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2669

连续三日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超两万,个人如何理性应对(图)

2022-11-18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为预防重症和死亡,尽早完成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依然是首要的

11月11日至14日,全国新增本土新冠感染病例已连续四天破万;15日,国内新增感染者突破两万例,16日,国内新增感染者23000余例,17日,新增本土感染者25129例。

其中,新增感染者主要来自于广州、重庆、郑州三个城市,北京疫情也处在上升阶段。多位公卫领域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冬季到来、多地疫情防控走向精准化的背景下,接下来感染者数量可能还会处在高位。

10月29日,在社交媒体上,医学科普作者庄时利和分享了关于个人如何准备一些药品以应对新冠病毒的建议,引发热议。在网络上,不时传出“连花清瘟断货”的消息。

一位病毒学家指出,从目前来看,今年冬季的疫情防控形势对于公众的心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面对当前的疫情局面,个人应该如何理性地应对?

连续三日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超两万,个人如何理性应对(图) - 1

图片来源:网络

广州超5万感染者,两例重症病例

11月17日,广东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9433例。其中,广州新增感染者9244例,已连续11天单日新增破两千例。自从广州本轮疫情以来,10月22日到现在,广州新增本土感染者超过57000例。

海珠区是本轮广州疫情“重灾区”。11月16日晚,广州市海珠区发布通告,继续强化部分区域疫情防控措施。该区通告,近期海珠区新增感染者仍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区域,其他区域亦有散发个案。海珠区疫情仍处于高位平台期,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故延续强化社会面管控三天,至11月19日24时。

11月15日,在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根据官方发布的疫情数据统计来看,14、15、16日最近三天,无症状感染者比重都接近97%。

17日下午的广州市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截至16日,全市在院确诊病例6006例,前期诊断的普通型病例中有1例转为重型、1例转为危重型。两人均是伴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经积极治疗,病情基本稳定。

11月17日0~24时,重庆市新增感染者超过4000例,北京新增感染者超400例。

11月14日,重庆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介绍,11月以来,重庆市累计报告新增感染者超过8000例。现有在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超过7500人;在院集中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有1159人,其中,轻型1130例,重型3例,病情稳定。

三年新冠疫情中,新冠病毒一直在进化,奥密克戎毒株流行后,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是,其传染性在明显增强,致病性在显著下降。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实验室近期数据来看,在小鼠模型上,感染50个剂量单位的原始新冠毒株就能使得小鼠死亡,不过,最新的奥密克戎毒株需要2000个剂量单位才能导致小鼠死亡。也就是说,在小鼠模型上,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比2020年初疫情时期原始毒株下降40倍左右。

聚集性疫情只有密接集中隔离

自从11月11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在核酸检测范围、风险区域划定、次密接者管理等多个方面,疫情防控开始走向精准化。

以核酸检测为例,11月15日起,在大连的居民出行仍需扫场所码,一般无需查验核酸。15日起,石家庄地铁和公交方面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有效期,除重点场所外不再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

在河南洛阳,11月15日起,除进入各级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务场所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

11月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称,对于核酸检测,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沈洪兵称,在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方面,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疫情的热点城市广州,疫情防控也细化到区一级。当海珠区、荔湾区继续强化社会面疫情管控措施时,11月16日晚,番禺区发布通告,17日开始,有序恢复全区社会面正常流动,解除临时交通管控,居民凭健康码绿码通行,大部区域恢复堂食。全区学校、幼儿园自11月21日起有序恢复线下教学。广州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自11月10日起暂停线下教学或返园,番禺是首个宣布即将恢复线下教学的行政区。

沈洪兵介绍说,今后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二十条措施中,对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将集中隔离期从7天缩短到5天,而将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3天居家隔离,这意味着对社区防控的压力加大。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说,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要及时接收需要进行居家隔离人员信息,督促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及其同住人员严禁外出,并督促居家隔离人员每日早晚两次做健康监测。对于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可安排专人专车,落实闭环管理。

在风险区域划定方法改变后,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指出,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完全没必要购买呼吸机

在多地感染者上涨的态势下,个人该做哪些准备?

多位专家强调,为了预防重症和死亡,尽早完成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依然是首要的,尤其是患有癌症、糖尿病等具有高危风险的人群。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可能99%的人,最好的方法肯定就是尽快去打疫苗。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3针,甚至4针疫苗都是应该的。” 在美国从事疫苗研发工作的崔翔强调,新冠疫苗已经上市了两年,目前来看副作用都是一些短期不良反应。然而,国内现在疫苗接种率还有提升空间。

以上海为例,作为国内较早迈向深度老龄化的大城市,据官方介绍,截至11月14日,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累计接种1070.82万剂,覆盖412.37万人,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免疫268.6万人,加强免疫接种率46.19%。

继乌鲁木齐、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之后,康希诺吸入式新冠疫苗也将在北京启动接种,继此前试点开放小规模预约后,11月15日开启正式预约。药物研发公司纽兰生物创始人王浩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呼吸道中的黏膜抗体有助于防止感染奥密克戎,因此,如果已经接种过肌肉注射疫苗、完成基础接种的人群,建议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

如果家里面有年纪较大的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成员,崔翔建议,要做好这些重点人群的保护,自己出去也应该小心,避免回来给他们带来感染风险。

对于普通健康人群,除了新冠病毒,鉴于冬季是各种呼吸道病毒,比如流感病毒、RSV等病毒的高发时期,一位公卫专家提醒,应该降低对感冒药、退烧药等药品的购买限制,让居民可以常备一些药品。实际上,多位专家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连花清瘟能预防新冠病毒。

近日来,网络上甚至出现了需要购买呼吸机的声音。中日友好医院一位呼吸科医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普通人家里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呼吸机,如果已经严重到需要吸氧的时候,就必须到医院接受治疗。

该医生说,如果本身就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活动耐力严重受限或者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购买血氧仪,不过这些患者一般情况都长期进行家庭氧疗;若出现短期内医疗资源紧缺,无法快速满足感染患者住院的需求,可借鉴香港的应对举措,给予居家感染者口服药物,并为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发放指脉氧仪帮助监测其血氧指标。

王浩然补充,注意手部清洁、加强营养和锻炼都是有必要的,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冲洗鼻腔很有用,可以在外出回家之后,这样做降低携带病毒的风险。

今年8月,美国奥古斯塔大学、英国爱丁堡龙皮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耳鼻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显示,每天两次鼻腔冲洗,可减少新冠相关的症状和降低死亡风险,住院风险降低达8倍以上。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79名55岁及以上的新冠感染者,每天进行2次鼻腔盐水冲洗,持续14天;与美国疾控中心数据中的患者入院率相比,冲洗鼻腔组入院率低了8.57倍。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慢-我胡小鸡 2022-11-18 回复
自己要加强防护措施,多运动,提髙免度力
土澳居民DNhy5 2022-11-18
坚持足不出户静默管理
ktisme123 2022-11-18 回复
这么严重,为什么发二十条??????????
土澳居民DNhy5 2022-11-18
因为大傻扛不住了,没钱折腾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