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30日 12.1°C-14.5°C
纽币 : 人民币=4.3204

审美被驯化,却浑然不知(图)

2023-06-18 来源: 荞爸的澳洲来信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女儿跟同学一起去看The Little Mermaid,回来以后我问她好不好看,她说还行;我问如果总分10分可以打几分,她说7分吧。

我去IMDB查了一下,评分7.2,似乎差不多。

但是去豆瓣一看,评分5.1,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审美被驯化,却浑然不知(图) - 1

我自己没去影院看,那是因为一直都不习惯影院的音响,觉得太吵;还有就是对自己的英文听力没信心,尤其是这种歌舞片,没有字幕几乎无法听明白唱的是啥。想来想去,还是准备等流媒体上线。

所以我没法评价电影的好坏,只想谈谈简中区炒得火热的演员外貌问题。

(一)

浏览了一些IMDB和Google上的评论,我发现英文区的观感也是两极分化,评分集中在一星和五星。

一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迪斯尼过度政治正确的不满,另一个是破坏了自己对旧版动画的童年回忆。

这两点其实都有探讨的余地。不管迪斯尼怎么选角、怎么魔改,都是创作自由,不喜欢的可以用脚投票,不去看就行了。

事实上,电影制作成本2.5亿美元,全球票房已经达到4.25亿,是今年第6卖座的电影。在澳大利亚这个人口小国,票房也达到了2千万,仅次于《蜘蛛侠:纵横宇宙》。

而在中国,票房只有300万,可以说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而且,不叫好的理由也跟英文世界有所不同。

豆瓣上的高赞短评说:“这鱼的品种,估计是清道夫。”

豆瓣上的高赞长评,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迪斯尼选角“奇丑无比”。

好多公众号影评文章的留言区都声称,不是黑不黑的问题,而是丑不丑的问题。

从《尚气》开始我就注意到,因为演员长相不符合自己审美就给电影打低分,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的独特观测角度。

(二)

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审美这件事。

如果我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审美应该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多元的而不是统一的,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

但是到了现实中,我们却会发现,审美就是客观的、统一的。你去看看那些“公认的美女”,有几个不是以白皮肤、大眼睛、长身材为基本特征?

说好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放到审美界,为何就不灵了?

(三)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记住一句话:每一条美的标准,都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取向。

如果大家都觉得一样东西是美的,那这样东西必定迎合了某种普遍的文化消费欲望。

说得直白点,嘴里说的是好看,心里想的却是占有。

当你说“你的车真好看”、“你的房子真好看”、“你的老婆真好看”的时候,潜台词一定是“如果是我的就好了”。

你可以不服气,说自己明明没有想过占为己有。但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达,是隐藏在人的文化基因里的,是不需要在脑子里明明白白默念这句话的。

比如说,孩子为何天生喜欢吃甜食?因为在我们祖先的原始印象里,糖就是能量的象征,吃了糖就能获得狩猎采摘的能量。对糖的渴求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但没人在买冰激凌吃的时候会默念“我需要能量”这样的理由。

(四)

因此,说一个人有好的长相,潜台词就是说这个人是好的交配对象。

每一条美貌的标准,都代表了一种择偶的取向。

为什么我们都觉得年轻人比中老年人长得好看?因为年轻人生殖力旺盛,不像中老年人的精子卵子活性都大幅度下降。

为什么在择偶市场里,高大的男性会更受欢迎?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很长时间里,高大都代表了强壮的劳动力和战斗力,在狩猎时代和农耕时代,这两点正是家族繁衍稳定兴旺的保障。

同样的,为什么皮肤白的女性更受青睐?因为肤色淡意味着少受日晒,少受日晒意味着不用下地干活,不用下地干活意味着家境优越、拥有“遍身罗绮,不用养蚕”的特权。

为什么无论男女,大眼睛总比小眼睛迷人一点?因为大眼睛是婴儿的特征,婴儿是天真、纯洁、无辜的代名词,作为配偶更值得信任,也更容易操控。

(五)

所以,一切对人类外貌的评判,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繁衍的需求。

当人类某个占有优势资源的群体,拥有某些类似的相貌特征的时候,这些特征就固定下来,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美貌的标准。

近现代以来,这个世界的最优势群体,就是西欧人。他们的身高更高、肤色更淡、眼睛更大,这些都无疑对亚洲人的传统审美标准做了进一步的放大。现在公众喜闻乐见的明星相貌,都是齐刷刷地向欧美看齐,以至于眯缝眼演员做主角都会作为“自辱”的证据。

除了放大,还有扭转。像我们上一代的眼光,还是以丰腴为美的,因为胖代表了家里条件好、营养充足。但欧美人比我们早好多年发现了营养过剩的害处,认为苗条才是健康的体现。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我们亚洲人也慢慢地开始以瘦为美。

当下国人的主流审美,基本就是被欧美人驯化的产物。

在电影里找美女的观众,也是在迎合欧美人的审美标准。

(六)

有人会说,我就是喜欢欧美人的标准,那又怎样?

当然不会怎样,每个人都有任性评判美丑的自由。但是,我们头脑里固化的那一套白幼瘦的标准,可以套用于演员个人,却是否可以套用于整部电影?

归根到底,电影是一门多层次感官冲击的艺术,还是意淫完美交配对象的工具?

对那些一看到主演长相就心理破防的观众来说,很显然是后者。我甚至怀疑,那些外貌协会一星党,都不一定去影院完整看过电影。

我看到有大V评价说,既然是“小美人鱼”,那就必须美吧?

但是这个大V没有意识到的是,不管是这部真人电影,还是旧版动画,甚至是安徒生的原著,标题都是The Little Mermaid,没有提到一个“美”字。如果精确翻译,那就是“小女人鱼”。是意淫力太强大的中文翻译家,硬生生地把“美”安插进了去。

于是,整个意淫族就当真了。

(七)

再次强调,我不知道电影本身的好坏,但是我认为,迪斯尼选择不符合主流审美的演员担任主角,没有任何问题。

商业电影自诞生以来,就自带一部分美色消费的功用,因此主角一般都是俊男美女。但因此认为每部电影都必须呈现美色以照顾观众的下半身,那就属于舍本逐末的误解。

电影可以制造梦幻,也可以映照现实,从来也没有一条规定说“主演好看是电影好看的必要前提”。

市面上“好看演员”主演的电影依然多的是,完全可以满足意淫族的需求,实在熬不住还可以去P站寻找安慰。

因为一部电影没有提供性幻想的功能,就漫山遍野地气急败坏破口大骂,这也算互联网的一大奇观。

(八)

写完这篇文章,我又去问女儿:“你觉得Little Mermaid的演员好不好看?”她不假思索地说:“好看!”

真心羡慕她们这审美还没被固化的新一代。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