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152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2023-05-25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0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过去半年时间,以一起女婴跨境心脏移植为契机,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区正加快商讨跨境人体器官捐献互助合作机制,如今这场讨论又跟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牵扯在一块。

香港特区政府称,过去数月接获超过5700起取消死后器官捐献登记申请,属“不寻常”,行政长官李家超形容这些“破坏系统”行为是个“耻辱”,要求警察彻查。

香港的亲北京媒体称,有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怂恿他人取消登记。这马上引来舆论揣测国安警察或会介入。香港警方向BBC中文确认,警察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正了解事件”,但并无否定国安部门插手的可能性。

不过,香港特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其后称,是否涉及违法“言之过早”,呼吁大家不要忘记器官捐献的初心:“发挥和弘扬人类的大爱精神”。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1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轮候器官移植人数远超于捐献者数目。

香港器官捐赠的讨论缘何转向?

香港近日有关人体器官捐献的讨论变得沸沸扬扬,与一份特区政府的新闻稿有关。

5月22日,一位不具名的政府发言人“就近日公众对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及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关注”发表评论,当中谈到,特区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在2022年12月起的五个月间,接获5785起取消登记申请,“远较过去数字为高”,但这其中有2905起实际上从未登记过,占申请取消登记数目一半以上;2023年2月份单月“无效取消”登记比率达74%。

这份声明说,“卫生署留意到近期到中央名册网站取消登记的数字有不寻常情况”,“不排除少数人的意图是扰乱中央名册的代表性及增加政府人员的行政负担”。

“政府呼吁市民继续支持器官捐赠挽救生命的大爱行为,不要为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挑动而破坏本港多年建立、得来不易的器官捐赠氛围。”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2

图像来源,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有意死后捐献器官的香港居民除了向本港中央名册登记外,仍可自行索取并签署器官捐赠证,并随身携带。

翌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主持行政会议前例行会见记者时被问及此事。

李家超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登记而又被取消,这是非常可疑的、破坏整个系统的行径。”

“我严重谴责尝试破坏这个如此崇高的捐赠器官拯救生命的计划的行为。任何破坏系统的人士,我们都应该严厉谴责,这简直是令我们觉得耻辱的行为。我已要求警方调查这些个案有否违规、有否涉及违法的行为。”

从事病人权益倡议工作将近20年的“香港病人政策连线”(HKPV)主席林志釉对李家超的说法感到不解,因为参与捐献计划不会获得任何报酬,退出也不会得到任何利益。他相信市民希望知道执法单位到底在调查哪些实际行为有违法的嫌疑。

本职是律师的林志釉对BBC中文记者说:“因为要是你概括地说,‘现在有大量人士退出,而有部分人士根本没有注册’,这便要调查的话,那你是否要把那5000多人都查一遍?如此大量的调查也会很耗费警方人手。”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5月23日被记者追问取消登记何以违法。林定国说:“我们很希望去了解整件事的原因是什么。当然,现时只处于了解阶段。在了解情况后,究竟有关行为有没有不恰当的情况,甚至有否严重至触及法律的问题,现在言之过早,未有足够资料去做一个判断。”

5月22日的这份政府声明并未提及“回应传媒查询”之类的常见字眼,似乎是政府主动发稿。为何如此煞有介事发文,外界不得而知。

但引言提及的“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大概可以说是因为2022年12月17日的一场手术而走进香港公众视野:一名四个月大女婴需接受心脏移植却九寻不获,经香港向北京求助后,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成功为她配对逝世幼儿捐献心脏,并在香港儿童医院完成手术。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3

图像来源,China News Service 香港医疗当局寻求与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计算机共享系统(COTRS)建立恒常互助机制。

这次披露之后,有关建立香港与大陆之间恒常化跨境机制的讨论进展迅速:2023年1月,有立法会议员促请特区政府加快推出跨境器官配对机制,同时倡议将自愿器官捐献改成“预设默许”捐献,然后本身为肝脏移植专家的特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3月份到北京,与中国国家卫健委商讨制定初步方案。

4月,卢宠茂率团到广东广州参观COTRS运作,5月20日又轮到香港医院管理局移植医生代表团到广州参访。

旅英香港社会政策学者钟剑华博士认为,推进陆港恒常化“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的讨论,让一些香港市民联想到“器官买卖”等有关中国大陆器官移植机制的各种负面传闻,加上现在特区政府的强力表态,以后港人或更不会理会政府的器官捐献宣传。

钟剑华对BBC中文记者说:“我一向都支持预设默许器官捐献,但你先得让人信任你的制度,外地搞这样的制度,得先保障捐献者死前的医疗权益等。”

“所以去年年底卢宠茂说要搞这机制,我便说我也会考虑把我的器官捐赠卡撕毁掉……我也不会再支持推动预设默许。”

林志釉说:“近期的退出数字是挺高的,这是个警号。但要是有这么多人退出,加上政府这几天的言论,那会否给人感觉,就是退出便是没有大爱,又甚至要面对刑事调查……这对宣传捐赠计划没什么好处。”

他认为,无论是有关退出捐献计划的调查,还是跨境捐献机制,特区政府都需要释出更多信息予市民考量。

“鼓励市民加入捐赠计划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很担心要是不纠正这起事件的处理手法,未来日子退出的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4

图像来源,China News Service 李家超形容,器官捐赠中央名册出现当局认为异常的取消注册申请是个“耻辱”。

香港器官捐赠情况很差吗?

在李家超要求警察调查捐献名册问题这一天的下午,香港医管局正好给媒体记者办讲座,与会记者追问讲者李锦滔教授对香港器官捐赠情况的看法。李锦滔是威尔斯亲王医院内科及药物治疗系顾问医生,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荣誉教授,擅长肾科治疗。

李锦滔说:“过去几年,香港在遗体捐赠器官上的数字令人失望。”

“我当医生也有三、四十年了,过去几年我是有少许担心,香港人的爱心在减退,这包括捐赠器官与捐血的情况。”

香港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于2008年面世。据其网页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香港目前有357668人在中央名册登记。

这并未包括自行索取并签署“器官捐赠证”的人数。2016年4月,原特区食物及卫生局(今医务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便曾回答立法会议员提问称:“由于签署器官捐赠证的市民无需向卫生署汇报,因此我们没存有新签署器官捐赠卡的市民数据。”

同样来自中央名册官网的香港医院管理局数字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香港有2973人在等候器官移植,其中81.8%在等候肾脏移植。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5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6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7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6

目前,香港能处理的死者与活体器官或人体组织捐献包括肾、肝、心、肺、眼角膜、骨骼和皮肤。医管局数字显示,自2012年以来,每年肾、肝捐献数字一直在双位数字徘徊,心、肺捐献量在20以下,只有眼角膜捐献量处于三位数字。

钟剑华指出,香港器官捐赠登记数字长期缓慢增长。林志釉则认为,与中国大陆相比,香港的情况并不差。

据总部设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国际器官捐赠与移植登记组织(IRODaT)追踪统计,香港每100万人口死后捐献器官人数,从2009年的7.5人下降至2022年的4.66人。截至2022年底,香港人口为733万。

同样在2022年,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每100万人口死后捐献器官人数为3.63;捐赠率排在全球首位的是西班牙,达46.03人;美国排名第二,捐赠率44.5人;英国捐赠率是21.08,排名全球第10。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9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6

人权观察组织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在Twitter上评论香港最新事态时指出,器官捐献事业长期以来在东亚地区遇到甚大阻力。林志釉认同,像“死有全尸”等传统丧葬观念依然在左右着香港的器官捐献工作。

林志釉对BBC中文解释,捐献者有生前已登记的、没登记的,他们不一定有向亲属交代意愿,而无论有否交代,家属都有可能反对,“所以其实最后把关的就是家人了”。

他还认为,年轻人通常不会反对器官捐赠,因此向他们加以宣传教育十分重要。但与此同时,考虑到器官配对中血型、捐献者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捐献者死亡情况有可疑须接受法医勘验(尸检)等诸多因素,捐献成功与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运气因素。

钟剑华认为,考虑到香港当前政治与社会气氛,加上建立陆港恒常互通机制的讨论,香港器官捐献难有新的突破。

香港政府官员与专家则纷纷强调,即使恒常机制开通,也不会导致港人捐献器官被优先送上大陆移植,甚或遭滥用。特区政府5月22日的声明便强调,“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获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器官移植学会高度认可”。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5月12日说,“我们不会分两条队。整个器官移植和分配制度是公开透明的,有现行的机制。所以我们仍然沿用香港的队,本地捐出的器官会在本地作分配。”

“如果内地有器官属我们所说的‘第二层’,即在内地分配不到,进入到香港,我们会根据香港的机制、香港的队分配给有需要的病人。这让更多病人可根据现有的机制得益。”

所谓“两条队”的讨论或是源于卢宠茂在3月份的一次媒体专访中提出,建立互通机制后,香港人有“第二条队”轮候来自大陆的器官,而这将意味着香港器官也能“北上”。

参与了医管局5月下旬赴广州交流的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教授兼玛丽医院肝脏移植科主管陈智仁24日接受香港商业电台连线采访时称,大陆器官移植统筹当局的工作人员须遵守一定规范,向系统仔细输入器官捐献者数据,如发现不寻常的数据,会马上联络公安系统,防止器官贩卖。

官员将取消器官捐赠登记与捣乱行为联系,肯定如此吗?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11

图像来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纵然持续宣传,香港器官捐赠比率依然偏低。

对于特首要求彻查,香港警察公共关系部5月23日晚告知BBC中文:“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正了解事件。”

声明称:“警方会继续留意在网上可能发生的犯罪活动,并采取相应执法行动。若发现有任何违法行为,警方必定会严肃跟进……警方提醒市民互联网的世界不是无法可依的虚拟世界。”

据《明报》报道,香港警察现阶段将先搜证,再制订调查方向。

但在李家超的言论发表后,香港媒体纷纷查看中央名册网站到底是如何接受登记与取消登记,发现只能填报相关表格,等待特区卫生署职员来电核实。想要查核自己有否登记,可以致电专设电话热线,或循隐私权法规程序填报索阅个人信息表格。有媒体记者实测该电话热线,持续一个小时无人接听。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形容这些是“老式方法”,但在重视信息保安与防范黑客活动的今天显得不合时宜。

方保侨对BBC中文记者说:“就像立遗嘱一样,也许我将器官捐献视为遗嘱的一部分,只是现在这系统是这模样的话,那我填报完了就得想:我要是想更改些什么,会有点麻烦吧?”

他不认为系统老旧会影响到市民考虑要否承诺死后捐献器官,然而,“要是系统完善一点,我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的话,那会方便一点”。他倡议乘着新冠疫情后,社会“数码鸿沟”收窄之机,在器官捐献名册中应用智能身份证和配套手机应用程序作身份认证,既节省人力物力,也可让市民安心。

从该网站所见,由特区政府开发的“智方便”应用程序已可用于填报加入或退出名册表格时核实身份,但不适用于查核是否已登记或登记了哪些个人信息的手续。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12

图像来源,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移民潮被认为是香港器官捐献者申请取消登记的可能原因之一。

林志釉认同应加入机制便利捐献者,例如让他们选择死后捐献哪些器官,甚或可以与港大和中大医学院捐献整副遗体供医科生解剖学习的“大体老师”和“无言老师”计划相结合。

林志釉同时提出:“究竟取消登记的过程中,政府有否掌握一些数据,也就是取消的原因都有哪些?”

其实在4月份,医务卫生局提交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文件便已显示全年新登记器官捐献人数在2019年至2022年间持续下降,取消登记人数在2021与2022年间显著上升。当时的讨论仍围绕在是否与移民潮有关。

林志釉说:“要是说你在取消登记的过程中并没有这个(问询原因)的过程,政府也掌握不了原因何在,那我们更无法猜度。但我不排除因为移民是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可能是政府最近公告这中港互换计划,与他们捐赠的意愿不符,所以还是先取消掉。”

器官捐赠也是中国国家安全问题?

香港器官捐赠争议:医疗事务何以牵涉中国国家安全(组图) - 1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特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说:器官捐献初衷是发挥和弘扬人类的大爱精神;取消登记有否犯法“言之过早”。

在特首李家超要求调查后,《星岛日报》报系网媒《巴士的报》称,“若涉及网上发表煽动性文章或言词,甚至煽动市民憎恨中央及特区政府,危害国家安全等,则会由警方国安处介入调查”。而结果是交由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了解事件”。

不过,一些亲建制媒体直指特首口中的“不寻常”状况是有人搞“软对抗煽动”。中国国企香港紫荆文化集团旗下橙新闻引述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资深大律师称,有关行为有机会干犯《刑事罪行条例》下的煽动意图罪。

自2020年6月中国《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香港警察国安处成立以来,国安处已多次引用《刑事罪行条例》下的不同煽动罪名起诉个人和团体。

警察出身的特首李家超与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近期接连公开发言,要求市民留意各式各样的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行为。

李家超5月16日说:“香港虽然现时情况大致稳定,但我们对于国家安全的风险,必须不能掉以轻心,要有所警惕;而2019年的‘黑暴’和港版‘颜色革命’是我们的一个警钟。”

“我们要长期留意这方面的风险,所以大家要慎防一些潜伏的力量,包括一些‘软对抗’等。”

钟剑华批评有关官员提出危害国安指控日趋轻率,但已不觉奇怪。他认为不能排除有人为了表态而办理取消捐献登记手续,但始终不能排除因任何理由而真实办理取消。

林志釉认为当前争议与缺乏信息公开有关,但也正好可趁此契机,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讨论或公众咨询。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0)
Martina瑶瑶 2023-05-25 回复
真希望我们还能够有所帮助,但现在看来,连捐款都不行了。
小兔徐 2023-05-25 回复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听到?
YashaYang 2023-05-25 回复
难道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要成为危害安全的罪名吗?
風-風 2023-05-25 回复
这太可怕了!连爱心都要受到打压,在哪里还有民主自由啊?
UP-UP-RU 2023-05-25 回复
说什么危害安全,这不是扯淡吗?连慈善都被定性为危害?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