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4.1°C-16.0°C
纽币 : 人民币=4.4448

中国留学生在日被饿死,曾多次表达过对中国和同胞的憎恶(组图)

2023-09-04 来源: hk01 原文链接 评论104条

过去几天,在日留学生饿死在东京公寓的新闻,成为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死者叫王懿,推特网名AKid,微博名叫Akid-VI,来自贵州贵阳,2020年到日本某大学就读。8月23日,王懿的遗体在租住的东京公寓里被发现,死时瘦骨如柴,一无所有,年仅37岁,死于营养不良(饥饿导致)。

中国留学生在日被饿死,曾多次表达过对中国和同胞的憎恶(组图) - 1

很多人并不熟知王懿,也不知道留学日本期间的她经历了什么。事发后,一篇题为《这个时代辜负了她》的文章很快刷屏,并给出了更多细节:她16岁考入吉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全班唯一一个跨专业的研究生。后来参与了「读品」小组,并北上从事媒体相关的行业。当有人联系到她家人,其父却给使馆签了一个放弃认领尸体的授权书,任女儿被当做无主尸体直接处理掉。

当然,《这个时代辜负了她》一文之所以引发关注,并不是因为这些基本讯息,而是以王懿这一个体为载体发出的对于整个时代的追问。

文章写道,「现在很多人或许已经不记得了,二十年前网络兴起之后,随着公共空间的开辟与活跃,传媒、法学等专业,曾寄托了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梦想,但没人料到,后来却是被时代狠狠暴击,这些希望又被一点点掐灭。」「公共知识生活正在消亡,而你就像一个濒危物种,眼看着自己曾经的栖息地衰败、凋零和毁灭,既无能为力又难以无动于衷,暴露在时代的寒流中。」「在这些年的时局变动之下,那些怀抱希望的人不得不压抑自我,退守自己的内心。」

中国留学生在日被饿死,曾多次表达过对中国和同胞的憎恶(组图) - 2

网文《这个时代辜负了她》截图。(网络图片)

文章还在最后写道,「这个时代辜负了她。像她这样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在一个开放的、有着丰富公共生活的社会里成长,可想至少可以活得更好。人间不值得,不值得你这样来过。」「我知道,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艰难时世,但时至今日,和拯救世界相比,先拯救自己才是最应该关注的。」

总而言之,在该文作者看来,这个时代不仅辜负了王懿,而且她的惨死某种程度上也要这个时代负责。不过在引发关注和讨论后,该文作者已删除了这篇10万+的网文。

随着《这个时代辜负了她》热传,王懿过往更多的言论和行为被翻出来。比如王懿并不是厌食症而死,而是经济困难被活活饿死在了日本;她的家人之所以不打算给女儿收尸,是对她彻底绝望了,王懿留学日本,其实是讨债,她将大笔的债务留给父母,一走了之。不过,最引发人们愤怒的,是王懿曾多次表达过对中国和同胞的憎恶,直言「核平中国没几个无辜的」、「饿殍遍野的未来」,并公开感谢特朗普以及缅怀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也因此,王懿被贴上了「精日」、「恨国党」的标签。

中国留学生在日被饿死,曾多次表达过对中国和同胞的憎恶(组图) - 3

王懿社交媒体言论。(网络图片)

所以,不是时代辜负了她,而是她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人。

究竟是这个时代辜负了她,还是她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家人?从目前双方争论来看,作为讨论前提的事实层面至少是带有极大模糊性的。比如她究竟是厌食症而死,还是被饿死的?再如她留学日本,究竟是否为了逃避「炒币」所欠的巨额债务?她的父母究竟为何不愿给女儿收尸?她在留学日本前后究竟经历了什么导致她如此憎恶自己的国家和同胞?

面对今天的媒体环境,有新闻评论员即表示,「新闻评论之所以越写越少,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对我这样的『传统型』作者而言还有另一层因素:随着高质量严肃媒体的衰落,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新闻当中,扭曲、夸大的不实消息,甚至纯粹编造出来子虚乌有的虚假新闻也越来越多。我可以极负责任地说,当下的所谓『热点新闻』,假的比真的多;即便真的,也鲜有事实完全准备可靠的。」

该评论员继而说道,「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严肃的评论员,你在发表观点之前,首先必须把大量的力气花在核实你要评论的一桩新闻中的讯息的真实性上。这是令人崩溃的。也许有不少评论员认为,他们无非就是借新闻事件宣传自己的主义,只要『主义』是正确的,评论什么新闻,事实本身并不重要。我决不会以这样的出发点来作新闻评论。在我看来,如果你是说了一大堆道理,哪怕它们再高明深刻,但如果它们附着其上的那件事情压根不是那么回事,那么这一大堆高明深刻的道理非但一钱不值,而且很有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在基本事实搞清楚之前,说时代辜负了她不免武断、矫情。不过由此论引起的情绪共振,却是实实在在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对很多人而言,王懿的故事和遭遇不论真假,其充其量只是一个载体,用以承载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无奈、乃至愤怒。

中国留学生在日被饿死,曾多次表达过对中国和同胞的憎恶(组图) - 4

王懿社交媒体言论。(网络图片)

上周六晚上,笔者在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参加了一场许知远的新书《梁启超:亡命(1898-1903)》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是「重新发现人」,因应于这一主题,参与发布会的几位嘉宾反复提到的两个关键是「个人」和「时代」。疫情之前,我们都太容易被一些宏大叙事所引导、所感动;疫情之后的今天,我们又太容易被对个体的悲悯所牵引、所共振。但正如临沂大学文学院邢斌教授在《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中所言,「底层人生活在底层的讯息茧房;知识分子生活在知识分子的讯息茧房。两者经常是不相通的。」所以我们只能一边喊着「重新发现人」,一边又不得不面对「他者的消失」。

至于王懿,《这个时代辜负了她》至少有一句话是对的,「和拯救世界相比,先拯救自己才是最应该关注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04)
波帝卡 2023-09-05 回复
大部分恨国党都是些这玩意儿
西瓜最近很忙呢 2023-09-04 回复
出卖国家,出卖族人和亲人,自作孽,不可活!
demi_hanzhang 2023-09-04 回复
在日本会饿死吗,去商场试吃都吃不完
進子里的进子 2023-09-04 回复
啥意思?有钱出国去日本最后还能饿死??
风过无涛Jeffrey 2023-09-04 回复
什么原因导致思想偏激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