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7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505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2023-01-11 来源: 界面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联合国新闻中心 微博1月11日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1月10日在回答记者有关旅行限制措施的提问时表示,会员国应该遵循世卫组织的指导方针,所有关于乘客筛查等方面的决定都必须而且只能以科学为依据。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1

首批中国旅客受到泰国官方欢迎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克鲁格当天也表示,随着新冠疫情进入第四年,各国应确保尊重科学、持续监测、承担责任,以确保所有人的未来。克鲁格表示,目前中国的确诊病例激增,但当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前已经在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出现过,因此预计暂时不会对欧洲区域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欧洲部分国家采取了预防性的入境限制措施。克鲁格就此表示,各国有理由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民众免受病毒感染,但他同时呼吁采取行动的国家要确保此类措施以科学为基础、力度适当且不能带有歧视。

在1月10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多国表态予以欢迎。但也有少数国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以最大诚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中国当前的国内疫情形势。

汪文斌说,但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事实和本国疫情实际,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采取对等措施。汪文斌表示,我们再次呼吁相关国家从事实出发,科学适度制定防疫措施,不应借机搞政治操弄,不应有歧视性做法,不应影响国家间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游客将带动全球旅游业进入崭新的2023年。

三年来的新冠疫情,令全球旅游业,包括航空运输业、酒店餐饮业等等面临空前的挑战。甚至,确实有一些国家的此类行业不得不暂时转型。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2

泰国副总理阿努廷在曼谷机场发言,欢迎中国游客 图:京报网

随着中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防疫政策转变为“乙类乙管”,自2023年1月8日起,《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正式实施,主要来说有两点——

一是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二是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当地时间1月9日13时17分,随着厦门航空MF833航班落地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269名旅客平稳落地。这是“乙类乙管”之后首批前往泰国的中国旅客。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泰国交通部长奇乔布,以及旅游和体育部部长皮帕一同到机场接机,欢迎中国旅客赴泰旅游。

可同时,海叔也见到,诸如美国、日本、韩国还有摩洛哥等国,针对中国的“乙类乙管”,又纷纷整出一些政策。摆明了是目前阶段不怎么欢迎中国游客……

01 怎么看泰国的举动?

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乙类乙管”之后,泰国这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这是对中国政府的防疫举措——过去三年直至如今的防疫举措,投出的信任票。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3

当地时间1月4日,阿努廷回应泰国媒体,没有必要对中国游客搞歧视 图:曼谷邮报

在中国宣布“乙类乙管”政策,其中提及“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之后,泰国媒体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当地时间1月4日,《曼谷邮报》对阿努廷进行了专访。阿努廷披露,泰国不会对从中国出发的游客采取歧视性措施,而将一视同仁。当时,阿努廷提及,“唯一的要求是提供疫苗完全接种证明”。

阿努廷还披露,在1月4日举行的政府工作会议上,讨论了1月8日以后中国旅客赴泰国旅游,泰方该如何应对。

在海叔看来,目前看,泰国针对中国游客的政策,是比较妥当的——

一方面,表示欢迎,且卫生、交通运输、旅游口的主管部长在副总理带领下来欢迎普通游客,这排面真是不小。

另一方面,对中国游客将有哪些预案,其也做了安排。 这一点,很重要。毕竟,中国刚实施“乙类乙管”,就一些地方的疫情来说,刚度过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感染的高峰。这时候,如果彻底不做任何预案,也未必妥当。

而在1月9日针对中国游客的欢迎仪式上,阿努廷再透露最新政策——

不再要求各国入境旅客提供疫苗接种证明。

可见,泰国方面有了最新的研判,做出了最新的政策调整。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4

“泰国部长将于周一迎接第一批中国游客” 图:Thai PBS World报道截屏

如今,泰国媒体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

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将有338架次来自中国的航班飞抵素万那普机场,其中1月份将有98个航班,2月份将有144个航班,3月份将有96个航班。

在清迈国际机场,今年第一季度将有200架次中国航班抵达,其中1月份42个航班,2月份84个航班,3月份74个航班。第一个由中国直飞清迈机场的航班预计在3月15日抵达。

2023年1月到访泰国的中国游客预计达到5万人;3月份,这一数字将提升到9万人。

02

另一方面,海叔发现,日本、韩国等疫情前中国游客比较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以日本为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月4日在日本三重县伊势市举行记者会时称,将自1月8日起加强以中国入境者为对象的新冠病毒口岸管理。

此前日本政府已宣布,自2022年12月30日起,7天内有中国旅居史的旅客,将在入境日本时接受落地检测,如果被检测出阳性,原则上会进行7天隔离。而1月8日开始实施的新规,则有更严苛的要求,亦即必须在入境时进行核酸检测或抗原定量检测。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5

当地时间2023年1月5日,在仁川国际机场入境处用中文、英文和韩文写的“从中国来的旅客”标示

而韩国也开始对来自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的入境者,进行区别对待。也就是说,划分特殊排队通道,进行核酸检测。在海叔看来,如果韩国方面单单有此规定,倒也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6

1月5日,在仁川国际机场新冠检测中心,自华入境人员准备接受检测,可清晰地看到入境者佩戴的黄色标识 图:韩联社

有入境韩国者向海叔反映,他们在机场被军警看着,一些韩国人围观,简直像是看待囚犯一般。

回头想想1月8日之前,中国对入境航班人员进行隔离管控措施时,有没有人围观的?完全不可能有!更何况,就连韩联社都披露了,1月7日自华入韩旅客落地检阳性率为14.8%!这个阳性率,并不比诸如美国入韩者的阳性率高吧?因为中韩毗邻,且中国人口众多,韩国采取一定的防疫检测举措,并非不可理解。可其如此做,仅仅是为了防疫,还是跟在美日屁股后面,想挤兑中国一番?有朋友称,韩国目前对中国的防疫举措,特别是“挂黄牌”,颇有点纳粹的腔调。不知韩方对此作何感想?

03

当然,也有诸如摩洛哥这样非得在防疫问题上对中国表现一番的国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现欲”比较强的国度,大多会因时因势调整政策。海叔为什么有此预判呢?显然,谁也不会跟经济增长过不去啊!

有在德国的朋友告诉我,在疫情之前,法兰克福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形成了针对中国游客的产业链。可随着疫情之后旅游市场的形势变化,德国做对华旅游生意的一些人纷纷改行。单以在德华人所做行业来说,原本接团餐的中餐馆,改成了麻辣烫店,主要也是为了维持经营运转,做当地华人买卖。还有一些朋友原本接旅游团的,如今都在做物流行业。“我知道,他们可能未必回得来了。毕竟加入了新的行业,也有还算稳定的收入。但他们也会回想对华旅游业‘辉煌’的时候,那来钱毕竟比如今做物流快一些。”身在德国的朋友如此说。

要知道,德国还是制造业占经济比重较高的发达国家。对一些依靠第三产业赖以生存的国度,譬如泰国来说,中国游客的早日回归,当然更是恢复市场信心的最佳强心针。日韩难道不也如此吗?想想疫情前各种邮轮、航班进入日韩,那光景,旅游业者踏歌相迎相送。如今这些政府出台针对中国的政策,他们国内的旅游业从业者首先就是反对的。

联合国:各国旅行限制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遵循世卫组织指导方针(组图) - 7

日本目前的针对中国游客的政策,得不到日本旅游业内从业者的支持 图:日媒截屏

酒店业市场调查公司美国STR的经理樱井诗织说:“在中国游客缺席的背景下,日本国内旅行需求的复苏和增长或将比现在放缓。”

“最想要的是中国客人,但是日本国内政策实在让人感到担忧。”日本东北某大型旅行社工作人员如此吐槽。从中,其实也能看出,日韩类似针对中国的防疫政策,兔子尾巴——长不了!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Rebecca-杜 2023-01-11 回复
除了必须的外交和商务交往,当下的情况下,什么旅行探亲一律不放不签就完了
林漫小慌乱 2023-01-11 回复
虽然现在没什么人听他,不过,还算是说了几句人话!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