医生殴打护士的情况……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3
网传现场照片

这次事件目前官方称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医务人员发生肢体冲突事件”。

一场“白衣互殴”终于让潜藏的火药桶,炸了。

3月13日,上海六院发表了情况说明——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4

1、承认了“医护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确有其事。也就是说,网上流传的视频极可能是真的。

2、上海六院确实发现了“多名阳性感染者”。

3、上级已经派人进驻医院督促整改。情况应该会很快得到控制和改善。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5

3月13日凌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宣布:“即刻起暂停临港院区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及小洋山门诊部的医疗服务。”

也因为医院的“暂时停摆”,导致一些患者的救治被延误。

一个来自安徽的孩子,脚后跟被“绞没了”,本是冲着“上海六院”响当当的名头千里奔赴,结果却似乎没能得到理想的治疗。

面对病床上的孩子,医生无奈,家长忧心。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6

而此时,上海的疫情也在日趋严峻:3月13日1-24时,上海新增确诊57例,其中本土确诊41例。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7

上海市客运站自14日起将全部暂停营运。

上海至舟山部分水上客运航线暂时停航。

上海多家医院暂停部分门诊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闵行门诊部暂停医疗服务; 上海长海医院即刻起暂停部分区域诊疗功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南部院区暂停部分门诊医疗服务。

3月12日起, 上海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各类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和托育服务。上海市高校将从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转为准封闭管理。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8

无数怵目惊心的教训和冰冷的数字,警示我们,新冠是永远捂不住的。

疫情严峻,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一线医护人员正在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尤其是护士。

在医院疫情扩散的情况下,让医护去冲锋陷阵,而没有足够安全的防护措施,显然是管理出现了问题。

希望官方的通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期待更多后续,百姓有权力知道真相。

如果说,超一线城市凭借着顶配资源、动员能力及处置经验,才能勉强抵挡破墙而出的奥密克戎,那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病毒单点突破后,已多点爆破……

比如,此时的吉林已经爆了。

02

吉林省,连续2日单日新增感染者破千,

正在刷新武汉以来内地新冠感染的最高峰。

3月12日,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市新增感染2141例。

3月13日,吉林、长春又分别新增感染573例、433例。

两日累计超3000例。

连日来,吉林市市长、长春市卫健委主任、长春市九台区区长、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高中宝区卫健局党组书记、九台区第一中学校长……全部免职。

然而,对于日增破千的吉林疫情,

却也只能是亡羊补牢。

2月-3月间,吉林到底发生了什么?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9

吉林的第一例确诊,发现在3月2日,

那天,在吉林市发现了本轮疫情的4名首发病例。

首发患儿是一名小学生,曾在2月22-24日期间,因“嗓子疼”多次在当地儿童医院注射头孢,而其母亲、祖母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首发病例中的另一位无症状感染者,也曾于2月16日和3月2日,两次前往吉林市人民医院就诊。

流调轨迹显示:多人曾在确诊前去往医院和药房。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称:保守预测,吉林市疫情早于2月15日便开始隐匿传播了。

这就是此次新冠变异株BA.2的厉害之处:

1、比原始变异株BA.1传染性增加了30%。

2、18岁以下未成年人容易感染。

3、感染后症状较轻,不易发现。但在中招后2-3天就有“特别高”的感染性,“所以感染前两三天就可以传人,很容易一代又一代地扩散”。

此轮疫情中,70%感染者都是无症状,也因此不会进行主动检测。若筛检不能早发现,则在单点破防后,新冠病毒便会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奥密克戎一旦传开,流调便很难追溯。

这或许就是自3月12日吉林省公布了暴增超2000名感染者后,吉林市和长春市均未再公布感染者流调信息的原因。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10

03

2月27日,吉林市某中学27返校,

仅仅4天后,便发现了至少8名感染者。

而三周以来,感染者已在吉林市的大中小学、工厂、培训基地等多级引发了聚集感染。

“到现在已经很难说,传了多少代了。”

在吉林市隐匿传播的同时,新冠也在接着“开工开学季”的人潮,开始向长春市扩散。

于是,相同的戏码也在长春市上演。

然后两起超级传播,上了热搜。

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吉林市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长春市九台区一中。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11

3月10日,吉林市疫情爆发8天后,吉林农业科技大学多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求助信息称:该校未及时转出感染及密接者,安排其与健康同学混住,并且缺乏防疫消杀物品及基本生活必需品。

3月11日,九台一中学生家长发出了求助信息称:

早在3月4日,便有一名高三教师确诊,随后,开始有学生发烧、确诊。

但得知消息后,这所拥有5000多名师生的寄宿制中学却只要求感染师生各自回家隔离,发病后却并无任何指引,家中男孩“烧到快休克了”。

瞒不住了!比“上海六院”更可怕的,是在眼下2天新增感染超3000人的吉林…(视频/组图) - 12

3月12日确诊数据:

长春市新增本土确诊中60%在九台。

两起事件将地方医疗资源、人手及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

而除了这两起超级传播事件,还有多地出现了聚集性病例。

这些地点中包括:城市的工地、学校、公司、宿舍甚至结核病医院等。当然,也囊括了农村。

而如此庞大繁杂的感染数据,还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病毒很可能已经悄无声息蔓延到了许多看不到的地方……

3月12日晚,吉林省委书记表示,“我们正在经历全省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挑战最直接、工作最复杂的一次大战大考。”

目前,吉林和长春开始新建大批方舱医院以及隔离点。

其中,吉林市已有3家方舱投入使用,共有床位近1200张,还有共计能提供1万张床位的3所方舱医院在建,一个拥有6000个病房的隔离方舱也正在建设中。

长春,一家有1500床位的新建方舱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截止3月13日,吉林省已调派了2008名医务人员支援珲春、吉林、长春等地。包括消防、公安、交通等各种力量一起动员……

这是吉林的大考,

也可能是中国更广阔地区即将面临的大考。

3月13日0—24时,中国大陆地区报告新增确诊143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0例;本土病例1337例。

除了前文提到的吉林、上海,还有山东92例,广东79例,陕西60例,河北51例,天津40例,江苏16例,甘肃12例,福建10例,辽宁9例,黑龙江7例,北京6例,浙江6例,重庆6例,云南4例,广西3例……

更狡猾的奥密克戎2.0来了,17省(直辖市)中招,

如何应对?

除了稳定的情绪,还需要更完备、可持续的应对策略。

如果奥密克戎是以无症状、轻症为主,那么,保护“高危人群”就成了重中之重。

“当潮水涌来,要把不会游泳的人先救起来”。

对已发生大面积扩散的疫区,对“高危人群”可以考虑“反向隔离”,减少可能的重症甚至死亡,才会消除对公众心理的冲击。

老年人应普遍接种第三针,提供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负担的居家检测试剂,有效的分级诊疗策略,对“高危”人群进行特殊分级管理。

这场大考,希望考出中国人都满意的成绩。

相关新闻:

疫情袭击中国24省,一天暴增3000多例,200多地中高风险:这一波,为何如此严重?(视频/组图)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2)
土澳居民AM9xe 2022-03-14 回复
还继续坚持清零吗?这个台阶真不好下了..
人是一面相 2022-03-15
要是下来了,咱们这些西方政府脸往哪搁?
莱克多巴蛙快报 2022-03-15 回复
本以为独轮运反舔们会闻到血腥味兴奋得不行的,都去哪里了?
IM0802 2022-03-15 回复
都冷静下来,这种心态根本就不适合做医务工作。病人还没闹呢,医生护士先打起来了什么事啊
yyymanyyy 2022-03-14 回复
主要中共不放弃面子,不放弃清零,掩盖疫情就会层出不穷。
顾小北sias 2022-03-14 回复
别的不知道,国内自从医院自负盈亏以后,医护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很紧张。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