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2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0777

印度寻奇:人与花豹和平共处的非常态现象(组图)

2022-05-30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我们的四轮驱动越野车穿过稀疏的林地,爬上一个陡峭的山坡,颠簸着停了下来。脚下是一片卵石满地的广阔旷野。这片起伏的山地沿着阿拉瓦利岭(Aravalli Range)边缘延伸,是印度拉贾斯坦邦(Rajasthan)西南部半干旱的戈瓦尔地区(Gorwar)。

印度寻奇:人与花豹和平共处的非常态现象(组图) - 1
在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人与动物的冲突和相互伤害无法避免

我们凌晨出发,从旅游胜地乌代普尔(Udaipur)驱车三小时来到贝拉(Bera)村作观赏野生动物之旅,目的是要亲历一个有违常态的现象:人与豹和平共处,互不伤害。

印度花豹的数量近年呈上升之势,2018年的一份报告估计其数量为12,852只。在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人与动物的冲突和相互伤害无法避免。花豹这种美丽的猫科动物因其华美的皮毛和身体其他部位在黑市售价很高而遭到非法猎杀。印度村民集众捕杀花豹,多是报复花豹袭击他们宝贵的牲畜,或者只是因为这些大型猫科猛兽误闯入人类社区,引起村民的恐惧而遭到杀害。

在2021年的上半年,印度有102只花豹被猎人偷捕,另外22只是被村民杀死。2012年至2018年,仅拉贾斯坦邦一地就有238只花豹被捕杀。此外还经常有花豹攻击人类的新闻,次数多得惊人。

然而,在这个拉贾斯坦邦偏远的干旱牧区,却一直流传着花豹和拉巴利人(Rabari)能够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传奇故事。拉巴利人是一个以牧羊为生的半放牧半农耕的民族,1000多年前从伊朗迁徙到印度。据估计目前约有60只花豹,此外还有鬣狗、沙漠狐狸、野猪、羚羊和其他较小的野生动物在此生息繁衍。

这种自由自在生活在贝拉的花豹名叫贾瓦伊(Jawai)花豹,是以1957年修建的贾瓦伊河(Jawai River)大坝命名。这片保持原始生态的水域是附近城镇和村庄的主要水源,也是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贝拉周围方圆25公里是世界上花豹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那天清晨,我的向导,拥有丰富实地知识,行动敏锐的环保人士普什彭德拉·辛格·拉纳瓦特(Pushpendra Singh Ranawat)带我进到了这个“花豹王国”的深处。拉纳瓦特说,“至少50年内,这儿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猎花豹的事件,而重要的是,花豹也不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对它们的威胁。”

“太厉害了。”我不禁惊讶地说。

“我们很快就能看到花豹。”拉纳瓦特一边对我说,一边用他的野外望远镜扫视着布满岩石的周遭环境。接下来的几分钟我们沉默等待,四野静寂,只听见风吹过沙漠灌木丛的沙沙声。和煦的冬日微微转暖,阳光撒在我们周遭散落的巨石上。

印度寻奇:人与花豹和平共处的非常态现象(组图) - 2
花豹等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突然一只孔雀刺耳的叫声打破了寂静。拉纳瓦特呆了一下,然后重新调动双筒望远镜的聚焦,默默对准大约100米远的一块有很多洞穴和裂缝的巨岩。一只成年母豹从一个黑暗的洞穴探头出来,沿着一个石崖的边缘悄悄而行。随后母豹在一块平地上停了下来,那儿,清晨的阳光散发着温暖。拉纳瓦特说,“这是拉克斯米(Laxmi)。”所有贾瓦伊花豹都有自己的名字。

另外两辆旅行车气喘吁吁地上了坡,停在我们的车旁边,拉克斯米高傲地盯着我们,像猫一样打了个哈欠,伸伸懒腰。

然后母豹发出了一声叫啸,是一种介于咕噜声和喵喵声之间的叫声。就在此际,两个有斑点的毛球从一个岩石洞里溜了出来,摇摇晃晃地走向母豹,依偎在它们妈妈身傍。随后这花豹一家发出轻柔的呜呜声和顽皮的翻滚撞击声,似乎完全无视有三辆车和十几名旁观者在场围观。

清晨的野生花豹寻踪之旅结束后,我和拉纳瓦特在离贝拉大约17公里的吉瓦达(Jeewada)村附近遇到了萨克拉·拉姆(Sakla Ram)。他刚从树木稀疏的山坡旁砍伐了树叶和树枝。我们尾随在这位拉巴利牧人后面,拉纳瓦特告诉我,“他在为羊群里的幼崽采集饲料。”拉姆身材瘦长、强壮,瘦削的肩膀上托着一堆捆绑整齐的树叶,使他看起来就像一棵会走路的树木。我们很快就到了他在吉瓦达的家,一间简陋的平房,是他和家人以及山羊的栖息之所。

我看着拉姆给一只山羊挤奶,他说,“我有52只山羊。”拉姆的小女儿,大约四岁,坐在他旁边,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我和她父亲谈话,一只黑山羊懒洋洋地咀嚼着他留在羊圈地上的树叶。

“你有没有因花豹袭击失去山羊?”我问。

他肯定地点了点头,然后补充说:“失去好几头。”

我试探地问,“你感到怎么样?你不会因失去山羊而生气吗?”

拉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浮现出忧伤的微笑。他说,“我很伤心,我羊群中的每一头羊仔从这个棚子出生以来,就是我照看喂养着。但是,花豹也得有东西吃。”

他这简单明了的回答让我意外和感动。

印度寻奇:人与花豹和平共处的非常态现象(组图) - 3
在北印度的一些乡村,花豹被视为是有灵性的动物,不是靠本能掠食的猛兽

因花豹袭击而导致的牲畜损失,政府可以提供补偿,但申请索赔所需提交的文件非常复杂,经常让村民望而却步。至于崇拜印度教湿婆神(Shiva)的拉巴利人,把花豹猎杀牲畜视为是对神供奉食物,因此不会对花豹以牙还牙。然而,这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印度其他也崇拜湿婆神的地方,却会对花豹痛下杀手。

拉姆对花豹猎杀自家的山羊表达理解和同情,可能源于拉巴利人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即花豹等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巴利人这种观念与主张人类和野生动物应该各有自己领地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英国生态学会(British Ecological Society)的期刊发表了一项有关印度人类与花豹互动关系的研究报告,这是由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 India)、喜马偕尔邦森林部(Himachal Pradesh Forest Department)和挪威自然研究会(NINA)联合所作的研究。研究人员表示,在印度北部的一些农村社区,如贝拉,认为花豹是有灵性会思考的生物,而不是只靠本能掠食的猛兽,因此花豹能够与人类沟通共享空间。

当天晚些时分,我们在距离贝拉20公里的佩赫瓦村(Peherwa)随意漫步,拉纳瓦特说,人豹之间“相互尊重是最关键之处。”我们沿着一段漆成白色的很长阶梯爬上一道两侧有悬崖、洞穴和岩屋的山梁,最后到了一个岩石斫刻的小神庙。

拉纳瓦特说,“这些洞穴是豹子最喜欢的栖息地方,因为大多数洞穴都有穿堂风,很凉爽。”他解释说,当地的湿婆神信徒经常看到花豹在这里闲逛,人和豹彼此都没有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感到威胁。

从山顶上的这座小神庙望去,干旱贫瘠的大地上夹杂着一块块农田。拉纳瓦特说,“村民们在农田里种小麦、小米和芥菜。这片土地实际不适合农耕,不过花豹帮忙挡住了羚羊和野猪,保护了村民辛苦耕作的土地。”

“所以本质上,这是一种共生的人豹关系?”我问。

拉纳瓦特大笑,“或多或少算是吧,尽管这听起来很怪。”

午后时光慢慢过去,这片荒漠的阳光也开始淡下来,地平线上低悬着一层薄雾。这是贝拉的大猫居民走出洞穴寻找食物的时候了。

拉巴利人有句谚语说,“白天属于人类,夜间才是花豹世界。”然而,现在人类行为违反了这一基本规则,这令拉纳瓦特和他所在社区的人都感到担忧。贝拉可以轻易看到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食肉动物是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原因。不受管制的追踪野生花豹,对夜行性猫科动物造成破坏的夜间寻踪,以及在花豹栖息地附近疯狂建造酒店和宾馆等等,都可能危及该地区以前勉强维持的脆弱生态平衡。

拉纳瓦特说,“这就是为什么贾瓦伊花豹需要获得社区的法律保护。”2003年《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正案》(Indian Wildlife Protection Act)增加了这一法律条文,承认以社区为基础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这将允许村民决定当地的发展程度,限制该地区酒店的数量和规模。该法律还允许村民禁止夜间追踪花豹,并确保该地区的可持续性的旅游业继续雇佣当地居民。

此外,拉纳瓦特还说,“只有拉巴利人的下一代承继先辈的放牧传统,人豹的共生共存才能延续下去。”

次日早上,当我们驱车穿过贾瓦伊河流域崎岖的山地返回乌代普尔时,我看到两个拉巴利女孩正在放牧一小群奶牛和水牛。这对十几岁的女孩穿着随意的都市服装,看起来与他们族群的年长女性明显不同,后者几乎总是穿着传统的古丽褶裙(一种朴素的日常民族服装),戴着宽松的头纱。两个女孩挥舞着木棍,一种传统上用来控制牲畜的简单工具,间中吹一两声尖锐的口哨,让牛群跟上进度。

出于好奇,我让司机停车,下车走近她们。两个女孩是高中学生,名叫希拉(Shila)和阿尔蒂(Aarti),父亲有事外出,就由她们负责放牛。她两告诉我,她们所作的人生规划会完成学业,但也很高兴能以祖先的方式以放牧为生。希拉说,“我们喜欢赶住牛群去牧场放牧。”阿尔蒂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

看这两位女孩的反应,似乎居住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和豹暂时不需要迁徙到更为丰茂的牧场,至少短期内不会发生。

关键词: 印度动物自然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大渝要去普渡 2022-05-30 回复
真不错
家有臭宝三枚 2022-05-30 回复
好漂亮啊花豹
Nicole_芯 2022-05-30 回复
令人羡慕
疯癫冰 2022-05-30 回复
毕竟是佛教国家
soosoosoo 2022-05-30 回复
印度也很崇拜牛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