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过得委屈将就,该不该为了孩子,不离婚?(组图)
“幸知老师啊,怎么说呢,我打算下个月等孩子高考完,就去离婚。”
不同的人,都在讲述着同一件事:高考完就去离婚。
一到高考后,又是一年离婚潮。
有位在民政局工作的网友说:“年轻人来离婚,我们都会劝劝,而那些等孩子高考完后来离的,基本不用劝,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婚姻状态——一切为了孩子。”
中年人的世界,没有一场离婚,是临时起意,所有的决绝,都是基于孩子之下。
为了孩子,他们不知道是从多年前的哪日哪夜开始隐忍,开始苦熬,直到孩子高考完毕,她们仿佛终于能结束掉痛苦。
可往往在现实生活里,还有很多“合租”夫妻,还在苦苦维系那段残破不堪的婚姻。
01“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
生活中,一些不幸的婚姻可以维系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
这些夫妻,有着一套相似的说辞:"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
关于婚姻和孩子,微博曾有那么个话题:该不该为了孩子不离婚?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自从生了孩子后,她越发觉得自己的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冷漠自私,女儿半夜哭闹,他不去哄、不去照顾,反倒还要说她不会照顾,然后转头就睡去,后来女儿吵得厉害,他还干脆搬到了客房睡。
疫情期间,两人都在家里过24小时,她的24小时中,6个小时睡觉,3个小时打扫卫生,4个小时做早、中、晚饭,7个小时工作,剩下就是照顾孩子。
他的24个小时,8个小时睡觉,7个小时工作,剩下的时间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看电视。
3天一出门,让他出去买点东西,结果买回来都是薯片、可乐、烟...没有一样儿正经的。
问他之后三天吃什么?女儿吃什么?他说,随便吃吃呗,吃泡面,加根香肠不就能解决了。
她很生气,打电话给父母诉说,并且告知父母想要离婚,可父母却劝她,冷静,要想想孩子,孩子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啊。
她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也能给孩子撑起一个完整的家,为什么没了他自己和孩子就不成家了,哪有这个道理?
可是当她看到女儿找她爸爸玩的时候,她,还是妥协了。
毕竟,母爱再伟大,也不是父爱啊...算了,人人也能将就过。
孩子,是母亲的铠甲,也是母亲的软肋。
很多人在面临婚姻问题的时候,一想到自己的软肋,总会败下阵来,在这段婚姻中苟延残喘。
年轻夫妻一吵架,老人就会劝,生个孩子就好了。
中年夫妻一吵架,人们就会劝,孩子不能没有爹/娘,为了孩子忍一忍,一辈子说不定就这么过去了呢。
无奈于亲人、朋友的劝和,惧怕于别人背后的流言蜚语和异样的眼光,害怕于孩子缺爱,恐慌于孩子要面对世俗异样的眼光。
于是,往往很多人为了孩子,选择在不幸的婚姻中苦苦死撑,即便伤痕累累,晚上偷偷一人以泪洗面,也要把这个已经被完腐蚀的家撑起来。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又会是怎么样呢?
02 为了孩子好不离婚,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为了孩子好”不离婚,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遭受创伤的开始。
看到过这样一个悲剧:14岁男孩从家中坠楼身亡。
而案发时男孩父母皆在家中,当时就有很多人来阴谋论,说男孩爸妈合伙杀了孩子,骗保什么的。
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男孩家庭背景简单,父母都是从事正当职业,没有骗保一说,但是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和,几乎天天吵架闹离婚,而男孩跳楼时,他的父母还在吵架。
而这个可怜的孩子,留在人世间最后的一句话:“你们别吵了!再吵我跳下去给你们看!”
这个孩子的内心当时是有多么痛苦,多么无助啊。
在外人看起来,他“家庭圆满”,可正是这个所谓的圆满,杀了这个男孩。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爸爸妈妈闹矛盾,妈妈收拾行李搬回娘家。
女儿害怕父母离婚后,就不要她了,于是拼命用功读书,以为这样就能挽回爸爸妈妈的关系。
可女儿的努力得不到想要的成果。
在一次不小心摔倒后,女儿自闭了,不开口说话了。
夫妻双方把各自的愤怒、伤痛及多种负面情绪,投射到三人小家中,投射在孩子身上,还要孩子来承担这段关系的“挽回者”一角时,那么这段关系,必然是有问题的,这个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失去平衡,充满焦虑、恐慌。
王鸥在一档节目中,谈及自家父母的时候,曾说过自己内心的隐痛。
她曾目睹过父母吵架、父母各自不理睬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带来的冲击感直到过去30年之久,依然在心中激荡着。
她说:“长大后,在面对爱情、面对事业、面对婚姻时,我都特别地悲观。”
心理研究表明,童年的心理阴影,可能形成一种“不良图式”,即对自己、对关系、对世界产生不理性、不健康的认知,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
大家总以为离婚这个动作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但殊不知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从来不是光明正大地离婚,而是双方父母都欠缺了如何处理好这段关系的能力。
03 母亲看似无私的背后,是对孩子最深的诘难
前段时间,有位学员咨询我。
她快接近30岁了,可她却没有谈过恋爱。
她苦恼地和我说:“老师,我不知道如何去谈一段恋爱,也不敢去谈一段恋爱。”
询问起她的原生家庭。
她说,自己是独生女,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天天为柴米油盐吵架,有次吵得激烈的时候,父亲拿着一个杯子就向母亲砸过去,这个场面让她此生难以忘记。
有一次,母亲在门外偷偷地哭,她走过去,想安慰母亲,可母亲却以一种极为陌生的语气对她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离婚了。
而这句话,在之后成长的岁月中,不断反复被母亲提及。
即便到了上大学、出入社会,每当回到家,母亲就会和我说,之前之所以和你爸在一块儿,那不都是为了你,如今老了,想着也能凑合过,反正就这么过下去吧。
而这些阴影,带给这位学员的,一是沉重的负罪感,她总会觉得如果自己谈了一段感情,就是对那个为了她隐忍多年的母亲一种背叛,毕竟是自己导致了母亲的不幸福。
二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只剩争吵、冷漠的家庭中,她看不到父母是如何爱对方,所以长大后的她的确不知道如何爱人。
为了孩子不离婚,其实在另一种层面上来说,就是道德绑架,父母沉浸在自我牺牲的感动里,可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孩子从不需要一个只有空壳的家庭,也不需要父母的自我牺牲,她们只想拥有一个真实的呵护,是来源于父母毫无保留的爱与关怀。
04“明明不幸福,你以为你假装我看不出来吗”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
我想,我应该不是第一个主动劝父母离婚的人吧。
去年高考完,当我查到我自己的成绩超过一本线80多分后,我转身对同样等待分数结果的母亲说:“妈,我稳了,你可以和我爸去办理离婚了,你放心,我自己能照顾我自己。”
母亲那时候脸色瞬间就变了,痛苦、尴尬,但很快,她笑着对我说:“你考傻了是不是,你爸妈好得很好,离啥婚,都这么大年纪了。”
“我跟你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你们过得好不好,我能不知道吗?何况母子连心,你有几次晚上在客厅哭的时候我都听到,在白天,你们表演的很好,但我跟着配合也好累,明明不幸福,为什么还要假装幸福。”
母亲听完,她低下头,哭了。
后来,他们去民政局登记了离婚,母亲搬回了另一套老房子住,他话就一周来回各住几天,感觉这样的生活,比之前要放松多了。
貌合神离的婚姻,只不过是父母在台上演出,孩子在台下配合鼓掌。
“爸爸妈妈不快乐,孩子也不会开心,爸爸妈妈假装开心,孩子也在假装开心,爸爸妈妈以为孩子是开心的,孩子也以为,自己假装开心,爸爸妈妈才会开心。”
孩子们看着背后争吵不断、粗话连篇的父母,在自己面前却又表现得恩爱无比、相敬如宾,他们会有内心一直极痛的拉扯感。
孩子会在想,明明这不幸福了,还要在自己面前假装一切安好,父母这样为了自己,真的好心疼他们,所以自己再苦恼、再伤心,也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
对于这群孩子,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在外人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开朗爱笑,但内心深处却极度痛苦、压抑。
在心理学上,通常把这些特征统称为:微笑抑郁症。
假装岁月静好,平静安宁的背后,是在一步步把孩子推向“微笑抑郁症”的边缘。
05 为了我自己的幸福,到底要不要离婚?
古人有云:“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幸知说了那么多,并不是主张离婚,因为婚姻本就是充满矛盾和心酸,只要这段婚姻中不掺杂暴力,或是双方对这段婚姻都嗤之以鼻的状态下,其余的婚姻并非非离不可。
只是想告诉各位,为了孩子选择不离婚,这是一个伪命题,要真的是为了孩子,那么,如何将这段关系化危为安才是重点。
真正给孩子带来幸福感的,不是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而是家中充满温暖的气息。
那么,处于貌合神离状态下的夫妻,该怎样做,才能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