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123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2023-02-27 来源: 最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当年明月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

1956年,北京昌平万寿山下,中国现代史上唯一公开进行考古发掘的明代黄帝陵定陵,正在被打开。这是明神宗朱翊钧(yì jūn)的陵墓,他于1572年继位,在位48年,年号万历。

发掘工作用了2年,考古队历经磨难,终于找到埋藏地下的指路石,得到定陵地宫入口的准确位置。

找到地宫门口,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拆掉陵墓的金刚墙,用特制工具推开自来石,打开了由重达4吨的汉白玉制作而成的石门。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2

地宫内部

进入地宫,走过汉白玉石桥,正殿里摆着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龙椅,硕大的明青花瓷缸装着燃尽的长明灯。

后殿里,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上,并排摆放着明神宗和两位皇后的棺椁,26个装满陪葬品的红漆木箱,已经腐烂。

撬开棺椁,拆掉木箱,玲琅满目的陪葬品,呈现在世人眼前。龙袍、金冠、瓷器、玉器、字画,包括无数纯金打造的生活用品……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3

定陵发掘纪录片片段:工作人员在打开棺椁

多年后,定陵地宫向公众开放,吸引无数游客深入地下27米,参观巨大的地下宫殿。

21世纪初,一个年轻人赶来这里,进入地宫,了解了明神宗的遭遇。他在书的最后,写下这样一段话:

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你会明白……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个年轻人,叫石悦,笔名当年明月。他写的书,叫《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改变了很多事。

改变最剧烈的,是当年明月自己。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4

让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石悦。

笔名:当年明月。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9年10月

籍贯:湖北宜昌。

毕业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职业:公务员。

爱好:读书。

副业:作家,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

收入:工资,和每年超1000万的版税(主要在2008-2011年)。

名言: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主要经历:20岁前求学;20岁—26岁做公务员;26岁—30岁靠《明朝那些事儿》火遍大江南北。30岁—如今,专心做好本职工作。

职务:2021年7月,已任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7月15日,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5

石悦

一切的事情还要从2006年的一个夜晚说起。26岁的石悦在广东顺德海关工作已经6年了,和同事领导相处说不上亲近,也不算陌生。

这份稳定的工作待遇颇佳,他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达到6000元,吃喝不愁。

工作之外,石悦的生活很枯燥。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谈恋爱。历史拿走了他对很多东西的兴趣,唯一剩下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是历史书,从11岁那年起,他每晚必读2个小时的历史书。

也有例外,高考的时候为了专心复习,他停掉了2个月,然而高考前2个月他又逃学了。每天早上,他照常背着书包出门,等到父母上班后,他再悄悄潜回家中。

这么做的原因,是他对自己能力和天赋的自信。他认为最后两个月学不学都能考上大学。果然,1996年,石悦顺利考入大学。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6

石悦

大学毕业后,2000年,在公务员考试中,石悦脱颖而出。当时广东佛山海关仅从全国招聘5个人,录取比例是260:1。

结果,用今天的话说,石悦成功“上岸了”。

工作稳定,完全没有任何生活上的忧虑和各种情况,他得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开心很高兴地活着。

当一个人有自己的世界时,外面的世界就没那么重要了。工作6年,他一直默默无闻,很多同事对他的评价都是:

应该懂的他完全不懂,不应该懂的他懂很多。

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不擅长交际,同事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手里都拿着本书,好像总是若有所思,说起话来又莫名其妙。

很多年后,石悦火了,他才明白一个道理:“原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总觉得,别人都是很奇怪的。后来我才发现,在别人眼里我才是怪异人。”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7

2006年,默默无闻的石悦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动笔写下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他觉得历史是生动的,又是残酷的。但历史书却大多是故作高深的、严肃的、不好读的。他希望写一本好看的历史书。

当年3月10日,接触历史已经20年,时年26岁的石悦,开始在天涯论坛上,注册了一个叫做“就是这样了吗”的账号,并在键盘上敲下标题: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他不知道,从此刻起,他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成名几年后,无数记者追问,当时是怎么样一种想要写作的冲动呢?其实他早就在书里用故事给出了答案:

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爬?

他总不回答,于是记者总问,终于有一次,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

因为它(指珠峰),就在那里!

因为它就在那里。

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抽久了,就需要理由了。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8

埃德蒙·希拉里(左)与丹增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9

键盘上敲下“明朝那些事儿”六个字后,石悦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铁马冰河、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的历史,仿佛与现实中的他毫不相关。白天,他是广东顺德海关无人注意的员工,每到下午4点,两种人生开始交接。

下班回到家后,扑到书房,他钻入历史的世界。潜心研究历史,挥笔写下真实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他形容那是一种水满则溢的表达冲动。

严格来讲,石悦并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网络连载“随笔”。

他雷打不动,每晚更新。在天涯论坛上,凭借幽默的笔触和颇具张力的故事,《明朝那些事儿》很快爆红,无数粉丝每晚等待他的更新。

这件当时不能给他带来回报的事,他十分认真。每当自己因为有事不能更新时,他甚至向广大网友写起了请假条。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0

石悦的请假条

他的书不同于其他历史名家,他就是写得好玩,说人话,爱恨分明。

历史书写朱元璋起义,多少有点豪迈。赞扬他揭竿而起,英雄豪杰。石悦不这么理解,他理解中的朱元璋是一种无奈:“你想啊,当时起义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哪有那么热血。”

他写太监的变态与不易,写皇帝的无奈和伤感,写大臣的钩心斗角,也写那些在历史中寂寂无名的名字,分析那些壮怀激烈背后的痛苦和挣扎。

在他心中,历史并不仅属于王侯将相,也属于每一个真实活过的人。

“别人看历史都是故事,我看历史都是情绪。”他说。 “很多人不懂历史,是因为他不懂那些事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们未必比前人聪明。”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1

朱元璋画像

他赞颂北京保卫战中兵部侍郎于谦的勇气,也唾骂阴险狡诈的宦官和奸臣。他同情每一个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被扭曲的人格,也铭记那些小人物的悲壮。

历史写得跌宕起伏,听起来都像是故事。但石悦坚持,自己的每个故事都来自正史。他甚至在幽默的文字下面标注出处原文。

这份功力来自于他对《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几本正史书的了解。

“好几千万字啊,谁能看完。”

他在严肃的历史之外,加上了自己幽默的表达,和自己的理解。很多年后,当大家以为历史就是如此有趣,去翻阅《明实录》的时候才发现——

好玩的不是历史,而是作者:当年明月。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2

石悦

从1344年到1644年整整300年的历史,他从元末朱元璋起义,写到崇祯帝在景山公园自缢。洋洋洒洒7本书,近百万字,他用了整整3年。

2009年4月10日,差6个月满30岁的石悦,在博客上更新完书的最后一章,几乎耗尽了心力。3天后,他称自己病了,需要好好休养一阵。

至今,他再未出版过一本书。

2006年9月,结集成册后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年卖出50万册。出版社告诉他,三年内应该不会有这么好卖的书了。

出版社错了,不仅三年内,应该说很多很多年内,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受欢迎的书。用今天的话说,这本书成为了当年的爆款。

当年明月火了。他一个人掀起整个热会的“明史热”。

很多记者都曾问过他: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火?

他的选择是不看。该上班上班,该吃喝吃喝,该干嘛干嘛。即便书大卖,他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继续撰写心中的道义和对历史的理解。

后来实在太火了,他也躲不开采访,索性将这部“神作”理解为“天道”。

“二十六岁之前我不信道,就是天道,后来我相信了,他总有规则,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

发生在我身上的规律就是,那种突然的意识,到了我的身体里,再用这个身体,借用这个身体存在,然后写出来东西给别人看。我有个朋友跟我说,说看你写的书,跟你本人完全不相同。”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3

到了2009年,已经在网络上连载三年的《明朝那些事儿》,网络点击量突破1亿9000万,在全国网民数量不足4.5亿的年代,创造了不小的奇迹。

2009年,一直躲在“当年明月”背后的石悦,第一次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节目播出后,在单位食堂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单位领导突然惊讶地说:

“这不是我们单位一向沉默寡言的石悦么!”

他的一个同事,接受采访时说:“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进海关,几年来他绝对默默无闻……没想到,有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测!厉害!”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4

一个人一旦爆火,关于他的谣言一定会漫天飞。历史上是这样,现如今,也是这样。

2009年,由网络随笔结集出版的图书《明朝那些事儿》,畅销近500万册,为石悦带来了不菲的版税收入。

严谨的历史被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说出,人们认为这一定是哪个隐藏在历史博物馆的大家。

但出现在镜头中的,是一个有点胖、脸庞略显稚嫩的男人。曾经爆红的《百家讲坛》邀请他去讲明史,他拒绝了。原因是自己的脸庞太年轻,怕被人攻击。

没有毕业于专业的历史系,没有像其他专家一样多年专业的累积。2006年仅仅在网络更新自己的随笔不过2个月,就引起无数读者的喜爱。

等待他的争议,可想而知。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

石悦的笔体幽默,夹杂着大量个人感受和分析。这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不够“严谨”。在他们心中,当年明月撰写的并非是历史,而是他想象中的历史。

low、不专业、骗子,夹杂着暴力内容的图片,充斥在他帖子的评论区。甚至连他爆红也被质疑流量造假。

但正如一位明史学家说的那样:他用自己的理解和笔法,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和今人的距离。

最终,这场争议的结果是,石悦离开了天涯,改为在博客中继续更新内容。

他将笔名改为当年明月,取自宋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直到今天,仍旧能在网络上搜到他的博客,以及那些他更新的内容。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6

石悦的博客

一个年少成名的人最怕被捧杀,石悦却十分清醒。

很多人将他称为“神童”,称其5岁读《明史》,12岁通读《二十四史》。石悦第一时间辟谣:“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看书,是被逼的。”

从5岁起,他就被上班后的父母关在家里。一个人孤独无趣,陪伴他的只有书。一本带有图画的《上下五千年》,他看了12遍。

读完12遍,他又开始在中学时代出于虚荣心读《二十四史》,文言文看不懂,他就从《古文观止》开始看,“我付出的努力是别人想象不到的。”

他称自己有两个天赋。“第一,我看过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忘。第二我看书看得特别快,但我都能看到。”

童年时读史书,石悦完全是机械地、当作故事地读。一直到一次他外出旅游,去四川途经蜀道,他突然对历史,有了更加真实的认知。

当站在蜀道上,他的朋友说,你看这条蜀道数千年没变,无数人从这里经过,可能当年诸葛亮也走过。这句话,让石悦将书上的文字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了。

一种奇妙的感觉贯穿全身。此后他似乎有了某种天赋,当他站在某个遗迹前,总能感到当年的人和事,就在自己眼前上演。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7

前往故宫参观,他似乎能看到宫内金水桥上,跪满了阻止明武宗朱厚照南巡的大臣们。故宫东边的普度寺,似乎又变回了当年明英宗朱祁镇住的南宫……

他似乎对历史有了真实的共情。“历史是很伟大的。”那些一页纸就能略过的人物的一生,也应该会有很多话想说。

石悦曾提到的胡宗宪。历史上的抗倭名将,却冤屈入狱。临死前,他写下两句诗:“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某种时刻,他懂胡宗宪:“他应该会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又没有说出来。”

很大程度上,石悦将这种共情,称为一种天赋。他身上具有某种怪异的、说不清楚的神奇能力。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8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剧照

共情能力强,生活能力方面,石悦却一塌糊涂。他的思想像一位老者,但生活中却像个婴儿。

或许,上天并不忍心,用柴米油盐,稀释一个人的宝贵天赋。

从童年到大学甚至到毕业,他从未规划过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主动做出过改变命运的选择。热爱历史的他,读大学时选择了法律专业。原因是父亲认为,法律专业找工作相对容易。

大学毕业找工作,他没有职业规划,只是想找一个事少钱多的活,安安稳稳地生活。他的前半生都处于衣食无忧的环境,以至于到了大学,他的自理能力极差。

刚读大学时,一次去洗衣服,他将洗衣粉倒入洗衣盆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直到身边有人过来,他询问对方:“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对方看了他很久,说了一句:“用手搓啊!”

还有一次,他出寝室门上厕所,回来后发现门锁了。正常情况下,敲门就会有舍友来开门,他却一直在门口站了3个小时,只是想等有人出来的时候,他顺便进去。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19

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让他生出一种悲观。

在可怜和自负的两种人格中交叉前行,就像石悦和当年明月的区别那样。石悦本人,无论工作还是休息,脑海中总是充斥着各种“事儿”。

为数不多能让他放松的,是在出租车上看漫画。他说看漫画不需要动脑子,“反正能放松一下,脑袋太紧张。”

普通人可以有一种状态叫做不想事儿,但他无法做到,不是特意去想,而是不想事儿,就会觉得特别难过。

而对于当年明月,则是需要不断输入,那被他理解为一种“狂喜”。

“不断地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狂喜。”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20

有人告诉石悦,当他的书卖到1000万册的时候,应该就可以称为“名著”了。

石悦初听很高兴,结果他随口一问说:现在一年能卖多少本,对方告诉他有二三百万本。他又问:《围城》能卖多少本?对方说能卖1万多本。

他懵了……

那些年在各大图书的销量排行榜上,他一骑绝尘,3年时间,拿到了超过4100万的版税。但他始终保持一种清醒:

《围城》可能会卖200年,而我的书,最多能有50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21

2008年7月4日,当年明月(左)和盛大文学CEO侯小强

曾经少年成名,名望和财富奔涌而来,很多人劝他辞职,不必再过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加班写书的苦日子。

一如当记者问他,拿这么高的版税会怎么花时,他打趣道:“买俩馒头,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

甚至因为有钱,他很惶恐。他说自己得到的版税,是别人可能三四十岁才能得到的东西。但他最怀念的,是当年为了写书,还是每天晚上读书的那种纯粹。

他将工作和爱好分得很清。“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你出多大名也好,无论你怎么样都好,出多大风头都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有媒体为他分析,近些年来,《明朝那些事儿》的版税和周边产品,让他的收入可能过亿,但他仍然过着朴素的生活。

他只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22

实际上,如果在乎名利和收入的话,他的版税收入将会更高。

《明朝那些事儿》风靡时,石悦发现了很多盗版,他并没有起诉,或者提出赔偿。相反他仅仅建议:制作盗版书的时候,要多校对内容,不要出现错字和印刷错误。

在一次演讲中,他提到曾经有一个网站希望用10万元买下他作品的首发权,仅仅需要更新时,率先在该平台更新而已。但石悦拒绝了。

他说:“希望同学们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免费的东西。”

一直到今天,即便图书销量多达千万册,在互联网上仍然可以看到他免费的、正版的电子书。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23

时隔多年,石悦再一次被大规模讨论,是因为一条新闻:2021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任命石悦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曾经的“网红”,成为了副局级干部。

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多年,石悦的新消息,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剧烈讨论。但其中的声音,几乎是一致问好。

人们太喜欢石悦了。喜欢他书中的道义和幽默,喜欢他本人的清醒和勇气。

此时再翻看作家富豪榜会发现。即便《明朝那些事儿》能够轻易找到免费的正版电子书,在2019年当年明月的版税收入,仍旧高达1400万,排名前五。

成为“网红”干部之前:年入千万,却身心俱疲(组图) - 24

201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五名

石悦还记得当年读大学,舍友都觉得他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经常看不到他的踪影。

他总是一个人带着几本书,随便找个教室开始读书,一直到深夜11点。整个大学期间,他学习法律,最喜欢读的却是量子物理。经济学原理和精神病分析,他也读了很多。

他还记得那是一个秋天,晚上很冷,走出教室,四下无人,只有明晃晃的月亮照在地上,寂静无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那个时候,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喜悦。那是一种超越所有娱乐产品的喜悦,一种前进的喜悦。一种持续向前的喜悦。

他说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然后是利益,其次是名望、权力。但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的,是智慧。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有这样一种觉悟——你终究是要死的。这就是一个人很悲剧的地方,无论他多厉害,多么嚣张,多牛,都有终结的那一天。

从生到死中间的时间,只有不断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狂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胖奕萌Amy 2023-02-27 回复
真的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Joyce_威武雄壮 2023-02-27 回复
KABIN木头仔 2023-02-28 回复
都是没那么简单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