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点评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取材聊斋火遍神州(组图)
随着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辟谣刀郎新歌没破纪录,一下子让整个风向发生了转变。不少网友纷纷踩刀郎,吐槽《罗刹海市》。
对于这件事来说,自始至终都是部分媒体的宣传,并没有明显的官方公告,虽然辟谣了,但不能否认刀郎新歌的火爆以及它的价值。
面对争议的加剧,刀郎经纪公司负责人最新回应:“特别感谢媒体的关注,但刀郎方不会对这首歌引发的大众议论作出回应”。
这显然是稍早之前已经做出的回应。
另外,负责人也表示刀郎目前的审过“还像以前一样,该怎么就怎么”,希望各方不要打扰。对于未来的事,负责人表示 “未来的事现在不好说,目前没有接受采访的计划”。
争议归争议,但刀郎新歌所引发的效应,的确是华语乐坛很久都没有出现过的,对于乐坛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除了内地各大媒体的点评、解读外,如今香港大公报也是整版专题刊文,从各个方面报道了刀郎新歌所带来的效应。
大标题为“刀郎《罗刹海市》取材聊斋火遍神州,雄踞各大音乐平台榜首”。
在文中这样说道:
“非偶像团体,非流量明星,非流行曲风,谁都未曾料到,曾经的网络红人、如今年过五旬的内地歌手刀郎,凭一首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罗刹海市》横扫内地各大音乐榜单第一位,时隔近二十年重新成为‘顶流’。”
而对于《罗刹海市》,文中表示“脱胎于《聊斋》而又区别于原著,受古典文学影响而富有民间色彩,同时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显然是肯定的态度。
《罗刹海市》并不是所谓的“个人复仇”,具有指向性的批判,而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种思考更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的。
文中又从网民、专家学者角度阐述着各方的意见。
网民大赞:既有底蕴又接地气。
这首新歌显然不同于以往的情歌,对于刀郎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次自我颠覆。将传统文化与民间小调相结合,“委婉和癫狂融合,含蓄和热烈并行”,“既有酣畅淋漓接地气的比喻,也有华丽富有细节的修辞。”
不少网友表示:“希望再多一些这样有文化底蕴、文学背景的歌曲,而不是那些烂大街的毫无意义的歌词!”
是的,当下的那些流行歌曲,不仅不流行传唱,而且毫无内涵价值。
虽然当年刀郎的那些情歌也是一度被吐槽“俗”“土”,但是起码有着真情实感的表达,真正唱出了大众心声,更是真正流行大江南北。
而到了如今,刀郎虽然不再创作通俗情歌了,但是这些富有文化和内涵的歌曲,更是当今那些歌手们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况且如今又是火遍大江南北,已经在华语乐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者:助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
文中引用著名媒体人、歌词创作人邓康延的观点。
“在现今网络时代,以流行音乐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是以上亿次的流量来进行,影响力之大难以估量:这首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无疑有着一种扩大效应。有这样鲜活的案例后,歌曲创作者以后很有可能会继续从《聊斋志异》,甚至《红楼梦》、《水浒传》等一些古典名著中找到有趣的故事来进行创作,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文化、古典著作中深藏的故事与奥秘。”
这是不少专家学者的一致观点。
首先让《聊斋志异》受到了关注,起到了一次推广普及作用。然后又激发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显然就是一座富矿,时挖时新,这是需要更多文艺创作者去挖掘的。
这样的价值,更是当今那些所谓的流行歌曲无法企及的。同时也是给了所有歌手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最后文中也提到了所带来的文艺狂欢,“掀翻唱热潮,百家争鸣百家欢”。
“越剧、秦腔、京剧、豫剧、河北梆子、二人转等各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版本争相出炉。其中,专业名家演绎的版本让人惊叹,如电影《满江红》配乐主唱张晓英录制了河南豫剧版,江苏省淮剧团表演艺术家陈澄为《罗刹海市》和《花妖》两首歌录制了淮剧方言版。”
这样的文艺狂欢,一方面说明着这首歌的火爆,另一方面也是激发了全民的创作兴趣,掀起了创作热潮,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极强生命力的表现。显然,传统文化可以超越时空,达到古今的共鸣和共情。
刀郎全新专辑《山歌寥哉》本身就是有着大量的民间小调,所以其本身就是为了推广宣传这些传统民乐,如今随着戏曲界的改编二创,更是能够带动大众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了解,这显然就是刀郎所期待的想要的结果。
另外还有AI版,以及笛子、二胡、古筝、吉他、口琴、琵琶、扬琴、唢呐等版本。
“从未见过一首歌能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地横扫乐坛,涉及各种版本。”
这在最近十余年的华语乐坛上,真的是前所未有的盛况。不仅仅是乐坛,还有戏曲界。
整篇报道,不仅全面,而且客观真实,言语间肯定着刀郎全新专辑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刀郎回归依然还是王者,但野心更大了,但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乐坛,为了音乐,正如专辑所说介绍所说“旨在尝试构建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的音乐生态”。
隐退十余年,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纯粹,潜心创作。时代虽然早已变了,但他还是那个刀郎!52岁的刀郎,这一次是先行者、引领者和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