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3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0778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2022-06-25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8条

居家隔离、凌晨抢菜的那些日子,很多人在朋友圈立下誓言,等到解封,一定要去大吃大喝,疯狂买买买,把疫情期间亏欠自己的全给补回来。

但等到真的解封了,有的人却发生了180度转弯,从“报复性消费”变成了“习惯性省钱”,甚至有些抠抠搜搜。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1

这样的现象,在中产阶层最为明显。一位曾经年薪70万元的医疗器械销售,现在连买听装可乐都觉得奢侈,会趁着满减活动买2升的桶装可乐。一位媒体主编,从日常去盒马买东西换成了去盒马奥莱,在清晨跟一群大爷大妈抢菜,欣喜地发现自从去了盒马奥莱,“牛奶一点儿都不贵了”。

那些豆瓣抠组里的抠男抠女们,变得比以前更抠了,并发现了“省钱新妙招”。比如,用中行的App每月充一次30块钱的话费,可以随机立减五六块钱;京东不开会员,平台会送几十元的优惠券。一个帖子里,有人发问,几块钱的乌龙茶怎么消费降级?得到的回复是,几块钱可以买100个茶叶包,够喝一整个夏天。

就连以富贵生活为流量密码的小红书,也出现了一群“酷抠族”。一位时常分享“0.99元实现鲜花自由”的博主,最得意的战绩,是0元逛街带回来12个大牌的n包护肤品小样。

从“报复性消费”转变成“习惯性省钱”,一方面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另一方面,隔离的生活也让人们不得不停下来进入另一种生活,因此带来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一位互联网公司员工说,疫情让她不得不梳理和反思过去的日子,尝试修剪不必要的人际交往和情绪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花销。

我们和几位在疫情之后变得“抠抠搜搜”的中产人士聊了聊。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看到,突变的生活,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花高价买物资,我会有严重的负罪感”

莫沉,95后,医疗器械销售

疫情之前,我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市做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很稳定,每年大概可以挣到70万元,在我们当地算很高的,所以我的花销也很高。

我喜欢买盲盒、买鞋。当时真的觉得赚钱很简单,我疯狂到在家里单独隔出一个衣帽间放鞋。鞋子价高不是问题,我可以想1000个理由说服自己买。

我还喜欢买车、买房。我们当地人都有种观念,觉得一定要买房子“囤”着,才算把钱花对用处。几年前,我在河北、海南和云南都买了房子,现在名下总共有4套房子。要不是疫情,我还打算去泰国置业,满足一下我对海岛的向往。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疫情稍稍好转,我一咬牙,把自己住的房子换了,130平米的顶楼平层卖了190万,又追加了一部分杠杆,换成了400平米、两层楼的独栋,30万房贷变成了50万。

原本,疫情之后我就很难去外地工作,主要的销售地点又是医院,进去很费劲。去年刚好一点,今年疫情又来了,还更严重,我的工作彻底停摆。开不了单,也赚不到钱。对过去的我来说,50万房贷不算多,但放在现在,没有收入之后,压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实,我的存款是能一口气还完50万房贷的,但这样我就没有多少积蓄了,这太可怕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没有现金储备是不行的,我只能消费降级,坚持省钱。

我的省钱是全方面的,甚至有点极端。我对以前喜欢的盲盒和乐高敬而远之,手痒了就把以前拼好的乐高拆开,再拼装。买听装可乐我都觉得奢侈,改买2升一桶的,而且会盯着平台的满减活动买。

我以前不会做饭,基本都下馆子或者点外卖,现在即使回家已经很晚很累了,也坚持自己做。我学会了货比三家,清楚地了解哪个平台买菜便宜,哪个平台买肉划算,可以分开下单。我还有很多废物利用小妙招,比如吃完西瓜,按照一个日本博主的方法,把西瓜皮腌制之后炒了吃,还挺好吃的。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2
莫沉自己做的腌制西瓜皮和炒饭。图 / 受访者提供

我觉得既然有省钱的目标,就一定要坚持。今年3月中旬,我家这边突然封控了,我没有囤货,家里什么物资都没有。回家的路上,很多摊贩在高价卖泡面和菜,我没有买。后来大家在小区群里团购物资,价格也很高,我也没有买。我翻出家里仅存的一袋面粉,一次性做了20张饼,每天靠吃饼撑着。

我朋友吓坏了,都劝我说,就买点菜和肉吃吧,可千万别饿死在家里。饼吃久了,嘴巴里没味道,吃东西味同嚼蜡,但我就是觉得,如果放弃了省钱,花高价去买物资,我会有更严重的负罪感,那比食物的乏味更痛苦。

我还下载了今日头条极速版、快手极速版那些软件,刷一天能赚五毛,攒到两块、三块就提出来放到账户里。钱少也是钱,在没有收入的时候,这种能赚钱的感觉真的给我带来了安慰。

之前我受家里的观念影响,觉得房子租出去会有一定的损伤,不会动这种念头,现在,一切都以赚钱为先,我把外地空闲的房子都租出去了。

我也开始理财,手里的积蓄都买了理财产品,要求自己用30元一天的利息覆盖一整天吃饭、买日用品的花销,花销超出30元,我也会有负罪感,所以有时候甚至能省下来一些,用来付油费、水电费。

最开始省钱的时候,我挺难过的。相比于我的同事和朋友们,我原本的消费水平比较低,省钱之后,区别更大了。看着别人生活还是很惬意,想买什么买什么,我却处处计较打算,会想,我自己为什么要过成这样?

但坚持久了,也会找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比如现在的坚持是为了未来的保障。我知道在这种不确定的生活里,有自己的储蓄和不乱花钱有多重要。我慢慢地也获得了一些满足感,比如花1元钱就买到了一把白菜的时候,会向同样在省钱的朋友炫耀。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3
图 / 电视剧《俗女养成记2》

“本以为解封后会是报复性消费,没想到是习惯性省钱”

妍妍,95后,互联网从业者

两年前,我大学毕业,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收入还算可以,没有房贷车贷,压力不大。疫情之前,我每个月消费都在一万五以上,其中房租五千多,上下班打车两千多,每顿都点外卖或者出去吃,每个月六千以上,买衣服、轻奢的包包,平均每个月也上千。除了这些,剩下的钱都花在了“提升生活品质”上面。

比如我喜欢买很精致的手办、盲盒,以及各类小家具。我每周都会买花,也经常买香薰蜡烛,我房间里有个抽屉,一打开全是香薰,基本每个都要几百块。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4
妍妍的香薰。图 / 受访者提供

我分析过,我这种消费习惯源于工作的压力。互联网公司你知道的,加班熬夜是常态,我每天都是全天候待机状态,老板随时可能传唤我去完成一个工作,所以吃饭的时候都得盯着手机看,不敢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这种情况下,我很难静下心来,没有耐心走路,哪怕是几百米的路都要打车。我也没有什么时间自己做饭,觉得时间太宝贵了,得用来工作。我很焦虑,但又被焦虑耗费了很长时间,每天一下了班,就想赶紧坐车回家,下车就上楼,进入家门,逃回床上。

在这种生活里,买东西是一种最迅速的、不耗费什么时间就能让自己开心的方法,只要输入一个付款密码,我就得到了很及时的安慰,它在某种程度上抚平了我的压力。有时候加班很晚回到家,点上香薰,把花摆在房间里,再给自己倒一杯酒,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我喜欢的味道,这让我一下子感觉到生活方式博主说的“精致的生活”。

精致的生活什么都好,就是得花钱。像香薰,真的是“烧钱”,点一个晚上,几百块就烧掉一半。后来我买了个融蜡灯,让它烧得慢一点,但这个熔蜡灯价格590元。

我以前也喜欢给朋友花钱。我的朋友不开心了、工作累了,我就会帮她们点个蛋糕,点个咖啡,或者送一束花。每到过各种节的时候,还会给她们发红包,52元到520元不等。因为我自己难过伤心的时候,也是朋友们在陪着我、安慰我,想办法让我高兴。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5
妍妍的日常:买花送花。图 / 受访者提供

时间久了,我也开始怀疑,消费真的能解决我最根本的焦虑吗?好像不行,我掉进了一个怪圈里——赚得越多,花得越多,花得越多,就想赚得更多——我更努力地加班,投入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满足自己的花销,结果压力更大了。

今年年初,我跟我对象带着一只猫、一只狗搬到上海,搬了35个箱子过来,一来就赶上了封控和居家办公。

居家隔离的时候,对象做饭,我有时帮忙打下手或者洗碗,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做饭成本非常低,9块钱的鸡胸肉,竟然可以吃三天。另外,疫情的时候不需要出门,我每天在家穿睡衣,洗衣服的频率变低了,买衣服更是不必要,这方面的花费是0。我的人际关系也变得简单了,只跟最亲密的几个朋友有持续地交流。后来我算了一下,疫情这段时间,除去房租,我每个月只花了不到4000块。

解封之后,我养成了新习惯,也尝试继续修剪自己的生活:出去吃饭和外卖都不必要,可以自己做。几十块的精品咖啡可以不喝,手冲胶囊咖啡才5块钱一杯。网红奶茶店出了新品,走进去一看新品太多了,根本喝不过来,算了,不喝了。一个朋友说要送我两千多的音响,我想,我需要音质这么好的音响吗?我能听出来区别吗?最后没有要。

我也对钱有了清晰的概念。肯德基外卖配送要9块钱,够买一包鸡胸肉吃好几顿,还是溜达着自取吧。共享单车2.5元,够做一顿麻婆豆腐,走着去也没几步。我跟我对象有一辆车,之前不愿意走路,车就停在楼下,一天停车费40块钱,顶得上两个人一天的饭钱。现在我把车停在了小区外面,不要钱。

有一天,我出门拿快递,慢悠悠地走到了小区门口。拿完快递,买了个冰淇淋,在小区附近溜达了一圈,再慢悠悠回来。这种状态让我觉得很美妙,发现自己对生活有了掌控感,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不是属于老板的,不是属于工作的,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我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花很少的钱就活得这么好。我发了个朋友圈:本以为解封后会是报复性消费,没想到是习惯性省钱。

生活状态、消费观念全方位发生了改变之后,最近我提了离职,想要尝试自由职业。我觉得是疫情逼着我进入了另一种生活。

“我不再需要通过买名牌让自己看起来不一样”

付里,95后,前英语老师,现辞职考研

现在回头看,我上大学的时候真的是对钱没有概念。我们家条件算是还可以的,我的消费基本都刷我妈妈的信用卡,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我父母喜欢买名牌服饰,我也买,一件T恤七八百,我都不太在意。只要没课,就去恒隆或者万达逛街,喜欢的鞋子只要价格在一千元以内,我都立刻买下来。

我尤其喜欢买AJ,并不是觉得它穿起来舒适,主要是社交媒体炒得很火。有一次我穿了一双AJ去学校,朋友和同学专门过来夸我的鞋,说很潮,很好看。被人夸赞的感觉让我很满足。买多了之后,我和身边有同样爱好的人时不时交流,我们还有专门讨论日潮、美潮服装鞋子的群,经常聊关于买鞋的事情。基本上只要出了什么新鞋,我们群都能第一时间同步到。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6
付里和朋友分享购物“战绩”。图 / 受访者提供

这种消费习惯,导致我在学生时期一个月的花费可以到五六千。但疫情期间,我毕业了,工作了,发现赚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读英语专业,以前可以选择的高薪行业,比如外贸、K12行业,现在都不太行了。后来,我就进了留学机构当雅思老师,但现在的留学业务也不好做,我的薪资税后才六千,基本上和我学生时期的生活费持平。

除去一个月三千的租房,我能用来生活的钱很少,再加上我亲眼见证了一个朋友因为疫情影响,领导把她的工资从六七千直接减到两千,这些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所以我的消费观念也有了跳水一般的改变。

今年,我只在网上买了两双帆布鞋,一双24元,一双33元。T恤就买了3件,一件大概三四十块钱,可以说是我买东西的价格降了十倍不止。我一直都不怎么关注各大电商平台的购物活动,以前是觉得麻烦,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计算各种折扣,现在觉得有优惠还是要用的。我父母看到我的变化甚至有点不能接受,还说要带我去专柜买些衣服,我都拒绝了,觉得没必要。

我以前经常去专柜买东西,认识了很多柜姐和销售,他们会专门拉一个群,每天在群里发各种商品的信息和折扣通知,有时候甚至会私信我最新的产品和活动。最近,我退了这些群。这种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其实并没有太多情感联结,有时候甚至还会“绑架”我消费,索性眼不见为净。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7
付里所在的购物群,销售们时不时会在群里发商品折扣信息。图 / 受访者提供

以前我是大家眼中的“潮”人,为了“潮”,我花了很多时间。早上睁眼,就打开手机开始看各种种草笔记,没事就去逛商场,买到了新鞋、新衣服就约朋友出去吃饭、探店,拍照、打卡,完全没有时间静下心做一些真正能自我提升的事情。我现在变得“朴素”了,心态更轻松了,不需要通过买名牌来让自己看起来不一样,我有了很多空闲时间用来做自己真的感兴趣和开心的事情。

不久之前,我领养了一只小猫,还加入了救助流浪猫的活动。当我真正救助了动物,给小猫找到靠谱的新主人之后,我觉得这种快乐大于消费的短暂快乐。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8
付里领养的小猫。图 / 受访者提供

“现在没办法取悦疲惫的自己了,累就累吧。”

刘冬,85后,两个孩子的妈妈、地产从业者

我们一家生活在江苏一个很小的城市,我跟爱人都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几年前,房地产行业还不错,我们家的生活比较稳定,算是小中产。两年前,我们买了房子,一个月贷款有几千块。之前都没有感受到压力,疫情这段时间,开始有一点恐慌,总是怕贷款还不上。

一方面,整个房地产行业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我和爱人虽然还没有真正被影响到,比如薪资缩水,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能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另一方面,我家有两个孩子,她们以后的教育支出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开源节流,想办法存钱。

从今年开始,我们尽量自己做饭,不去饭店里吃;水果只买应季的,衣服穿旧了再买新的。以前我买东西也经常用淘宝,现在主要在拼多多买。我在拼多多买过一双帆布鞋,三四十块,搞活动的时候才20块。

因为疫情,我们这里日常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街上的店开三天关两天,电影院、KTV、酒吧,娱乐场所都去不了,服装店、理发店能关的也都关了,现在还开着的都是保证人最基本生活的店,比如早餐店、菜市场、超市。我和爱人的生活也同步被压缩到最简单的状态。

这两年我都是短发,一年简单修两次。小区里有个人在车库开了个理发店,一次20块,我和我爱人都去那儿剪头发。我喜欢看书,喜欢逛书店,买实体书,现在不会花这些钱了,都是看电子书。微信读书每天用一个小时就有一天无限卡,不用买会员。视频网站我只看免费的内容,或者跟别人一起拼。

疫情之前,我很容易受广告蛊惑,看到那种护肤品广告,这样也想试一下,那样也想试一下,买回来就算不用也不太心疼。现在护肤品用到空瓶了都不会立刻买,会等活动和优惠券。我一直都不看直播,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感觉618、双十一比较适合我。

这样子生活的时间越长,我就越觉得自己消费的欲望越低,好像有一些东西被抽走了,消失了。最近两年我没有买彩妆,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去办公室化个妆好像没什么必要,也没有那种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出去吃个饭、看个电影的心情,整个人是疲惫的、麻木的。鲜花我也没有再买。以前看一些公众号文章,说要“取悦疲惫的自己”,现在没办法取悦了,累就累吧。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幼儿园,她们的童年几乎被疫情彻底改变。以前的节假日,我们全家一起去游乐园,特别开心,两个小朋友一天下来要花两三百。现在我们都去公园,既能锻炼身体,也不用花钱。也有一些家长喜欢带孩子去商场里吹免费的空调,但就是不买东西。家长们可能都是这么想的,一到星期天,公园里到处都是人,比疫情之前多了不少,有一块空地上的草都被娃薅秃了。

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买衣服价格降十倍、听装可乐都嫌太贵(组图) - 9
图 / 视觉中国

不过,不管怎么样,教育是终身大事,这个不能省钱。我家老大上的是一个私立初中,学费一年在3万块钱左右。她也在学钢琴,一堂课200块左右,一个月四堂课大概1000块。老二也到了上兴趣班的时候,我跟爱人在考虑给她报一门还是两门。成年人的爱好是根据你的经济状况来定的,钱少的时候,还是先紧着小孩的梦想来吧。

开源节流之后,我们一家每个月衣食住行的花销从3000元降到了2000元。我一边省钱,另一边也开始囤货,囤的都是一些食物,比如肉啊、菜啊,能放很久的干货,还囤了一大堆卷纸。

下一步怎么做我还没有想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节省的地方了,现在的生活不能叫生活,只是生存。节俭是我度过这个时期的生活方式,希望以后生活改善了,我的家人和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注:文中受访者除刘冬外,均为化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8)
猫本一家亲 2022-06-26 回复
不是买不起,只是对未来有一种不确定性.在病毒和灾难面前,一切计划和向往都会成为炮灰.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慢慢开始改变生活和消费的习惯.希望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土澳居民kuL0g 2022-06-26 回复
潮退了才知道谁没穿裤衩😂
MR-Vinco梁 2022-06-25 回复
很是企稳 稳中有升 持续向好 总体可控 真理
eileenma1220 2022-06-25 回复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FCCP 2022-06-25
集体返贫,提早实现共惨主义!
sulipig 2022-06-25 回复
人间真实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