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253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2022-12-24 来源: INSIGHT视界 原文链接 评论12条

12月20日,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感染后离世,享年67岁。这让我想起:

关于当下疫情,非常重要却被忽视的这7句大实话—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1

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和过去

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率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而且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刚开始放开时,我们很多人都错以为,只有幼童、老年人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才面临重症和死亡风险。

如今看,事实并非如此。

仅媒体曝光的37岁辽宁足球教练、32岁的四川博士老师,我们就不难看出:

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壮年中也不罕见。

昨天,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因感染去世,年仅67岁。

吴冠英是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的设计者,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之一。

伴随奥密克戎席卷中国大地,感染越来越多的人,也带来越来越多的悲剧,我们对它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

它的毒性的确在变弱,但一点儿都不能小觑。

任何年龄段,在感染后都有导致病死的凶险。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2

新冠这个病的特点,不是来就是重症,而是在感染5-7天后才出现重症。

所以,重症的高峰,会比感染高峰晚。

另外,感染新冠后引发的基础疾病的加重,也有个时间过程。

综合分析,未来一到两周内,我们会迎来重症高峰。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

我身边很多朋友和家人感染后,头三天只是发烧,甚至比感冒症状还轻。

有的人就在心存侥幸中,误以为自己是幸运的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

没想到,被打脸很快到来。

发烧之后,也就是王广发主任说的,5-7天时,很多人就开始出现“鼻子封水泥、喉咙吞刀片、内脏咳出胸”的难受症状。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3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4

患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也是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广西那个10岁女孩,也是在发烧第5天突患高热惊厥离世。

王广发主任的大实话,告诉我们:

病毒的狡猾在于,先轻后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感染高峰一两周后,才是重症高峰。

而重症高峰,才是我们最难的时候:

关乎医疗挤兑,关乎生死离别。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5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

国际上,在一些欧美国家,它们已经显示出超强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

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没有明显增加。

近3个月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其中包括BQ.1和XBB。

目前,BQ.1和XBB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但随后会逐渐增强。

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的两个新变异分支,已经在欧美国家展现了龙卷风一样的超强传播能力。

目前,我国9个省份已经检测出它们的踪迹。

专家们说:

以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奥密克戎在传播过程中,大概率还会发生新的变异。

钟南山院士为什么提醒我们,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应阳尽阳”“主动感染”?

就是因为大规模的感染会导致更凶险变异分支的出现。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的片尾,有这么一句话:

“人类虽然走到了物种的最顶端,但病毒更早是地球的主人,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

我们不知道它因何而来,也不知道它为何而去。”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6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7

现在奥密克戎有多种亚型毒株,在感染一种亚型之后,还有可能感染另外一种亚型。

最终其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样,具有季节性感染以及区域性感染的特征。

人体在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后,在免疫记忆压力下,最终迫使病毒的毒力不断下降。

目前,国内人群接种的第一批次疫苗,来自原始毒株。

病毒在经过多次变异之后,疫苗的保护效果越来越弱,很难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我们必须承认: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自掏腰包给我们打的疫苗,很好地保护了我们。

直到现在,疫苗依然在发挥着防护屏障的重要作用。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8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事实:

病毒在不断变异,根据原始毒株研发的疫苗,对现在新变异病毒的防护作用,的确在减弱。

这么说,绝非是低估疫苗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

不要以为放开了,感染过一次,就万事大吉。

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重复感染。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9

阳了后转阴,又检测出“阳性”,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转阴后,又检测出阳性,是发生在“阳康”后一个月内,这叫“复阳”。

“复阳”,是身体间歇性排毒导致的时阴时阳。

这个不要害怕,说明你身体免疫力在恢复,在清除最后的病毒。

既往的原始毒株,有5%到15%的“复阳”率。

如果转阴后,又检测出阳性,是发生在“阳康”后一个月后,也就是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那大概率是重复感染。

对于脆弱人群,重复感染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

《自然科学》论文显示:

与仅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多。

患肺部疾病和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

  ——综合北大第一医院王贵强、北大佑安医院李侗、新浪新闻等

这段论述,给我们最大的提示是:

我们要做好和新冠肺炎长期斗争的准备。

感染一次,并不相当于得到了护身符。

挺过这一波,也不相当于战胜了病毒。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10

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可能都要和它共处。

即便如此,能避免重复感染,还是要尽量避免。

因为,重复感染,会给身体造成致命伤害。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11

目前,我们处于第一轮疫情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人数增加、快速上升的态势会趋缓。

但是,一段时间后,随着大规模社会活动,包括春运或各种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可能还会有一轮新的疫情。

这种疫情波浪形的出现,最终可能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屏障,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昨天看到这样一句话:

“我长这么大,干什么事儿都没有耐心,但新冠肺炎耗尽了我所有的急躁,让我学会等待。”

大疫三年,我们一次次跌落绝望,又一次次心怀希冀,发出祈祷:

“但愿这是最后一场疫情。”

但现实,一次次事与愿违。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12

王贵强主任的话,再次提醒我们:

挺过当下这波大感染后,我们走出家门,开始社交,还会有新一波的感染。

挺过这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我们才能在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中,获得群体免疫,开始正常生活。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13

新冠病毒发生变异是必然的,这不是以人类意愿所决定的。

人类不是新冠病毒的唯一宿主,很多动物也是。

新冠病毒在动物身上的演变规律是怎样的?

我们并不清楚。

千万不要觉得新冠一定会越来越弱。

它的变异方向在人类社会也许是这样的,也许不是这样的。

如果动物身上出现一些对人类易感性更强的毒株,传播速度也更快,同时致病力也更强了,我们真的要提高警惕。

总之,我们对新冠病毒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完全轻视它,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

从科学上真正了解它,认识它,再制定我们的策略,切忌拍脑袋,切忌凭空猜想。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

之前,我们看到很多专家的观点是:

新冠病毒是越来越弱了,弱到不会再掀起大的风浪,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和我们共存。

但王广发主任的这个存疑拷问,让我们再次陷入了思考中:

一切或许都不是绝对的。

因为我们目前所有的精力和研究,只是局限于病毒在人类的传播,远远没有涉猎到动物界。

就像可怕的禽流感一样。

从禽类传染到人类时,造成的死亡率是非常可怖的。

对于我们并没有研究,或者并不清楚的事情,存疑、敬畏、戒武断、戒侥幸,才避免被反噬。

清华教授离世,他们说了句大实话:超级变异在华出现(组图) - 14

最后,分享一句今日读书得来的话:

过去已去,未来没来。

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创造的奇迹,就是活下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2)
Wgan 2022-12-24 回复
如果没有那帮白纸白痴,干扰政府决策,放开严管,会有今日的状况吗?那些拿白纸的白痴高兴了吧?TMD
澳洲回扣部部长 2022-12-24
你不会真以为共产党害怕游行吧
猫本一家亲 2022-12-25 回复
我爸爸和很多人都已经有肺部炎症了,我几夜没合眼……我恨政府在无预警无准备的情况下“躺平”.我恨政府对老人和弱势群体的漠视.
eric3637 2022-12-24 回复
开始带节奏咯。。。。
平凡荣耀 2022-12-24 回复
好像还是很猛
h呵呵 2022-12-25 回复
下个变种直接叫举白纸的白痴们吧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