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图)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最近中共中央出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其中六次提及"粮食安全",并称将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
从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粮食安全"以来,这是习近平政府第四次提及,而且"粮食安全"四字在一号文件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原因何在?
乃因美中之间不断扩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引起了美国对保护农田的关注。
正在田间劳动的中国农民
“玉米大豆外交”: 中美两国都需要
中美两国的农业经济密切相联,这种关联首推两国之间长达近20年的巨额农产品交易。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一直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2021年中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近360亿美元的农产品。中国政府数据称,过去十年,美国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国,中国则稳居美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2022年4月一次讲话中提到,从战略角度推动中美农业互利合作,既有利于丰富中国老百姓的“粮袋子”,增加美国农民的“钱袋子”,也有利于减少全球粮食供应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即使现阶段中美关系不佳,中国也对美国大豆、谷物、肉类、水产、水果等实行了反制关税的市场化排除。
中方自美农产品进口388.5亿美元,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同比增长64.8%,高于中方自全球进口农产品28.6%的增速,也远高于美对全球商品出口23.3%的增速。
这一经济关联,中国需要,美国也需要。
中国在美购买农地遭遇阻击
但另一关联即中国在美国购买农地,已经被上升到美国国家安全这一高度来认识。
2023年初以来,美中两国都在大量报道北达科他州第三大城市大福克斯市(Grand Forks)市长Brandon Bochenski将阻止中国阜丰集团(Fufeng Group Ltd., 0546.HK)美国分公司发展当地的玉米加工厂项目。事件起因不复杂:两年前,大福克斯市的市长与一些当地人支持中国阜丰集团购买当地370英亩土地并在城郊建造一座造价7亿美元的玉米加工厂的计划,理由是该项目有可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还可以为当地农户提供又一个出售玉米的地方。
2021年4月,美国空军少校杰里米·福克斯(Jeremy Fox)认为,“中国利用商业行为来接近美国的国防设施”,阜丰集团这一项目位于敏感地带,其被动接收设备可拦截进出基地的无人机和通信设备,“这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从而损害美国的战略优势。”福克斯少校的分析,让大福克斯市市长改变主意,认为相较于国家安全,这点经济利益算不上什么。
但这个项目的叫停,成了2023年重提禁止中国人购买美国农地的契机。早在2022年5月26日,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发布《中国在美国的农业利益:通过海外投资加强粮食安全》(China’s Interests in U.S. Agriculture: Augmenting Food Security through Investment Abroad),这个报告就是要限制中国在美国找粮食(购买农地)。
《中国在美国的农业利益》回顾了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些弱点如何推动美中农业关系的利益。从具体内容看,报告评估了中国农业投资背后的动机,包括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以及减少进口依赖、保护耕地和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的相关努力。该报告重点研究了中国在美国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土地、牲畜、谷物以及农业设备和技术等相关基础设施。最后,报告为立法者提出应该考虑从哪些方面防范与限制中国在美农业投资,其中特别提到军事设施附近的外资土地可能需要额外的监控。
现行美国法律规定,外国人购买、租赁或特许权的土地如果位于敏感政府设施附近的房地产将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简称CFIUS) 的审查,委员会有权拒绝正在考虑的交易,但事后很少进行监督。在某些情况下,国际威胁的演变会给美国国防带来新的风险。报告撰写者建议按照安全许可所要求的进行定期审查,有助于缓解国家安全担忧。
最近的中国气球事件,让美国朝野加深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民主党籍参议员乔恩·泰斯特(Jon Tester)和共和党籍参议员迈克·朗兹(Mike Rounds)于2月1日联名提出了《2023促进农业保障和安全法案》,将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列入黑名单,禁止这些国家(企业、个人)投资、购买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美国土地或涉及美国农业的企业。该法案还把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定义为关键基础设施。在众议院,共和党籍众议员埃莉斯·斯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与里克·克劳福德(Rick Crawford)在2月2日重新推出了他们去年7月提出的同名法案。这些议员表示,他们希望确保美国的食品供应链得到保护,确保中国和其他外国对手无法利用美国土地作为间谍活动的据点。
22个州加入限制中国人购买美国农地的行列
2月7日,《华尔街日报》发表《农地交易成为美中关系引爆点》一文,文中提到,依照《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提出请求后获准查看美国农业部数据库,结果是:截至2020年底,外国实体和个人目前控制的美国农地不到全部农地的3%。其中与中国有关的不到1%,由中国投资者,包括个人、中国实体或有中国股东的美国公司,持有超过33.8万英亩美国土地,其中不包括非农业用地。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投资者持有的此类用地有近一半位于德克萨斯州。该文引述国家农业法律中心(National Agricultural Law Center)的数据指出,中国相关实体拥有最多农地的五个州之中,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等四个州没有限制外国所有权。位列第五的是密苏里州,该州州议员希望对外国土地所有权设置上限,使之更加严格。
目前全美已有22个州,正考虑收紧外国对美国农田所有权的现有规定,其中包括蒙大拿州、怀俄明州、新泽西州和北达科他州,这是行动相对迅速一点的几个州,其他正在陆续跟进。
俄乌战争提高了资源国的优势地位
俄乌战争产生一个G7成员国意料之外的结果 ,资源国与工业-科技国家在国际市场中位 势互换。埃及经济学家,近代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米尔·阿明以反殖民主义著称,他以“中心”与“外围”(边缘)的层次概念对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关系进行分析,力图全面论述不发达经济的实质缘于工业国对第三世界国家资源的掠夺,并将资源国列为受剥削受掠夺的第三世界。
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大国(全球化以前也是工业大国),同时也是资源大国,这个事实的存在,让阿明的中心-边缘论受到挑战,但“美国特殊论”让阿明回避了这一挑战。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成功地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造成的伤害大大降低,依靠的就是资源国优势。
中国不比俄罗斯,无论是资源还是粮食都须依靠国际市场。以粮食安全为例,有20%左右需要依赖国际市场,只是这种依赖有偏重。例如2021年粮食总产量1.37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多年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口粮自给率达到100%,但是,作为油类与饲料来源的大豆、玉米等,中国需要从美国大量进口。不过,美国如果轻易打这张牌,结局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是川普对华开展贸易战的教训。当时,美国主流媒体就发现,美国花时20余年养成的大豆产业,基本是为中国量身订造,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大买家,受损的是美国大豆农场主。也因此,美方目前欢迎中国的“玉米大豆外交”,重点放在保护美国农地安全上。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